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2第7期(总期106期)

部委决策
 
国办发文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互通互认
 
  据悉,为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进一步助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2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的意见。"(简称"意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推进,各地区各部门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积极推进电子证照应用,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在支撑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政务服务便捷度、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明显提升。但从全国层面看,电子证照还存在标准规范不健全、互通互认机制不完善、共享服务体系不完备、应用场景不丰富等突出问题。
  意见提出,2022年底前,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共享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电子证照制发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和群众常用证照基本实现电子化,与实体证照同步制发和应用,在全国范围内标准统一、互通互认;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广泛应用,社会化应用取得积极进展,"减证便民"取得明显成效。到2025年,电子证照应用制度规则更加健全,应用领域更加广泛,支撑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取得显著成效,进一步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意见对扩大电子证照应用领域的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聚焦深化便民服务,扩大个人电子证照应用领域。加快推进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身份证、社会保障卡等个人常用证照电子化应用,并根据群众需求不断丰富其他应用场景,推动相关电子证照普遍使用。二是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拓展企业电子证照应用领域,推动实现企业相关信息"最多报一次"。三是面向社会多样化需求,促进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共享服务体系,积极推动电子证照在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持证主体之间的社会化应用。四是加大新技术运用力度,积极开展电子证照应用创新,不断提升电子证照应用智能化水平。
  意见对推动电子证照全国互通互认提出要求,要健全电子证照应用协同推进机制,加强电子证照应用跨地区、跨部门工作协同,推动解决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12部门发布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若干政策
 
  2月18日,国家发改委等12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进一步巩固工业经济增长势头,抓紧做好预调微调和跨周期调节,确保全年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其中,政策提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引导电信运营商加快5G建设进度,支持工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升级,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在财政税费政策方面,政策提出,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中小微企业2022年度内新购置的单位价值500万元以上的设备器具,折旧年限为3年的可选择一次性税前扣除,折旧年限为4年、5年、10年的可减半扣除。延长阶段性税费缓缴政策,将2021年四季度实施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政策,延续实施6个月;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充电设施奖补、车船税减免优惠政策。扩大地方"六税两费"减免政策适用主体范围。2022年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
  在金融信贷政策方面,政策提出,在2022年,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人民银行对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按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1%提供激励资金;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推动金融机构加快信贷投放进度。
  在保供稳价政策方面,政策提出,坚持绿色发展,整合差别电价、阶梯电价、惩罚性电价等差别化电价政策,建立统一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做好铁矿石、化肥等重要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保供稳价,进一步强化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监管,加强大宗商品价格监测预警。
  在投资和外贸外资政策方面,政策提出,组织实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实施好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鼓励中东部地区发展分布式光伏,推进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海上风电发展。推进供电煤耗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上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在西北、东北、华北等地实施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加快完成供热机组改造。
  政策提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引导电信运营商加快5G建设进度,支持工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升级,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启动实施北斗产业化重大工程,推动重大战略区域北斗规模化应用。加快实施大数据中心建设专项行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健康发展。
  政策还提出,鼓励具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的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对传统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等建设和使用海外仓的金融支持。鼓励外贸企业与航运企业签订长期协议增加中欧班列车次,引导企业通过中欧班列扩大向西出口。多措并举支持制造业引进外资,加大对制造业重大外资项目要素保障力度,便利外籍人员及其家属来华,推动早签约、早投产、早达产。加快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外资更多投向高端制造领域。
此外,在用地、用能和环境政策方面,政策提出,支持不同产业用地类型按程序合理转换,完善土地用途变更、整合、置换等政策;鼓励采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等方式供应产业用地。避免因能耗指标完成进度问题限制企业正常用能。对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节能降碳改造等重大项目,加快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进度,保障尽快开工建设。
 
14部门发布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若干政策
 
  2月18日,国家发改委等14部门发布《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共43项具体措施,着力支持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恢复发展,保持全年服务业运行稳定。
  政策针对服务业提出了10项普惠性扶持纾困措施,涵盖了财税、就业、住房、金融等领域支持政策,还明确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
  在财税政策方面,政策提出,在2022年,延续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继续分别按10%和15%加计抵减应纳税额;将省级人民政府在50%税额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六税两费"的适用主体扩展至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
  在就业扶持政策方面,政策提出,2022年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在2022年度将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60%最高提至90%。
  在住房政策方面,政策提出,鼓励各地在2022年对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纳税人给予减免;在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国有房屋,2022年减免6个月租金,其他地区减免3个月租金。
  在金融政策方面,政策提出,在2022年,引导银行用好2021年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的2.2万亿元资金,优先支持困难行业特别是服务业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1%提供激励资金,用好4000亿元再贷款滚动额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困难行业特别是服务业领域的倾斜力度;继续推动金融系统减费让利,推动实际贷款利率在前期大幅降低基础上继续下行,督促减轻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成本压力。
  针对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等5个特殊困难行业,政策分别提出了31项纾困扶持措施。其中,针对餐饮业,政策提出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降低相关餐饮企业经营成本;鼓励保险机构提高对餐饮企业的保障程度;鼓励餐饮企业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等7项措施。
  政策还针对零售业,提出利用服务业发展资金支持开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等6项措施;针对旅游业,提出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支持旅行社承接符合规定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会活动等7项措施;针对公路水路铁路运输业,提出阶段性免征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进一步加大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力度等6项措施;针对民航业,提出通过民航发展基金对符合条件的航空航线、安全能力建设等给予补贴,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航空公司和民航机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建立绿色通道等5项措施。
此外,对于市场主体普遍反映疫情防控措施层层加码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强调要坚决防止和避免"放松防控"和"过度防控"两种倾向,有效恢复和保持服务业发展正常秩序;另一方面,进一步对服务业行业提出精准防疫要求。其中提到,不得非经流调、无政策依据对餐厅、商超、景区景点、电影院及相关服务业场所等实施关停措施、延长关停时间。
 
最高法发布新修改非法集资刑事司法解释
 
  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对原司法解释中有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的定罪处罚标准进行修改完善,明确相关法律适用问题,更好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惩治非法集资犯罪,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稳定。
  据了解,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制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于2014年、2019年出台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的意见,明确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非法集资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相关法律适用问题。
  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刑法条文作出重大修改,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的定罪量刑产生重大影响。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负责人表示,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司法实践,《解释》迫切需要修改完善,并对有关定罪量刑标准进行适当调整,进一步明确有关法律适用争议问题。
  《解释》原条文共九条,修改后《解释》共十五条,重点修改完善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同时,进一步修改完善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特征要件和非法吸收资金的行为方式,明确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罚金数额标准,明确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与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竞合处罚原则,明确单位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等内容。
  修改后《解释》保留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四个特征要件不变,即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结合司法新实践和犯罪新形式,增加网络借贷、虚拟币交易、融资租赁等新型非法吸收资金的行为方式,同时针对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突出问题,增加"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老年产品'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情形,为依法惩治P2P、虚拟币交易、养老领域等非法集资犯罪提供依据。
  修改后《解释》明确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不再区分自然人犯罪和单位犯罪处罚标准,适当提高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入罪标准。同时明确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积极退赃退赔情节的适用,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提起公诉后退赃退赔的,可以作为量刑情节酌情考虑。单位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的,适用《解释》中自然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定罪处罚。
 
证监会公布中央巡视组六个从严整改要求
 
  2月24日,证监会公布中央第六巡视组向证监会党委反馈的巡视情况。
  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已于2月21日召开十九届中央第八轮巡视集中反馈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中央第八轮巡视综合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通报巡视发现的突出问题,对巡视反馈和整改工作进行集中部署、提出明确要求。2月22日,中央第六巡视组向中国证监会党委反馈了巡视情况。组长王荣军分别向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和证监会党委领导班子反馈了巡视情况。易会满主持向领导班子反馈会议并就做好巡视整改工作讲话。
  就巡视中发现的服务实体经济有不足、防控金融风险担当不够、对上市公司违规违法行为日常防范监管不够有力等问题,王荣军提出"六个从严"整改要求,包括坚持政治从严、坚持法治从严、坚持监管从严、坚持管党治党从严、坚持队伍管理从严、坚持整改从严。
  王荣军在反馈时指出,上次中央巡视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证监会党委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加强资本市场监管,防控金融风险,坚持管党治党,工作取得新进展。巡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不够有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和对资本市场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够到位,对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政治属性和规律把握有差距,政治建设有短板,服务实体经济有不足,防控金融风险担当不够,对上市公司违规违法行为日常防范监管不够有力,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有差距,推进注册制改革的措施不够完善,资本市场法规制度不够完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不扎实,压力传导不到位,严的氛围没有形成,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存在廉洁风险,政商"旋转门"问题比较突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仍有发生;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有差距,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有短板,党建工作存在薄弱环节,落实巡视等整改主体责任不够扎实。同时,巡视组还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有关规定转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中央组织部等有关方面处理。
  针对巡视发现的上述问题,王荣军提出了六点整改意见建议:一是坚持政治从严,加强党的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强化证券期货监管系统的政治建设,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坚守资本市场监管的政治性、人民性,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发展之路。二是坚持法治从严,进一步完善监管工作机制和治理体系。推进资本市场法治化建设,强化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执行,以攻坚克难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净化资本市场生态,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是坚持监管从严,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秩序。强化与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协同,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为资本设置"红绿灯",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防止资本野蛮生长,"零容忍"打击违规违法行为。四是坚持管党治党从严,坚决扛起"两个责任"。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到底、贯彻到位,切实强化严的氛围。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加大对所属单位和下级"一把手"日常监督管理力度,强化重点领域廉洁风险防控。结合金融领域发生的典型案件深入开展警示教育,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五是坚持队伍管理从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领导班子要勇于改革创新,主动担当作为,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统筹谋划,加强对各类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六是坚持整改从严,按照"四个融入"要求,坚持举一反三,切实推动巡视整改任务落实落细落地,做到真改实改、全面整改。
  以巡视整改促进高质量发展
  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强调,证监会党委要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听取巡视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增强金融报国情怀和事业心责任感,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主动担当作为,把党的领导体现到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金融业务工作、严格队伍建设管理的实际行动上,坚守主责主业,坚持守正创新,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结合巡视发现的问题全面梳理排查风险隐患,统筹研究、有效应对,切实维护金融稳定大局。要强化金融改革政治担当,坚决抓好改革任务落实,不断提高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严的氛围,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严肃查处腐败问题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格落实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认真解决选人用人、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问题,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强调,巡视如果发现问题不解决,反而会产生"稻草人效应"、"破窗效应",引发问题泛滥。中国证监会党委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巡视整改和《关于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意见》的要求,强化巡视整改主体责任,特别是党委书记要自觉担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对巡视整改负总责,带头领办重点难点问题;班子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切实抓好分管领域整改落实;针对巡视发现的问题逐一建立台账,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盯住"关键少数"、抓住主要矛盾,以巡视整改促进高质量发展。要加强沟通协调,坚持系统思维,合力推动整改落实到位,金融主管监管单位要结合职责督促金融企业抓好相关问题的整改,并以下看上检视整改自身履职存在的问题;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要主动加强巡视整改监督,对整改不力、敷衍整改的严肃问责;综合用好巡视成果,对典型共性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对深层次问题加强顶层研究,推动完善体制机制,深化标本兼治。
在巡视整改工作讲话中,易会满明确表态,中央巡视组指出的问题一针见血、切中要害,提出的整改意见明确具体、精准到位,中国证监会党委诚恳接受、照单全收,将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坚决抓好整改落实。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意见,持续增强抓好巡视整改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巡视整改的实际成效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二是强化责任担当,对照中央巡视组提出的"六个从严"整改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突出标本兼治,层层压实责任,高标准严要求推动各项整改任务落实到位。三是加强巡视成果转化,坚持"四个融入",加强党对资本市场的全面领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守监管主责主业,坚持依法从严监管,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秩序,把稳增长、防风险、促改革放到更加突出位置,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不懈推进证监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证券基金从业者规则出炉
 
  2月18日,证监会发布《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以规范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任职和执业行为,强化经营机构主体责任,促进经营机构合规稳健运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管理办法》整合现行经营机构人员管理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依据新《证券法》《基金法》等上位法律法规,结合机构监管实践,全面规定了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人员的任职要求、执业规范和机构主体管理责任。
  一是按照分类原则优化人员任职管理。对董监高人员从事前审批调整为事后备案管理,从个人品行、任职经历、经营管理能力、专业能力等方面对董监高及从业人员的基本任职条件予以细化。证监会派出机构对受聘人条件进行事后核查,不符合条件的,经营机构应当更换。
  二是强化执业规范,落实"零容忍"要求。明确行业人员履职应遵循的勤勉尽责、公平竞争、维护客户利益、廉洁自律等基本原则,列举从业底线要求及禁止性行为。细化对经营机构和人员违法违规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和行政处罚的制度安排。健全监管机构、行业协会监管数据和信息共享机制,以及从业人员基本从业信息、诚信记录公示制度,强化声誉约束。
  三是压实经营机构主体责任,夯实行业发展根基。从任职考察、履职监督、考核问责三方面构建经营机构人员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人员任职和执业管理的内部控制机制,强化合规与风险管理,构建长效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健全投资行为管理、利益冲突管理和廉洁从业制度,增强内生约束机制。持续提升人员的道德水准、专业能力、合规风险意识和廉洁从业水平,培育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同时,将经营机构子公司、证券基金服务机构从事证券基金业务的相关高管及从业人员纳入监管,实现监管全覆盖。
  《管理办法》自4月1日起施行,并对不符合相应任职和从业条件的人员给予1年的过渡期。
  证监会表示,将指导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和派出机构认真落实《管理办法》,制定配套自律管理规则,提升人员管理的规范水平,促进行业机构合规、稳健发展。
 
券商财务顾问评级面临重大调整
 
  据报道,时隔9年,券商财务顾问评级指引迎来修订。中证协于2月中旬向券商下发《证券公司从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执业质量评价指引(草案)》并征求意见。
  具体来看,中证协突出项目质量的重要性,从规模主导转向质量主导;扩大项目评价范围,纳入被否以及主动撤回等终止项目;优化评价结果分类,对当年未开展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的券商,从直接评为C类改为单独划分为N类;加大合规扣分力度,对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和重大监管措施实施"一票否决"。
  突出质量导向
  据了解,上述草案的"前身"--《证券公司从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执业能力专业评价工作指引》早在2013年9月就已发布,但随着并购重组市场化的发展和注册制改革,现行评价指引难以综合反映一家券商执业质量。
  此次修订从评价名称、评价范围、指标体系、工作机制等多方面调整,融入了注册制改革背景下加强投行业务监管的要求,对历年评价工作中遇到的情况一并完善。
  中证协会表示,为鼓励证券公司投行业务差异化发展,本次修订弱化了项目数量等业务规模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突出强调项目质量的重要性。
  具体来看,在指标体系方面,删除证券公司分类结果指标,使评价结果与财务顾问执业质量关联度更高;新增内部控制指标,通过评价投行业务内部控制建设和运行有效性,促进证券公司从公司整体层面系统性提高财务顾问业务质量;新增创新性指标,通过将创新性作为附加指标,鼓励券商创新式解决财务顾问业务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需求。
  投行人士表示,在强调质量导向后,大券商评价优势没以前明显,中小券商或许有更多机会。
  在新的评价体系下,财务顾问业务执业质量评价基础指标满分100分,附加指标最高10分。其中,项目审核评价指标满分30分,业务规模指标满分30分,合规诚信指标满分20分,内部控制指标满分20分,创新性指标最高10分。
  此外,为适应并购重组市场化的发展和注册制改革,项目评价范围新增"注册制"等行政许可类并购重组项目和非行政许可类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同时,为了体现"申报即担责"的监管理念,项目质量指标计算范围以证监会或交易所出具评级结果的项目为准,增加了被否以及主动撤回等终止项目。
  优化评价结果分类
  此次修订另一大看点在于,对于当年未开展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的证券公司,从直接评为C类改为单独划分为N类。
  也就是说,根据财务顾问业务执业质量评价得分高低,评价期内有项目的证券公司被划分为A、B、C类三个等级。原则上得分排名前20%的证券公司为A类,排名后20%的为C类,其余为B类。评价期内无项目的证券公司无得分,统一确定为N类。 中证协会表示,这样能使C类财务顾问的含义更加明确,符合市场认知。
  同时,在类别划分的调整事项方面,对受到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和重大监管措施的采取"一票否决",从严约束执业行为。
  比如在评价期内,券商或其从业人员因所从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受到刑事处罚的,或被金融监管部门行政处罚的,评价结果为C类。
  据了解,证监会在2013年推行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通过对上市公司合规情况、中介机构执业能力、产业政策与交易类型四方面的综合考量,把并购重组项目分别划入豁免/快速、正常、审慎三条审核通道。"快速通道"可直接跳过预审,由重组委审批,但这类项目要满足的条件之一是:财务顾问为A类券商。
 
监管部门拟推进信托业务分类改革
 
  据消息人士2月24日披露,监管部门正在酝酿推进信托业务分类改革,探索以信托目的、信托成立方式、信托财产管理内容和方式作为分类的基础,将信托业务分为新的三类: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
  据称,有关此次业务分类改革的征求意见稿将于近期下发,业务分类改革将作为2022年信托行业重点工作推进。
  改革信托业务分类制度确是业界翘首以盼之事。深化制度改革是转型升级之本,眼下正是信托行业转型发展的攻坚期,强化顶层设计,也即夯实基础保障。
  行业内第一份关于信托业务分类标准是2014年发布的《信托业务分类及编码》,从九个维度对信托业务进行大类划分,具体包括:资金信托与财产信托,单一信托与集合信托,私益信托、公益信托与目的信托,合同信托、遗嘱信托与其他书面信托,机构信托和个人信托,主动管理信托与被动管理信托,融资信托、投资信托和事务管理信托,固定收益信托与浮动收益信托,境内运用信托与境外运用信托。
  上述分类方法存在重叠交叉,且不能准确体现信托业务本质。区分如此纷繁的业务类别对业内人士尚有难度,更遑论普通投资者。近年来,关于改革信托业务分类体系的呼声渐高,监管部门此前亦有数次筹划。
  银保监会原副主席黄洪曾表示,在未来发展上,信托业务要坚持发展具有直接融资特点的资金信托,发展以受托管理为特点的服务信托,发展体现社会责任的公益(慈善)信托。
  而自资管新规发布以来,信托行业在严监管的引导下持续压降资产规模。来自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行业受托管理的信托资产余额为20.44万亿元,较2017年四季度末峰值下降22.11%。其中,融资类信托规模为3.86万亿元,同比下降35.13%,环比下降6.57%。以通道业务为主的单一资金信托规模及占比逐年下降,2021年至今同比降幅超过20%。
在持续压降融资类信托、通道类业务"应清尽清、能清尽清"的监管要求下,"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新三类分类标准呼之欲出,标准简单明了,兼具正向导向。
 
发改委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据悉,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加强煤炭市场价格调控监管,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促进煤、电上下游协同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2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通知》指出,煤炭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能源消费仍需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坚持煤炭价格由市场形成基础上,提出煤炭价格合理区间,健全调控机制、强化区间调控,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促进煤、电价格通过市场化方式有效传导。
  《通知》明确了三项重点政策措施:
  一是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从多年市场运行情况看,近期阶段秦皇岛港下水煤(5500千卡)中长期交易价格每吨570~770元(含税)较为合理,上下游能够实现较好协同发展。综合考虑合理流通费用、生产成本等因素,相应明确了煤炭重点调出地区(晋陕蒙三省区)出矿环节中长期交易价格合理区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综合采取措施,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
  二是完善煤、电价格传导机制。引导煤、电价格主要通过中长期交易形成,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在合理区间内运行时,燃煤发电企业可在现行机制下通过市场化方式充分传导燃料成本变化,鼓励在电力中长期交易合同中合理设置上网电价与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挂钩的条款,有效实现煤、电价格传导。
  三是健全煤炭价格调控机制。首先,提升供需调节能力。保障煤炭产能合理充裕,完善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进一步增强政府可调度储煤能力,完善储备调节机制。其次,强化市场预期管理。健全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制度,规范煤炭价格指数编制发布行为。煤炭价格超出合理区间时,充分运用《价格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手段和措施,引导煤炭价格回归。第三,加强市场监管。严禁对合理区间内运行的煤、电价格进行不当干预,加强煤、电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强化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和反垄断监管,及时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
  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是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强化市场价格调控的重要机制创新,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遏制投机资本恶意炒作,防止煤炭价格大起大落;有利于理顺煤、电价格关系,促进上下游行业协调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发挥煤炭作为基础能源的兜底保障作用,更好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有利于稳定下游企业用能成本,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发布
 
  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主要指标的目标值,包括到2025年养老服务床位总量达到900万张以上,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5%,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达到100%等。
  《规划》部署了九方面具体工作任务,包括织牢社会保障和兜底性养老服务网,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践行积极老龄观,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增强发展要素支撑体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规划》提出,发展壮大老年用品产业。加强老年用品研发制造。大力开发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等需求的老年生活用品。针对不同生活场景,重点开发适老化家电、家具、洗浴装置、坐便器、厨房用品等日用产品以及智能轮椅、生物力学拐杖等辅助产品,推广易于抓握的扶手等支撑装置以及地面防滑产品、无障碍产品,发展老年益智类玩具、乐器等休闲陪护产品。针对机构养老、日间托养、上门护理等需求,重点开发清洁卫生、饮食起居、生活护理等方面产品,提升成人尿裤、护理垫、溃疡康复用品等产品的适老性能,发展辅助搬运、翻身、巡检等机器人。发展老年人监护、防走失定位等产品。
  《规划》提出,促进老年用品科技化、智能化升级。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在老年用品领域的深度应用。
  《规划》还提出,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尽快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落实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适时适度调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促进和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完善基本医保政策,逐步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扩大老年人慢性病用药报销范围,将更多慢性病用药纳入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老年人用药负担。
  《规划》中,多项任务的执行与金融相关。如:《规划》要求,有序发展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务。促进和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发商业养老保险和适合老年人的健康保险,引导全社会树立全生命周期的保险理念。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加快研究开发适合居家护理、社区护理、机构护理等多样化护理需求的产品。研究建立寿险赔付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转换机制,支持被保险人在失能时提前获得保险金给付,用于护理费用支出。支持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业务发展。积极推进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老年人特点的支付、储蓄、理财、信托、保险、公募基金等养老金融产品,研究完善金融等配套政策支持。加强涉老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严禁金融机构误导老年人开展风险投资。
  《规划》还提出,拓宽金融支持养老服务渠道。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供差异化信贷支持,满足养老服务机构合理融资需求。鼓励探索以应收账款、动产、知识产权、股权等抵质押贷款,满足养老服务机构多样化融资需求。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审慎有序探索养老服务领域资产证券化,支持保险资金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投资力度,支持保险机构开发相关责任险及机构运营相关保险。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意见》提出,做好2022年"三农"工作,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在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意见》提出,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稳定大中城市常年菜地保有量,大力推进北方设施蔬菜、南菜北运基地建设,提高蔬菜应急保供能力。探索开展糖料蔗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2022年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
  在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方面,《意见》提出,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性任务,多渠道增加投入,2022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亿亩,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亿亩。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优化补贴兑付方式。开展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设施。
  《意见》还提出,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强化精准鉴定评价。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实行"揭榜挂帅"、"部省联动"等制度,开展长周期研发项目试点。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开展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试点。贯彻落实种子法,实行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
  在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方面,《意见》提出,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逐步提高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重点支持帮扶产业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强化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巩固光伏扶贫工程成效,在有条件的脱贫地区发展光伏产业。发挥以工代赈作用,具备条件的可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
  在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方面,《意见》提出,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鼓励发展共享用工、多渠道灵活就业,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培育发展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托育等生活性服务业。
  在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方面,《意见》提出,健全乡村建设实施机制,立足村庄现有基础开展乡村建设,不盲目拆旧村、建新村,不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开发、大建设,避免无效投入造成浪费,防范村级债务风险。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在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方面,《意见》提出,扩大乡村振兴投入,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进一步向农业农村倾斜。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支持地方政府发行政府债券用于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公益性项目。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对机构法人在县域、业务在县域、资金主要用于乡村振兴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实施更加优惠的存款准备金政策。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探索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信贷模式。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再保险。
《意见》还提出,抓好农村改革重点任务落实。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服务体系,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动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试点。制定新阶段深化农村改革实施方案。
 
农业农村部发布《"十四五"奶业竞争力提升行动方案》
 
  据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升奶业竞争力,保障奶类供给安全,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十四五"奶业竞争力提升行动方案》(简称《方案》)并于近日印发。
  《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奶类产量达到4100万吨左右,百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5%左右。规模养殖场草畜配套、种养结合生产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饲草料投入成本进一步降低,养殖场现代化设施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奶牛年均单产达到9吨左右。养殖加工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形式更加多样,国产奶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方案》还提出,各地统筹利用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资金、金融资本、实施主体自筹资金等多渠道资金予以支持,财政补助资金可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形式,对项目任务予以统筹支持。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引导金融、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实施,加强与政策性、开发性等各类金融机构对接,积极争取信贷资金、基金等支持,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支持企业通过并购和参股等方式参与奶业竞争力提升行动。压实地方人民政府项目实施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资金发挥实效。
  在引导产业链前伸后延方面,《方案》提到,推进奶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乳品企业自建、收购养殖场,提高自有奶源比例,并通过与奶农相互持股、二次分红、溢价收购、利润保障等方式,稳固奶源基础。鼓励有条件的奶农在确保质量安全的条件下,依靠自有奶源有序发展乳制品加工,推动奶牛养殖向乳品加工和流通领域拓展,重点发展巴氏杀菌乳、低温发酵乳、奶酪和民族特色乳制品,通过直营、电商等渠道服务当地和周边社区居民,提高奶牛养殖效益,提升奶农市场地位。
  《方案》提到,鼓励企业开展奶酪加工技术攻关,加快奶酪生产工艺和设备升级改造,提高国产奶酪的产出率,研发适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奶酪产品。提高乳清、蛋白浓缩物等奶酪副产品加工利用水平。开发羊奶、水牛奶、牦牛奶等特色乳制品。
 
政策要闻
 
▲央行银保监会要求扎实做好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
 
  2月21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现金服务工作座谈会,通报2021年人民币现金运行总体情况,分析当前人民币现金服务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
  会议认为,人民币现金是国家法定货币,现金服务是最基础、最根本的金融服务,现金投放收储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基本的业务,在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服务实体经济、维护货币金融体系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人民币现金服务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社会上拒收现金现象仍有发生,个别银行机构办理现金业务意愿有所下降甚至出现停办现金业务的情形,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小面额人民币服务等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苗头要高度重视,严肃对待,妥善解决。
  会议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紧贴人民群众在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统筹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充分认识做好人民币现金服务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现金服务能力和水平。扎实做好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凡设有实体网点的商业银行、农信社等机构必须办理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不断强化现金服务合规管理,持续提升流通中的现金整洁度,扎实推进小面额人民币兑换工作,共同建设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长效机制,推动人民币现金服务再上新台阶。
 
▲证监会研究部署2022年债券监管重点工作
 
  据悉,证监会近日召开2022年债券监管工作会议,总结2021年债券监管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2022年债券监管重点工作。会议指出,要全力防范化解债券违约风险,全面深化债券发行注册制改革和扩大开放,进一步健全符合债券市场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监管制度机制。
  会议指出,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2021年证监会债券条线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扎实推进债券市场基础制度建设、风险防范化解、公募REITs试点、债券市场统一执法等工作,交易所债券市场总体保持稳定健康发展。
  会议认为,当前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备良好基础。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又要保持战略定力,勇于担当作为,扎实推动交易所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坚持"四个敬畏、一个合力",更加突出底线思维、精准施策,全力防范化解债券违约风险;更加突出稳中提质,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实施;更加突出公开透明,全面深化债券发行注册制改革和扩大开放;更加突出严监管、零容忍,加快监管转型,进一步健全符合债券市场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监管制度机制;更加突出系统思维,加强市场建设、基础制度建设、法治供给和科技保障,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生态,助力宏观经济大盘稳定。
 
▲新三板发布实施两指引
 
  据悉,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下称"全国股转公司")于2022年2月18日发布实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1号--筹备发行上市》(下称《筹备发行上市指引》)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2号--提供担保》(下称《担保指引》)2件持续监管系列指引。
  《筹备发行上市指引》明确了挂牌公司筹备发行上市涉及的发行辅导、内部审议、股份限售、申报停牌等各业务的具体办理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信息披露的总体要求,包括挂牌公司筹备公开发行并上市涉及的内幕信息管理、自愿披露、公平披露、同步披露、舆情处理等;二是发行辅导的披露要求,包括首次披露、进展披露和延期披露等;三是发行上市的内部审议要求,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的审议与披露要求,要求挂牌公司履行合法合规的审议程序、充分披露审议内容并明确上市后安排;四是发行上市涉及的股份限售、停复牌等业务办理要求,对现行规则进行归并整合,规范挂牌公司业务办理。
  《担保指引》强调"未经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挂牌公司不得为他人提供担保"这一底线要求,细化了担保范围、审议程序及披露要求。
  首先要求明确口径,增强规则的可操作性。《担保指引》明确挂牌公司为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属于为他人提供担保的情形;担保金额既包括挂牌公司的担保金额,也包括其控股子公司为表外主体的担保金额。
  其次要求细化挂牌公司控股子公司的担保审议和披露要求。对创新层、基础层挂牌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期报告中涉及控股子公司的担保事项披露作出差异安排。
  此外,还要求回应市场主体的现实需求,降低规则执行成本。增加挂牌公司预计为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安排,要求挂牌公司在定期报告中说明预计担保的执行情况。
  全国股转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组织培训等形式对规则条款进行解读,加深市场理解,指导挂牌公司准确适用、规范运作。
 
▲中证协在上海等6地推行境外证券专业人才从业特别程序
 
  2月18日,中证协发布《关于境外证券专业人才在上海市、海南省、重庆市、杭州市、广州市、深圳市从业实施特别程序的通知》(下称《通知》),在上海市、海南省、重庆市、杭州市、广州市、深圳市等地推行境外证券专业人才从业特别程序。
  《通知》明确了境外证券专业人才从业的有关程序安排。具有所在地工作居留证件,被注册地为所在地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证券评级公司所聘用,具有(包含最近三年曾经具有)与中国证监会签署《证券期货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国家和地区证券执业资格,且在境外未曾受到金融、证券监管部门处罚的境外证券专业人才(下称"专业人才"),可以通过其所在公司按照特别程序向中国证券业协会办理执业登记,其境外从业经历可视同境内从业经历。
  《通知》要求专业人才所在公司应当确保专业人才符合有关条件,并对其境外执业资格、从业经历等的真实性承担核查责任。同时,为保证从事专项业务的专业人才充分熟悉境内专项业务规则,提升合规执业能力,满足履职要求,中证协为从事专项业务的专业人才免费提供专项业务规则培训。
  据了解,施行境外证券专业人才从业特别程序是中证协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便利境外金融专业人才在境内从业有关对外开放政策的具体举措,是确保国家有关对外开放政策在证券行业落地落实落细的重要安排。
 
  ▲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迎来新规范
 
  据悉,为进一步规范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加强农业保险监管,2月24日,银保监会发布《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办法》(下称《办法》)。
  在此之前,银保监会主要通过《保险法》《农业保险条例》《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等规范农业保险经营行为。
  银保监会表示,为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监管制度体系,吸收近年来农业保险发展实际和监管实践成果,在《暂行办法》基础上,银保监会研究起草《办法》,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农业保险监管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办法》涉及承保、理赔、协办、监督等多个方面。《办法》明确,不得欺骗、误导投保,不得以不正当手段强迫投保或限制投保;不得平均赔付、协议赔付;协办费用仅用于协助办理农业保险业务,不得挪作他用;禁止通过虚假承保、虚假理赔、虚列费用等方式骗取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将保险机构执行办法情况,纳入农业保险业务经营条件考评管理。
  其中,协办相关要求备受保险公司关注。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农业保险协办机制是农业保险特有的一项机制,与一般商业保险相比,其特殊性在于保险机构可以委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等机构办理农业保险业务,共同推动农业保险工作。管理办法对农业保险协办机制从协办机构、协办原则和费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细化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农业保险协办机制。
  《办法》更加突出以"服务三农"为中心,除了增加"应当尊重农业生产规律"的表述外,还提出进一步缩短定损时限、细化查验影像要求等,切实保障投保农户权益。在服务能力方面,《办法》规定,保险机构应当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分支机构服务能力标准,完善基层服务网络,提高业务人员素质,确保服务能力和业务规模相匹配。
  结合近年来农业保险最新发展趋势,《办法》增加线上化、科技赋能、信息安全等有关条款,要求保险机构加大科技投入,采取线上化、信息化手段,提升承保理赔服务能力和效率。在信息安全方面,《办法》提出,保险机构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做好农业保险信息数据安全保护工作,对于业务开展中知悉的个人隐私、个人信息等数据,保险机构应当依法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非法提供,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扩大至全国
 
  据悉,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印发《关于扩大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同时允许养老保险公司参与试点。
  《通知》规定,自2022年3月1日起,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在原有6家试点保险公司基础上,允许养老保险公司参加试点。《通知》强调,各试点公司应当合理制定业务规划,持续创新产品,探索满足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多样化需求,同时要求各银保监局做好政策解读,加强业务监管。试点范围扩大后,相关监管要求适用《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规定。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启动以来,总体运行平稳。截至2022年1月底,6家试点公司累计承保保单近5万件,累计保费4亿元,其中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投保近1万人。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扩大试点范围,可以使更多消费者接触到具有较强养老功能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进一步引导和培育养老金融消费观念;有利于推动试点保险公司深入探索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经验,促进和规范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养老保障需求。
 
  ▲人社部发布新版《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
 
  据悉,为提升监督效力、更好保障基金安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月22日发布《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办法将自3月18日起施行,同时废止原《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
  人社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局局长汤晓莉介绍,办法拓展了监督范围,除了社保经办机构、服务机构,还将其他与社保基金收支管理直接相关的单位纳入监督范围。
  办法细化了违法情形、明确了法律责任,既防范打击社保服务机构、用人单位和个人的欺诈骗保行为,又防范打击社保经办机构和行使审批认定职责部门实施的侵占危害基金的职务犯罪。
  办法还汇聚监督合力,构建以各级人社部门为主体,公安、司法行政、财政等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监督体系。
  "下一步人社部将指导各地抓好办法的贯彻落实,强化监督查处,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或挪用贪占社保基金的违法行为。"汤晓莉说。
 
  ▲两部门宣布延续执行部分国家商品储备税收优惠政策
 
  据悉,为支持国家商品储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公告称,自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延续执行部分商品储备税收优惠政策。
  公告明确,对商品储备管理公司及其直属库资金账簿免征印花税;对其承担商品储备业务过程中书立的购销合同免征印花税,对合同其他各方当事人应缴纳的印花税照章征收。对商品储备管理公司及其直属库自用的承担商品储备业务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公告称,2022年1月1日以后已缴上述应予免税的款项,从企业应纳的相应税款中抵扣或者予以退税。
 
  ▲8部门宣布调整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近日,财政部等8部门发布公告,宣布自2022年3月1日起,优化调整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此次调整,在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2019年版)基础上,增加了滑雪用具、家用洗碟机、番茄汁等29项近年来消费需求旺盛的商品。同时,根据近年我国税则税目变化情况调整了部分商品的税则号列,根据监管要求调整优化了部分清单商品备注。
 
  ▲交通运输部发文部署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工作
 
  据悉,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扩大交通运输有效投资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扎实做好扩大交通运输有效投资各项工作,实现"开门红""开局稳"。
  《通知》指出,要强力推进"十四五"规划项目落地实施,加快102项国家重大工程交通项目和"6轴7廊8通道"战略骨干通道项目建设,精准补齐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短板;要加强组织实施,深入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注重总结经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办法、成果;要提升前期工作质量和深度,推动规划内项目尽快启动前期工作,深化路线选址、建设方案、技术标准等主要建设内容论证,合理确定投资规模;要强化项目储备,建立项目清单,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要加强监督管理,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切实做好资金土地等政策要素保障,充分发挥中央资金引导带动作用,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推动建立部际、省际、部省间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形成协同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工作合力。要加强风险防控,强化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与资金保障协同机制,保障农民工工资和工程款及时支付。
 
  ▲国家发改委规范煤价指数采样行为
 
  近日,针对部分煤炭价格指数与当前市场煤价实际水平明显不符的情况,国家发改委组织有关地方政府部门、煤炭企业、港口和煤炭价格指数机构召开会议,对指数采样信息逐条进行比对核实。经核实确认,部分价格指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信息来源不实。部分指数机构发布的港口煤价采样来源企业并未在港口立户交易,部分发布价格的煤炭品种并未在港口销售交易。二是未按实际成交价采样。部分指数机构仅按贸易商虚高报价作为采样依据,未对实际成交情况和成交价格进行核实确认。三是价格采样信息滞后。部分指数机构采样来源中,仍将已停产煤矿在停产前的高价作为采样来源,采样信息严重滞后和不实。
  国家发改委已要求煤炭价格指数机构抓紧整改,严格规范价格指数采样行为,全面、真实、准确、客观反映市场价格情况,避免误导市场预期。下一步,将持续做好煤炭市场煤价监测,对哄抬市场煤炭价格、捏造发布不实涨价信息等行为露头就打、坚决惩治,确保市场煤炭价格稳定。
 
  ▲国家发改委组织开展动力煤期货市场异常交易行为排查
 
  近期,国家发改委密切监测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认真做好价格预测预警工作,及时了解有关市场主体交易情况,排查异常交易和恶意炒作,严厉打击扰乱市场、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对于近日动力煤期货个别品种价格出现异常波动的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立即会同有关方面,开展异常交易行为排查,对涉嫌恶意炒作的交易主体进行了仔细甄别,并请地方有关职能部门严肃约谈。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强化市场风险监测和应对机制,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和抑制过度投机,坚决依法依规严厉查处动力煤期货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对违规主体进行约谈问责并公开曝光,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促进煤炭市场健康平稳运行。
 
  ▲大商所调整棕榈油和豆油品种部分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水平
 
  2月22日,大商所宣布,根据《大连商品交易所风险管理办法》,自2022年2月25日(星期五)结算时起,棕榈油期货2204、2205合约投机交易保证金水平由10%调整为12%,涨跌停板幅度和套期保值交易保证金水平维持8%不变;豆油期货2205合约投机交易保证金水平由8%调整为9%,涨跌停板幅度和套期保值交易保证金水平维持7%不变。
  如遇上述交易保证金水平与现行执行的交易保证金水平不同时,则按两者中水平高的执行。
 
  ▲大商所调整豆粕等品种部分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水平
 
  2月23日,大商所发布《关于调整豆粕等品种部分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水平的通知》,宣布自2022年2月25日(星期五)结算时起,豆粕期货2205合约投机交易保证金水平由8%调整为9%,涨跌停板幅度和套期保值交易保证金水平维持7%不变;玉米期货2205合约投机交易保证金水平由11%调整为12%,涨跌停板幅度和套期保值交易保证金水平维持7%不变;玉米淀粉期货2205合约投机交易保证金水平由7%调整为9%,涨跌停板幅度和套期保值交易保证金水平维持6%不变。如遇上述交易保证金水平与现行执行的交易保证金水平不同时,则按两者中水平高的执行。
 
国资改革
 
国资委要求确保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
 
  据悉,国务院国资委党委2月22日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部署要求,总结2021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展,研究部署今年重点任务。会议强调,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决战决胜之年。要突出重点、聚焦难点、务求实效,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确保三年行动务期必成,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走深走实,努力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向党中央、国务院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具体重点任务包括,要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度推进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全面配齐建强企业董事会,推动董事会有效运行。要不断深化市场化机制改革,实现国有企业子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高质量、全覆盖,进一步推进企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在各层级企业落实落地,激发企业活力。要持续调整优化国有资本的产业布局、空间布局,突出主责主业,加快剥离低效无效资产,压减企业管理层级,推进瘦身健体,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不断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和整体功能。要坚持国家战略性需求导向推进科技创新,突出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前沿技术攻关,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在促进产业循环上当好"链长",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重要支撑。要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及时有效化解投资、债务、金融业务、境外经营等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要持续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会议指出,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三年行动在质和量上都完成了阶段性目标任务,但改革仍存在不平衡现象,要进一步逐级压实责任,锁定重点难点问题,全力以赴拔硬钉子、啃硬骨头,确保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要巩固拓展改革成果,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始终从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抓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谋篇布局,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立足国情实际、坚持世界眼光,加强对国资国企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不断优化完善政策措施,持续推动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名单公布
 
  据悉,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2月22日印发"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名单"。国资委称,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国务院国资委组织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认真开展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经过企业申报、专家评审、征求意见等环节,确定了145家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名单。
  其中,中央企业集团公司有28家,包括中国航天科技(000901)集团、中国船舶(600150)集团等;基层企业有60家,包括中国核能电力股份公司、航天信息(600271)股份公司等;地方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有17家,包括北京金隅集团(601992)、天津能源投资集团等;基层企业有40家,包括京东方科技集团、天津港(600717)股份有限公司等。
  国务院国资委称,将适时开展总结评估,加大对典型经验的宣传推广力度,持续打造公司治理标杆示范,促进企业不断增强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国有林场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日前,安徽省林业局印发《安徽省国有林场发展"十四五"规划》,这是安徽省全面完成国有林场主体改革任务后,出台的首个发展规划。
  该规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构建现代化管理体系,全省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达28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达2286万立方米,森林抚育2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89%以上,年度森林采伐限额控制在61.8万立方米之内,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以内,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5‰以内。到2035年,全省国有林场基本形成森林资源保护高效、森林质量显著提高、基础设施保障完备、法规制度体系健全、生态服务功能强大、经济社会效益良好的现代化国有林场格局。
  该规划明确了15个方面重点建设任务,重点突出森林资源保护、森林资源培育等5个方面建设内容。规划还从多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提出落实国有林场区域林长森林资源保护发展任期责任制、将国有林场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善国有林场科技创新应用机制、将国有林场各项支出全部纳入各级政府公共财政预算体系等。
 
浙江国资委公布省属重大项目计划
 
  近日,浙江省政府公布《浙江省"4+1"重大项目建设计划2022年实施计划》,2022年安排省"4+1"重大建设项目843个,年度计划投资10972亿元。其中:交通重大项目121个,计划投资2267亿元;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重大项目154个,计划投资5018亿元;高新技术与产业重大项目568个,计划投资3687亿元。
  年度"万亿级"的投资计划中,浙江省属国资企业如何安排?浙江国资委一则公开消息揭开了谜底。消息显示,有7家省属企业的43个项目纳入"4+1"重大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577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86亿元。
  浙江国资委此次公布的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包括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和嵊州·中国唐诗之城文化旅游开发项目2项目,总投资185亿元。另外,此前相关报道显示,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158亿元。
  据了解,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实施运营主体系杭钢股份(600126)投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有限公司。
 
自主创新
 
《深圳国家高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发布
 
  2月21日,深圳市科创委发布《深圳国家高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加快形成自主创新动力更加强劲、产业集群培育成效更加凸显、创新创业活力持续迸发、绿色发展典范效应更加彰显、开放协同引领力持续提升的发展格局。
  《规划》设置了深圳国家高新区2025年的主要目标值,包括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为13.67%,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数为900家,每万名从业人员发明专利授权数为260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7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为5000家,上市企业数为2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820亿元,营业收入31800亿元。
  《规划》重点部署了"自主创新能级跃升工程""新兴产业集群壮大工程""创新创业生态优化工程""绿色低碳园区示范工程""开放协同发展引领工程"等五大工程。其中,"新兴产业集群壮大工程"提出以高新区为主阵地,着力发展壮大"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打造更具卓越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高地,为深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奠定强有力基础。
  深圳国家高新区下辖的各园区将在"十四五"期间,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不断培育新产业新业态。自从2019年实现扩区以来,深圳国家高新区总规划面积为159.48平方公里,形成"一区两核多园"的发展布局。《规划》为各园区制定了发展指引:
  ·南山园区以科产教深度融合为支撑,打造具有全球领导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智核。园区依托深圳湾片区、留仙洞片区、大学城片区、石壁龙片区,构建"一环一带多组团"的区域空间结构;
  ·坪山园区以产业创新为发展主线,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产业创新城。依托园区整体空间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利用山水林田湖自然资源,打造"双核四片,蓝绿镶嵌"的区域空间结构;
  ·宝安园区发挥先进制造产业基础雄厚、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集聚的优势,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引领区。依托尖岗山-石岩南片区、西乡铁仔山片区、新桥东片区,构建"两轴三组团"的区域空间结构;
  ·龙岗园区发挥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大型龙头企业集聚的优势,着力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承载区。依托宝龙科技城片区、坂雪岗科技城片区,构建"一轴两翼"的区域空间结构;
  ·龙华园区发挥综合交通条件良好、数字经济基础雄厚、创新资源加速集聚、空间潜力较大的优势,打造硬科技产业创新发展先行区。依托九龙山智能科技城-福民创新园片区、观澜高新园片区,构建"一轴双中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港府新财政预算案拟加大投入支持创科发展
 
  据悉,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2月23日发表2022/2023财政年度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他表示,在特区政府的支持下,香港的创科成果显现,未来将加大投入,持续推动创科发展。
  陈茂波说,创新科技发展是世界大潮流,也是不同经济体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创科产业既是经济新增长点,也可提升其他行业的生产力。对香港来说,无论是新优势产业的发展,抑或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都需要创科的引领,因此要着力推动创科发展。
  持续推动创科的发展,是让经济更优质多元的重要策略。陈茂波说,"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创科发展除了促进经济增长及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再工业化"及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也有助各行各业数码转型。本届特区政府已投放超过1300亿港元于创科发展,近年成果渐现。他会在预算案增拨资源,持续强化整个价值链及创科生态圈。
  陈茂波此前曾通过预算案宣布在"未来基金"拨出部分款项,成立一个名为"香港增长组合"的投资组合,投资相关项目,目标是巩固香港作为金融、商贸和创科中心的地位,长远提升香港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他表示,为培植一些较成熟及具潜质的企业,贡献香港经济,他会进一步把"未来基金"对"香港增长组合"的分配增加100亿港元,当中50亿港元会用作成立一个新的投资基金"策略性创科基金"。
  为进一步推动香港在生命健康科技的发展,特区政府会预留100亿港元,为香港长远提供更完备的配套,包括硬件、科研人才等各方面,提升不同机构包括大学在这方面的容量及能力,并建立更完善的产业链。
  目前香港拥有16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及6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均具备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及设备,陈茂波宣布将有关资助增至4.4亿港元,让它们有更多资源进行研发工作。
 
节能减排
 
央行要求金融机构逐步建立气候风险管理架构
 
  据悉,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日前在《中国金融》撰文称,金融体系需要在做好气候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有力、有序、有效支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刘桂平表示,金融体系要做好气候风险管理,用好压力测试这个气候风险"监测器"和"仪表盘",合理把握"立"与"破"的节奏和力度,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支持实体经济平稳、有序转型,推动"双碳"目标如期实现。
  刘桂平表示,金融机构要逐步建立气候风险管理架构,将气候风险纳入公司战略和偏好管理。一是将气候风险管理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评估气候风险对金融机构业务的中长期潜在影响。二是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明确"三道防线"职责分工,将气候风险因素融入风险管理全过程。三是将气候风险纳入投融资业务全流程,加强投融资分类管理。四是丰富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实践,前瞻性指导投融资结构调整和风险防控。
  他还提出,强化气候风险数据收集,夯实气候风险分析基础。气候风险相关数据测量和估算的专业性较强,需要相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以及企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不断提升数据的可靠性、可得性,以及核算方法的一致性。人民银行正在探索开发金融机构碳排放和碳减排核算方法,金融机构也要提高气候风险数据管理意识和能力,做好宏观气候和政策数据、微观碳核算和财务数据、ESG数据等气候风险信息的归集与整合,建立气候风险大数据,不断提高气候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刘桂平表示,加强转型金融研究与实践,做高碳行业转型升级的"稳定器"。金融体系在管理气候风险、发展绿色金融的同时,要立足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和传统高碳行业仍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现状,正确看待碳排放密集型市场主体、经济活动和资产项目绿色低碳转型的融资需求。在用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的基础上,加快确立转型金融标准,明确符合转型特征的活动分类及其技术指标,鼓励金融机构设计推出更加丰富的转型金融工具,加大对传统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持力度,实现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的良性互动、优势互补。
 
两部门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
 
  近日,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推动多元化技术开发。开展钠离子电池、新型锂离子电池、铅炭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氢(氨)储能、热(冷)储能等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和集成优化设计研究,集中攻关超导、超级电容等储能技术,研发储备液态金属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储能技术。
  《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标准体系基本完善。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在能源结构转型加速的大背景下,新型储能相关政策逐步落地。在之前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
 
上海将加大充换电设施建设
 
  2月24日,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本市进一步推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意见》提出,上海将形成适度超前的城市充电网络,到2025年,满足125万辆以上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全市车桩比不高于2∶1。
  为解决充电换电设施发展面临的问题,《意见》提出,上海将建立以信息高水平互联互通、智能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建设运营管理机制健全、统一有序惠及民生为特色的新型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实现行业发展从均衡发展转向聚焦重点、从建设为主转向建管并重、从慢充为主转向快慢并重、从无序充电转向有序充电、从企业为主转向全社会多方参与"五个转型"。
  在公共充换电网络布局方面,《意见》提出,上海将按照"先桩后车、适度超前,公用设施快充为主、慢充为辅,专用设施快慢并重"的原则,完善公共充换电设施(含公用和专用设施)布局,适应全市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需求。
  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上海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62万辆,在全国各城市居首,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超50万个,全市车桩比约为1.3∶1,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根据2022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上海还将新增1万个公共(含专用)充电桩和10个出租车充电示范站。
  充电设施建设同时,如何提升设施利用率,解决充电设施损坏、占位等运营问题也是外界关注的内容。中信证券测算显示,2021年中国公共充电桩平均日有效利用率仅6%左右,充电运营行业整体仍处于亏损阶段。
  对此,《意见》提出,上海将打造先进充换电设施互联互通管理体系,建设全国领先的充换电设施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市级平台,进一步完善互联互通协议标准,形成统一的信息共享接口,形成完善的充换电设施安全、管理、服务评价体系,提高充换电设施接入质量和效率。
  此外,《意见》鼓励充电企业与上海充换电设施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市级平台间的数据互联互通,推动共用共享,进一步提升上海"充电一张网"的智能化、便捷化水平。
 
山东新型储能建设再提速再突破
 
  近日,山东省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度储能示范项目库征集工作的通知》,聚焦大容量、高效率、长时间等新技术为储能手段的调峰项目,纵深推进储能试点示范创建,深化储能技术研发创新、规模化应用,促进新型储能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
  据悉,2022年度储能示范项目库征集范围在2021年基础上再拓展、再延伸、再扩大,涵盖锂电池、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煤电储热、制氢储氢及其他新型储能调峰项目,共计6大类。其中,锂电池储能调峰项目,以锂电池为主要储能元件,项目接入电压等级为110千伏及以上,功率不低于5万千瓦,连续充电时长不小于2小时,交流侧效率不低于85%;压缩空气储能调峰项目,以非补燃压缩空气作为储能手段,项目功率不低于10万千瓦,电电效率不低于70%;液流电池储能调峰项目,以铁铬、全钒或其他形式液流电池为储能元件,项目功率不低于0.1万千瓦,交流侧效率不低于70%;煤电储热深度调峰项目,以熔盐、固体蓄热等为储热手段,提高机组深度调峰能力5万千瓦及以上,连续深度调峰时间不小于4小时;制氢储氢调峰项目,以电解制氢为手段,配合发电设施参与调峰,制氢功率不低于0.5万千瓦;其他新型储能调峰项目,以铝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重力储能等低成本、长时间或大容量新技术为储能手段的调峰项目,项目功率不低于0.1万千瓦,连续充电时长不小于2小时。
  "新型储能设施如同一个巨型'充电宝',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对推动能源低碳转型、促进清洁电力消纳、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省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处负责人介绍,山东高度重视新型储能发展,把新型储能纳入山东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发展,出台全国首个储能示范应用实施意见,探索性提出储能优先、平进平出、优先发电量计划奖励、多劳多得等支持储能示范应用的"政策包";启动首批"5+2"装机52万千瓦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建成全国首个电池储能技术实验室和全国首座商业化运行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依托山东科技大学相关学科专业和科研平台,成立全国高校首个二级学院--储能技术学院,大力培养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截至目前,全省电化学储能总装机规模达76万千瓦,基本建成覆盖材料生产、设备制造、储能集成、工程建设、咨询检测等相对完整的储能产业链。
据介绍,山东将以此次储能示范项目库征集为契机,加快储能试点示范创建,以试点促推广应用,以示范促深化发展,纵深推进新型储能技术和产业实现新突破。同时,以市场化为导向,优先发展大容量、高效率、长时间储能设施,力争到2025年,全省储能设施规模达500万千瓦左右,为山东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
 
湖北节约用水"十四五"规划发布
 
  据悉,湖北省水利厅、省发改委近日联合印发《湖北省节约用水"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按照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的要求,严格控制用水总量,系统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等领域节水,到2025年,全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4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全省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以上。
  农业是用水大户,也是节水潜力所在。《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稳步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年均创建3个以上节水型灌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工程建设,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7万亩,年均创建2个节水型农业示范区、2个旱作业农业示范区;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在鄂北等水资源紧缺地区,扩大低耗水和耐旱作物种植比例;在鄂西北、鄂西南和鄂北片区,积极发展集雨补灌,增加蓄水保墒能力。
  工业企业是取用水大户。《规划》明确,实施工业节水改造,支持企业和园区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及再生水回用改造;以火电、钢铁、纺织印染、造纸、石油炼制、化工、食品等高耗水行业为对象,推行节水增效减排;对重点企业、园区实施节水及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
  在城镇节水降损方面,通过实施管网漏损控制项目,将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开展节水型社会创建,到2025年,湖北省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率达到40%以上。严控高耗水服务业用水,从严控制洗浴、洗车、高尔夫球场、人工滑雪场、洗涤、宾馆等高耗水服务行业用水定额,引导优先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
  以水而定,量水而行。《规划》根据湖北自然地理情况,划分了武汉及周边城市区、江汉平原区、鄂北片区、鄂东片区、鄂西北片区、鄂西南片区,针对区域特点和经济社会情况,提出了各区域的节水主攻方向。
 
贵州将立法保护赤水河流域酱香白酒生产环境
 
  据贵州省生态环境厅日前披露,贵州将对赤水河流域酱香白酒生产环境进行立法保护。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流域聚集了包括贵州茅台集团在内的上千家酱香白酒企业。为保护好酱香酒赖以生产、存续和发展的独特环境,保障其品质传承,贵州启动《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立法工作。
  近年来,赤水河经过生态治理,流域总体水质稳定在Ⅱ类水。立法调研组对酱香白酒生产原料、环境、工艺流程和酿造过程等进行调研考察,深入研究赤水河流域酱香白酒生产环境保护立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以及近年来贵州在保护赤水河生态环境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将其以地方法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酱香酒生产环境的保护法、酱香酒产业发展的促进法、酱香酒产业准入与退出的责任法,为赤水河流域酱香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法律基础。
 
劳动用工
 
辽宁发文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大力发展技工教育
 
  据悉,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日前出台《辽宁省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十四五"时期,辽宁省技工院校在校生规模保持在6万人以上,毕业生就业率97%以上,累计培养培训高技能人才5.5万人以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5万人次以上。
  《意见》指出,要深化技工教育教学改革,鼓励和支持各市技工院校优先发展装备制造、冶金化工、人工智能、新能源、现代物流、康养照护、互联网营销等一批产业需要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技工教育专业体系。根据新经济、新业态、新职业发展的需要,及时开设相关专业。完善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技工院校可在教职工总额中安排一定比例或者通过流动岗位等形式,用于面向社会和企业聘用高技能人才等担任兼职教师。
  《意见》提出要巩固扩大招生规模,稳定全日制招生,扩大非全日制招生,逐步提升高级工班招生比例。扩大技师学院招收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和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比例,支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读技工院校。积极面向辽宁省乡村振兴17个重点帮扶县招生,确保有就读意愿的"两后生"接受技工教育,脱贫家庭和返贫监测对象家庭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有机会参加职业培训。
  大力开展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技工院校可申请将本校优势专业、当地急需紧缺专业纳入政府补贴性培训专业目录。引导技工院校普遍设立企业培训工作站,开展职业培训包示范培训和订单定岗定向培训。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就业重点群体免费培训,作为重要民生工作抓好。社会化培训符合规定条件的,享受培训补贴。
  《意见》还要求在技工院校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技工院校可依托已备案的职业技能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为学生提供所需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服务。支持技工院校申请成为职业技能社会培训评价组织,面向各类就业群体提供培训评价服务。
 
江苏允许推迟退休
 
  据悉,江苏省人社厅近日发布《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下称《办法》),将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
  根据《办法》,即劳动者本人只要提出申请,用人单位也同意报批人社部备案后,参保人可以继续工作,推迟退休。推迟退休的时间,一般最短不少于1年。
  这是在国家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这一前置条件下,对退休政策作出的创新规定,主要强调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同意,可以推迟退休。而延迟退休政策,是指国家对法定退休年龄作出的顶层制度调整。因此,该《办法》提到的推迟退休与延迟退休并不是一回事。延迟退休具有法定、强制性,而江苏省的企业职工推迟退休,是个人自愿申请,还要经过单位同意才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截至去年底,全国31省市延迟退休征求意见已经全部结束,各省市正在制定延迟退休试行办法。
  在陕西省发布的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落实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这也是继人社部"十四五"规划要求推进延迟退休实施后,首次有省份明确将实施措施要落实到位的要求。
 
专家论坛
 
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特征与支撑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全面部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十个明确”中的重要内容,更加突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意义、战略意义和时代意义。《经济日报》2月22日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杨虎涛撰写的文章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新发展阶段要着力推动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其关键是经济循环畅通无阻,本质特征是高水平自立自强,支撑基础是市场资源。循环畅通、自立自强和市场资源三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深入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特征和支撑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是把握新发展格局构建路径与具体政策的前提。
  (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实现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从而实现循环流转。经济循环长期以来都是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不同时代的经济学家一直试图通过适当的范畴和视角,理解复杂经济体系如何持续,及其持续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和相互依赖关系等问题,从而更好地把握宏观经济运行的关键。在众多关于经济循环的理论中,马克思从个别资本的循环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经济循环的微观和宏观规律。从微观即从个别资本角度看,循环畅通要求资本形态转换的每一个环节都能顺利地实现卖和买,即空间并存、时间继起;从宏观即社会总资本运动看,循环畅通的关键在于“两个补偿”能顺利实现:一方面所有资本能够实现实物补偿,即全部商品在使用价值方面达到供求平衡,另一方面所有资本能够实现价值补偿。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角度而言,经济循环的根本和长期动力取决于生产活动本身,生产决定了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工业革命以来,抓住具有报酬递增、技术外溢效应强的高质量生产活动,一直是所有成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经验。从这一意义而言,抓住高质量生产活动,提高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和创新等要素的配置效率,实现要素组合的结构优化,形成强而有效的供给能力,就能穿透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畅通经济循环。
  要抓住高质量生产活动,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就要全面上升,为此就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随着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获取生产活动收益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一国可以不需要通过有形的设备投入捕获产业利益,但可以通过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控制产业活动的布局和利益分配,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等在“两个补偿”(即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中所占的绝对比例并不高,但这种补偿能否顺利完成,却往往决定着整个产业活动能否持续、经济循环能否顺利实现。如果不能占据原创技术的“策源地”,担任现代产业链的“链长”,缺乏关键领域“两个补偿”的控制力,就难以实现长期、稳定且效益和规模不断增长的经济循环,这正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的意义所在。但是,无论是实现自立自强,还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都要避免和防范一些认识误区。要认识到,只讲前半句,片面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主张在对外开放上进行大幅度收缩,以及只讲后半句,片面强调“国内国际双循环”,不顾国际格局和形势变化,固守“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旧思路,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必须加以防范和纠正。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总资本运动都难以完全通过本国市场来完成“两个补偿”。在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两个补偿”时,能否借此不断强化自立自强能力,能否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拓展国内市场规模、提高产业链现代化程度,是判断经济循环绩效的重要标准。这也同时意味着,在新发展格局构建的过程中,需要超越单纯的数量比例指标,不能只看自立自强的“量”,而要更多地强调自立自强的水平高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个优势,不断巩固和增强这个优势,形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雄厚支撑。”发挥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不仅有利于应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也有利于应对全球价值链动态重构过程中技术冲击。综合来看,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应对外部市场变化的有效手段,就是着力扩大内需,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和服务于国内市场,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主要来源。国内分工水平的深化和供应链完善度的提高,不仅可以有效应对“断链”“卡脖子”的冲击,而且有助于国内大市场的稳固;而强大的国内大市场形成的稳固基本盘,也会对全球要素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提升产业竞争力,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国内大市场的规模和地位,从而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定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强的推动力。因此,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是增强我国经济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的重要保障。
  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高水平自立自强和稳固的市场资源三者之间,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离的整体,有着紧密的内在关系。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个优势,不断巩固和增强这个优势,但必须认识到,市场规模并非人口、地域的同义语,而是分工水平、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高低的经济映射。市场规模的扩展,是不断提高的可支配收入带来的消费需求提升、不断深化的分工水平和产业协同带来的投资需求增长的产物。但市场资源优势不会自动产生,只有通过创新不断改进供给侧质量,在不断创造市场的过程中,推动经济循环形成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促使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良性增长,从而充分利用、发挥、巩固和增强市场资源这一巨大优势。而这一过程要不断循环往复,就需要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以保障其连续性和完整性,使经济循环不被打断。
  (二)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促进两类需求的提升与改善:一是因分工深化和产业协同加强所带来的投资需求提升,二是通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带来的消费需求增长,从而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主要来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两类需求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通过创新推动分工深化,使生产率提升和实际工资提高保持同步增长时,两类需求就能形成良性循环和互激式增长。
  在对投资需求的改善和提升过程中,当前的关键在于以数字经济为抓手,完成生产方式的数字化重构。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典型特征,就是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智能化和绿色化。数字经济不仅将重塑人类经济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而且将改变现有的分工和贸易格局。从改善和提升投资需求的角度看,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在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渗透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同时,也将优化产业体系,促进分工深化和技术进步,推动产业规模扩大和多样性的增长,从而不断提升产业间和产业内的投资需求;而生产率的提升,亦为实际工资增长从而促进消费需求增长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在流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也可以为畅通国内商品流和资金流提供支持,降低流通过程中的各种成本,在消费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则可以提升消费的便捷性,这都有助于形成统一、畅通的国内大市场。当前正在兴起的以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不仅涵盖了信息通信技术,也深远地影响着制造技术。技术革命的这种发展,也要求在生产方式上作出变革,以适应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从这一意义上来看,构建新发展格局,也是对新一代数字技术重塑全球分工和贸易秩序的主动性适应。
  在消费需求提升方面,一是破除制约和影响消费需求增长的制度性障碍。要使劳动者收入尽可能地转化为消费支出,释放消费需求的潜力,就不能使劳动者承受过高的劳动力再生产成本,为此,教育、医疗和住房等事关民生的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要满足不断升级变化的多样性消费需求,需要补齐消费发展短板,使高质量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二是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不断改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总体原则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初次分配中重点要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保障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同步提高;在再分配中要充分发挥以税收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重点在于完善直接税制度并逐步提高其比重;在三次分配中重点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改善收入分配格局。三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改善区域、城乡的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差距问题,既要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还要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充分释放不同区域的区域优势与发展潜力,缩小区域差距。
  (三)总之,虽然经济循环有其内在的普遍规律,但具体到不同起点、不同禀赋和不同规模的国家,经济循环中的内外侧重组合的政策选择和发展历程也必然存在差异,由此也形成了不同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同历史路径。历史地看,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再到加入WTO,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组合与侧重的变化,不仅受特定时期的国际国内约束条件影响,而且也与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密切相关。就当下而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有利于在社会总资本运动过程中不断提升本国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国民收入的不断提升。同时,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与形成,本身也就是对世界经济稳定性的巨大贡献。厘清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特征与支撑,对于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握其深刻内涵,积极推进其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飞:加快释放人口城镇化的巨大内需潜力
 
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同时强调“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光明日报2月22日刊发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张飞的文章认为,进入新发展阶段,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仅能够释放巨大内需潜力,而且将为经济稳定增长带来新的动力。“十四五”时期,我国仍将处在城镇化较快发展阶段,人口城镇化蕴藏着巨大的消费增长潜力,城镇化进程与消费结构升级相互融合的特点突出。把握好人口城镇化发展趋势,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对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结构升级与人口城镇化进程同步
  消费结构升级与人口城镇化是正相关的。消费结构升级是人口城镇化推动的结果。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大众消费时代,大都伴随着人口大规模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尤其是进入中高收入阶段,人口城镇化促进消费升级的作用更为明显。从我国实际看,城市居民在物质型消费基本饱和后,逐步成为引领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信息、旅游等服务型消费需求增长的主力军。服务型消费快速增长与新一轮科技革命相融合,催生了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发展。
  城镇化伴随着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的升级。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统计,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63.89%,与1990年的26.41%相比,提升了近37.5个百分点;2020年末城镇常住人口增加到90220万人,是1990年的近3倍,年均增长3.7%。伴随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结构由物质消费为主向服务消费为主升级的趋势日益明显。2013年至2019年,我国居民服务型消费年人均支出规模由5245.9元增长到9886元,年均增长11.1%;居民服务型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由39.7%提升至45.9%,年均提升约1个百分点。2020年,受疫情影响,居民服务型消费占比回落至42.6%。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2021年上半年,居民服务型消费占比回升至43.8%。
  以制度集成创新加快推进人口城镇化
  2020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5.4%,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差18.49个百分点。从改革实践看,人口城镇化涉及户籍、公共服务、就业等多方面制度安排,需要通过制度集成创新来加以推进,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进一步完善居住证制度。“十三五”时期,我国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加快覆盖城镇常住人口。“十四五”时期,需要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乡统一的居住证制度,继续完善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缩小城乡公共服务消费差距。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这就需要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消费差距为目标,制定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消费标准,在县级层面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轨,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实现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农民工群体的市民化,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城镇化的发展品质,而且是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为此,一是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将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各级政府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对招用农民工比较多的企业,地方政府可以出台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在依法取得的土地上建设农民工宿舍。二是鼓励农民工流入地针对农民工群体开展专业化培训,加快推进农民工在经济、文化、生活等领域融入当地社会,努力实现农民工“上岗有培训、劳动有合同、子女有教育、生活有改善、政治有参与、维权有渠道、生活有尊严”,促进农民工及其家属实现“个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
  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培育中等收入群体
  从国际经验看,城镇化伴随着就业人口由低附加值的农业转向高附加值的工业和服务业的过程,尤其是在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会出现中等收入群体的快速增加。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都曾伴随着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快速扩大的过程。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看,人口城镇化与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扩大也是同步的。2010年至2020年,伴随着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去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00.8%,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达到4亿人左右。迅速增长的中等收入群体趋向于购买中高端产品,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经历过的大众消费时代,都受益于中等收入群体的崛起。我国已跨过以生活必需品为主的消费时代,迎来了大众消费时代,在相当大程度上得益于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显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比每提升1个百分点,将增加1.1万亿元的消费支出。“十四五”期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比有望年均提升2个百分点左右,到2025年达到5.6亿人左右的规模。根据测算,随着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快速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占全社会消费总额的比重将由目前的46%左右提升至70%以上,成为拉动消费的“主力军”。
  实现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明显扩大,需要进一步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一是要加快落实农民的财产权,在严格农村土地用途管制和规划限制的前提下,使部分农民通过财产性收入步入中等收入群体。二是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通过改善教育结构、提升教育水平,使具有创新意识、专业技能的劳动者有条件、有能力成为中高收入群体。三是加快税收制度改革,逐步改变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扩大以财产税为重点的直接税征收范围和征收力度,切实降低工薪阶层的税负。
  加快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一是优化初次收入分配格局。确保劳动者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明显提高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明显提升一线劳动者报酬水平,加快健全工资决定、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增收渠道。二是完善收入再分配机制。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提高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精准性,借鉴“精准扶贫”的经验,充分利用消费数据、收入数据等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的内部结构;有效发挥税收政策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探索开征遗产税和赠予税,加强对个人所得税征收的监管。三是加快完善以慈善事业为重点的第三次分配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社会环境建设作用,综合运用放宽慈善事业门槛、慈善捐赠免税等多种手段营造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在内广泛参与慈善事业的制度环境。
 
中小企业
 
商务部要求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企业服务支持力度
 
  近日,商务部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联合印发《关于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 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工作通知》。《通知》聚焦支持中小微外贸企业,外贸新业态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三个领域作出具体安排,同时还提出要重点支持电子信息、家电等产业链的国内信用贸易。
  《通知》提出,强化中小微企业支持保障。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在保持政策连续稳定基础上,加大"一对一"服务精准直达。中信保公司各营业机构要切实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支持力度,扩大中小微外贸企业覆盖面和承保规模,针对性降低中小微企业投保成本,优化理赔追偿服务措施,升级资信服务产品。
  在促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方面,《通知》提出,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鼓励加大对跨境电商、海外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外贸新业态支持力度。中信保公司各营业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对传统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等建设和使用海外仓的承保支持。探索将条件成熟的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纳入出口贸易险支持范围。
  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方面,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全力保障在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产业和关键产品出口,内外资一视同仁。中信保公司各营业机构要为大型骨干外贸企业、高科技企业、重点加工贸易企业、海运物流企业等提供多元化产品和服务。继续保持对纺织品、服装、家具、鞋靴、塑料制品、箱包、玩具、石材、陶瓷、优势特色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服务力度。发挥好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作用,积极支持一批"小而美"、惠民生项目,稳步开展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新领域合作,培育合作新增长点,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方面,《通知》提出中信保公司各营业机构要充分发挥国内贸易险对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重点支持电子信息、家电等产业链的国内信用贸易,这较去年更加细化。《通知》还提出,强化短期险保单融资支持,积极推动银行和外贸企业加强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保单融资"白名单"机制作用,强化供应链金融服务,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增信支持和融资便利。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从文件安排可以看出,出口信用保险发力的方向进一步聚焦精准帮扶。文件明确提出强化短期险保单融资支持,这与既往不同,这将有利于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总的来看,2022年出口信用保险将对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振信心发挥引导作用。
 
江西联合股权交易中心将设立"专精特新板"
 
  据悉,为抢抓国家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政策机遇,助推全省深化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落地见效,近日,江西省金融监管局、省工信厅、江西证监局联合印发《江西省专精特新板建设工作方案》,将在江西联合股权交易中心设立"专精特新板"。
  "专精特新板"旨在为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专属资本市场服务平台,汇聚商业银行、交易所、专业服务机构和区域股权市场等多领域资源,为企业提供融资对接、上市培育和政策对接等综合金融服务,并从中遴选重点培育对象,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和价值发现功能,实现自身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末,"专精特新板"企业总数目标500家以上,股份制挂牌企业100家,力争"专精特新板"入板企业融资覆盖率达到30%以上,力争从"专精特新板"孵化培育100家企业进入省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库、20家企业转板新三板、5家企业成功在沪深北交易所上市。
 
经贸态势
 
中国连续第六年成为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
 
  据悉,德国联邦统计局2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德国和中国双边贸易额较2020年大幅增长,中国连续第六年成为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
  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德国从中国进口额比2020年增长20.8%;对中国出口额比2020年增长8.1%。德国联邦统计局当天发表声明说,在德国进口贸易中,中国的重要性正稳步上升。
  数据还显示,去年德国和荷兰、德国和美国的双边贸易总额位列第二和第三,分别为2061亿欧元和1941亿欧元。
  过去数十年,在德国最重要进口来源地排名中,中国1980年位列第35,1990年排名上升至第14位,2015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德国进口产品最多的国家。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总经理于尔根·弗里德里希此前接受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中国是全球重要的增长市场之一,也是应对新冠疫情、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的重要伙伴。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以美元计算,2021年中国与德国进出口总值达2351亿美元。
 
3月18日起我国将与马来西亚相互实施RCEP协定税率
 
  据财政部2月23日披露,近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保管机构东盟秘书处发布通知,马来西亚已向东盟秘书长正式交存核准书。根据协定规定,RCEP将于2022年3月18日起对马来西亚开始生效实施。
  为严格履行协定承诺,积极推动RCEP全面生效实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22年3月18日起,对原产于马来西亚的部分进口货物实施RCEP东盟成员国所适用的第一年税率。根据协定规定,后续年度税率自该年1月1日起实施。
至此,RCEP的15个签署方中生效成员数量将达到12个,仅剩余印度尼西亚、缅甸、菲律宾等3个东盟成员国尚未生效。
 
今年初全球货物贸易趋势减弱
 
  2月21日,世贸组织发布最新一期货物贸易晴雨表,读数为98.7,低于上期读数99.5,表明全球货物贸易量在去年出现强劲反弹后,今年初势头减弱。但该数值也体现了触底迹象,货物贸易可能会很快回升。此次货物贸易晴雨表的大部分成分指数接近基准值100,表明全球大部分货物贸易符合增长趋势,但汽车产品和集装箱运输低于趋势水平。
  世贸组织货物贸易晴雨表通过采集货物贸易统计数据,就当前世界货物贸易的发展趋势和拐点提供早期信号,每季度更新一次,与服务贸易晴雨表相配合。数值超过100时表明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高于预期水平,低于100则表明低于预期。
 
投资视点
 
上海临港新片区首部综合性地方法规出炉
 
  2022年是临港新片区成立的第三年,也是"五个重要"三年行动方案的收官之年。2月18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临港新片区第一部综合性地方性法规,条例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条例》共十章五十五条,主要章节包括投资自由便利、贸易和运输自由便利、资金自由便利、人员从业自由便利和人才保障、数据流动、前沿产业发展、风险防范、权益保障等。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阎锐表示,制定临港新片区发展的综合性地方性法规,对新片区形成以"五自由一便利"为核心的制度型开放体系,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新片区在投资体制改革、贸易监管模式、金融开放创新、重大风险防范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改革创新成果,《条例》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固化和完善。例如,配合国家主管部门制定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准入。结合新片区金融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对离岸人民币业务、贸易结算、跨境投资、金融期货市场等方面作了规定。
  在前沿产业发展上,《条例》完善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氢能等前沿产业发展的基础法制保障,推动自主布局建设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允许区内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体外诊断试剂、积极探索优化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相关准入条件等,进一步推动临港新片区经济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
  《条例》专设"人员从业自由便利和人才保障"一章,在境外人才、国内人才上都有较大突破。
  在境外人才方面,《条例》明确,上海按照国家要求,逐步放开临港新片区内专业领域境外人才从业限制,允许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金融、建筑、规划、设计等领域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经备案后,在临港新片区内提供服务,其在境外的从业经历可视同国内从业经历。符合条件的境外人员可以担任临港新片区内法定机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具体管理办法由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会同上海市相关部门制定。
  在国内人才方面,《条例》规定对临港新片区用人单位录用的非上海生源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在申办常住户口时给予政策倾斜。临港新片区内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引进的紧缺急需人才,可以在临港新片区申办常住户口。对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在临港新片区工作的国内人才,缩短居住证转办常住户口年限。对持有上海市居住证在临港新片区工作并居住的人员,实行居住证专项加分制度。
  目前,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78项任务落地已超过90%,国家、上海市、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出台的政策有210多项。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洪林认为,《条例》的发布,推动新片区各项改革创新发展工作在法治化轨道上守正创新、行稳致远的关键性立法,有利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临港新片区各项改革创新试点,进一步发挥临港新片区自主发展、自主改革、自主创新作用。
  王洪林进一步表示,将高标准推进《条例》落地实施,管委会将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制定《条例》贯彻实施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配套措施和时间节点要求,在上海市相关部门和相关区的支持下持续对标国际公认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自由贸易港和RCER、CPTPP、DEPA等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加大重点领域风险压力测试,构筑开放型经济的制度新优势。持续加强法制保障,重点聚焦开放型产业体系建设,充分运用调法调规、制定浦东新区法规和管理措施等路径,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氢能产业等前沿产业法制保障,打造与临港新片区特殊经济功能区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新高地。
 
吉林省贸促会聚焦"四条主线"打造高质量经贸交流合作平台
 
  2月18日,2022年吉林省贸促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吉林省贸促会党组书记、会长李庆臣在会上作工作报告。他表示,2022年吉林省贸促会将围绕贸易投资促进、商事法律服务、促进会展业发展和加强国际商会工作四条主线,打造高质量经贸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扩大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贸易投资促进方面,将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对口机构合作交流,助力扩大国际性开放合作,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协会吉林行系列活动;发挥跨国公司在促进吉林高水平开放中的积极作用,继续筹划办好"跨国公司吉林行"系列活动。
  在商事法律服务方面,将积极开展RCEP生效后的商事认证各项业务的宣传推介工作,推广网上签证模式,助力长春智慧法务区建设;开展中国贸促会自贸协定(吉林)服务中心工作,帮助企业抢抓RCEP机遇。
  在促进会展业发展方面,将创新举办2022东北亚投资贸易展洽会,以展中展形式,继续举办第五届东北亚中医药暨康养产业博览会,并积极谋划筹办第十四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培育支持专业性展会,举办"第四届东北亚(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等经贸活动,助力吉林省安全应急产业提质增效和促进居民消费。
  在加强国际商会工作方面,将优化商会组织结构,推动吉林国际商会换届工作,并适时组建吉林国际商会医药及大健康、环保等专业委员会;提高商会会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方法,进一步发挥吉林省贸促会职能优势,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周"活动,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安徽省印发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实施方案
 
  近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实施方案》,推动安徽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高质量发展,壮大外贸发展有生力量。
  《实施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提出充分发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试验田的先导作用,推动外贸领域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到2025年,全省跨境电商生态体系基本形成,跨境电商年交易额500亿元以上,培育20家以上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和30家年交易额过亿元跨境电商企业;市场采购贸易规模达100亿元;引进和培育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15家,服务中小微外贸企业超过5000家;培育使用和建设海外仓超过500个,基本形成覆盖贸易重点市场、服务更加完善的海外仓网络;保税维修实现超1.5亿美元,离岸贸易管理更加规范、服务更加便捷。
  《实施方案》共三个部分22条,分别从数字技术赋能外贸发展、推动传统贸易转型升级、推进贸易分工细化和业态融合发展、加强贸易创新环境建设提出了政策措施。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支持条件成熟的市申报跨境电商综试区,对新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给予300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资金支持。对于获批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给予连续三年每年300万元建设资金支持,用于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深圳市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发布
 
  2月23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正式发布《深圳市综合交通 " 十四五 " 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两阶段发展目标,面向2025年,基本建成 " 开放畅达、立体融合、低碳智慧、安全宜行 " 的交通强国城市范例,"12312" 出行交通圈和 "123" 快货物流圈更加完备;面向2035年,率先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建成 " 三个 1000 公里 " 骨干交通网,实现 "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成为全球交通运输创新引领者。
  为确保目标落地实施,《规划》细化分解目标,提出涵盖辐射引领、湾区引擎、绿色低碳、科技驱动等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四大战略:
  战略一是努力建设内外循环交汇的国际性交通枢纽城市。建成更具时代引领性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助力深圳发展成为全球创新要素集聚高地。
  战略二是努力建设交通引领发展的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完善粤港澳大湾区枢纽集群协同发展模式,建成轨道交通为主体、道路与水上客运为支撑的区域核心引擎城市。
  战略三是努力建设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城市交通发展样板。加快推进绿色低碳交通发展,新能源车辆与船舶、港口岸电与低硫燃油等推广应用走在全球前列,推动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尽早达峰。
  战略四是努力建设科技创新驱动的交通现代化治理典范。以科技驱动、制度驱动、人才驱动为深圳交通增长新动力,推动交通运输现代化、数字化、品质化升级。
  八大任务打造国际性交通枢纽
  围绕 " 十四五 " 综合交通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进一步细化分解,形成 " 打造全球湾区核心枢纽海港 "" 构建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 " 等八大任务。
  一是打造全球湾区核心枢纽海港。加快盐田港东作业区、西部出海航道二期、小漠国际物流港、亚洲东部 LNG 加注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体系,大力发展 " 水水中转 "、" 海铁联运 "。加快推进前海、南澳等客运码头规划建设,发展深惠汕东部海上航线,丰富邮轮旅游国际国内航线,建成品质卓越的国际邮轮枢纽港。促进现代航运及服务业集聚发展,吸引航运金融、法律服务等航运要素落户深圳。到 2025 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 3300 万标箱,LNG 接收规模达到 1600 万吨,邮轮旅客吞吐量达到 60 万人次。
  二是构建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推动深圳机场第三跑道、T1 和 T2 航站楼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南头直升机场迁建至龙华樟坑径,启动深汕通用机场规划选址工作,加强与惠州机场合作,切实发挥深圳第二机场作用。有序推进国际客货运航线恢复及拓展,打造面向亚太、连接欧美澳、衔接 " 一带一路 " 的航线网络。优化通用航空设施布局,加快建设涵盖医疗救护、交通救援等功能的公共服务类起降点,逐步建立区域低空飞行服务体系。到 2025 年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 700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 210 万吨。
  三是拓展立体畅达的综合运输通道网络。加快推进深茂铁路、深汕高铁、深南高铁、广深第二高铁等规划建设,完善 " 南北终到、东西贯通、互联互通 " 的高铁通道布局,优化深圳铁路多枢纽体系。加快穗莞深城际深圳机场至皇岗口岸段、深大城际、深惠城际、大鹏支线等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构建 " 多向直达、互联互通 " 城际铁路网络。加快推进深中通道及深圳侧连接线、外环高速三期、机荷 - 惠盐高速改扩建、深汕第二高速、宝鹏通道、罗沙路复合通道改造、妈湾跨海通道、侨城东路北延等建设,完善 " 八横十三纵 " 高快速路网体系。发挥轨道交通骨干作用,引领深港两地 " 双城三圈 " 发展新格局。到 2025 年,铁路通车里程达到 300 公里,高快速路里程达到 670 公里。
  四是建设高效集约的全球性物流枢纽城市。聚焦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商贸服务业发展优势,推动商贸服务型、空港型、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构建 " 对外物流枢纽 + 城市物流转运中心 + 社区物流配送站 " 三级物流枢纽体系,大力拓展中欧班列运输网络,建立健全物流货运通道体系。提高陆路、航空、水上等物流网络衔接水平,大力发展智慧物流、绿色物流、冷链物流。到 2025 年,物流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10% 左右,快递业务量达到 100 亿件。
  五是强化更具竞争力的公交出行体系。加快推进城市轨道四期、四期调整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五期建设规划编制及落地实施。健全公共交通运行指数体系,探索全市地面公共交通资源一体化整合,精准推动公交优先发展,构建随需而至、品质高效的公交服务体系。建设 " 安全、连续、便捷、舒适 " 的高品质自行车交通系统。至 2025 年,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 81%,非机动车道里程达到 3500 公里。
  六是推动综合交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贯彻落实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要求,推动交通能源结构调整,促进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实现交通设施建管养节能降碳,引导市民自愿选择绿色低碳交通方式出行。规划布局全市综合能源(油、气、电、氢)补给设施,加大新能源车辆推广和普及力度,鼓励远洋船舶应用 LNG、电能替代燃料油,鼓励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到 2025 年新能源机动车保有量达到 100 万辆。
  七是创新发展数据驱动的智慧交通体系。建设交通运输一体化智慧平台,打造综合交通 " 数据大脑 ",实现 " 监管一张网、决策一张图、出行一张脸、运输一张单 ",提升交通运输管理精细化水平。加快推进 CIM 平台建设,推广交通领域 BIM 应用,完善交通数字空间底座。培育智慧交通创新主体,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探索完善与交通新技术应用适配的行业标准规范。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综合性智慧交通创新示范。
  八是提升超大城市交通现代化治理能力。滚动实施治堵工程,打造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提升重点科技区域的对外交通辐射能级,完善重点区域次支路规划建设模式,提高重点片区出行与服务体验。完善交通运输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提升应急响应能级与水平。逐步提升交通服务共建共治共享水平,探索超大城市交通现代化治理新标杆。
 
广西部署农业产业振兴三年行动
 
  日前,广西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财政厅联合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明确将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力度,自治区保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投入总体稳定,原则上用于产业发展的资金规模占比不低于50%,用于推动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方案》提出,广西将重点做强做优粮油、糖蔗、蔬菜、水果、蚕桑、茶叶、中药材、家畜、家禽、渔业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做优现代种业、现代装备、数字农业三大现代农业支撑产业,做精柑橘、荔枝、罗汉果、六堡茶、肉牛、肉羊、水牛奶、牡蛎、蜂业等一批亮点特色产业,基本形成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效益链显著提升,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大格局。
  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粮食生产。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投入标准,提升建设质量。加强耕地保护,严格落实补充耕地任务。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推动撂荒耕地复垦复种,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业。
  打造产业融合发展载体,增强产业发展聚合力。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升级工程,建设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和产业强镇,构建以产业强镇为基础、产业园为引擎、产业集群为骨干,区县乡梯次布局、点线面协同推进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施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建设(2021-2025)五年行动,建成一批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工程,增强产业发展竞争力。健全质量标准体系,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深入实施"桂字号"农业品牌培育工程,重点打造"广西好嘢"品牌,布局打造一批"桂字号"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打造广西农业品牌集群。
 
福建省制订三年行动计划增加健康资源与服务供给
 
  日前,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卫生健康发展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围绕8个重点领域建设23个重点项目,增加福建省健康资源与服务供给,强化医防融合发展,2023年初步建立适应时代新要求、满足群众新期盼、体现福建特点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计划》对提升公共卫生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福建省将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和实验室设备配备,推进市县37个疾控中心建设,完成对福州、厦门疾控中心设备配置,建成覆盖闽东北、闽西南的两个区域中心。实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体系建设,以省立医院为主建设一个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打造10支紧急医学救援队伍,提升突发、新发传染病4~6小时内的快速病毒鉴别能力。新建、改扩建全省131个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儿童专科医院等发热门诊,新建或升级改造22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2023年底前,每个设区市建设传染病专科医院或相对独立的综合医院传染病区,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所综合医院设置规范的传染病区或分院。
  《计划》明确,将通过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服务能力,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职业病防治基础能力建设,支持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与科研创新发展,为人民提供可靠的健康保障。
  福建省将加强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支持59个县域医共体县级综合医院建设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呼吸诊疗中心,提升县域综合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推进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等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施新一轮医疗"创双高",支持建设10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符合条件的给予补助,力争到2023年社会办医院床位数占医院床位总数比例达到25.3%。
  如何将"一老一小"的保障网织牢织密,是涉及民生福祉的社会性问题。《计划》提出,推动生育优质服务县建设,提升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加强产前诊断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推进普惠性托育园建设,2023年,全省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力争达到13.2万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3.1个。2022年底,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50%;指导福州、龙岩继续拓展以家庭病床为主要形式的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创建30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美国会通过短期拨款法案避免联邦政府关门
 
  据悉,美国国会参议院2月17日投票通过一项短期政府拨款法案,以确保联邦政府有足够资金继续运转到3月11日。
  参议院当天以65票赞成、27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这一法案。该法案已获众议院批准,随后将递交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成为法律,从而暂时避免联邦政府关门。
  由于民主、共和两党暂时无法就2022财年(2021年10月1日开始)联邦预算案达成一致,美国国会只能通过短期政府拨款法案来暂时维持联邦政府运转。美国国会曾于去年9月、12月两次通过临时拨款法案,以确保联邦政府有足够资金继续运转到今年2月18日。
 
美国将对俄两大金融机构和精英人士实施制裁
 
  2月22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美国和盟友及合作伙伴决定针对俄罗斯的两个大型金融机构--俄罗斯国有开发银行(VEB)和军事银行实施全面的封锁制裁措施,俄罗斯将无法在美国及欧洲市场进行借贷交易,也无法再筹集资金。
  此外,拜登还宣布对俄罗斯的精英阶层及家属实施制裁,并表示与德国合作,将不再推进"北溪-2"项目。
  拜登同时表示,会尽力保证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不会对美国本土经济,特别是对能源价格产生过大影响。
 
欧盟通过首轮对俄制裁措施
 
  2月22日下午,法国外长勒德里昂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就当前乌克兰局势召开新闻发布会。勒德里昂表示,欧盟27国已就当前俄乌危机的严重形势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并且一致通过了欧盟对俄罗斯国家杜马351名议员实施制裁的首轮制裁措施。
  此外,制裁目标还包括27个实体以及个人,其中包括政治决策者以及为这些人提供资金的银行。
 
英国宣布新一轮对俄罗斯制裁10项措施
 
  2月24日下午,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议会下院宣布将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前所未见"、"最大和最严厉"的制裁措施。
  约翰逊宣布,除了21日英国政府确认的制裁措施外,还将采取另外十项制裁措施,包括对所有俄罗斯主要银行实施资产冻结,立即冻结资产总额为 1540亿英镑的俄罗斯外贸银行;3月1日将出台立法,禁止所有俄罗斯公司在英国市场融资;对个人、实体及其子公司实施制裁,其中包括俄罗斯最大的国防公司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 (Rostec) ;总部设在莫斯科的俄罗斯航空 (Aeroflot)将被禁止进入英国;立即暂停使用对俄罗斯的出口许可证--例如军用卡车的电气部件;尽快立法,禁止向俄罗斯出口大量高科技产品;考虑引入限制俄罗斯国民在英国银行账户中的存款金额的立法;与 G7 和北约盟国合作,关闭俄罗斯对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支付系统(SWIFT) 的访问;将这一系列措施扩展到白俄罗斯;考虑提出经济犯罪法案,该法案将对在英国筹集资金的俄罗斯人采取行动。
  21日,英国政府宣布的第一轮制裁措施针对五家俄罗斯银行和三名俄罗斯亿万富翁,他们的资产已经被冻结。
 
俄罗斯央行宣布金融市场支持举措
 
  据悉,俄罗斯中央银行2月22日宣布系列举措以支持金融领域应对"日益加剧的波动"。
  俄央行表示,金融机构可以按2月18日价格报告股票和债券价值,还可以按2月18日的外汇汇率计算强制性比率。这两项措施都将持续到10月。此外,俄央行还表示准备"采取额外措施以维护金融稳定"。
  俄媒说,俄央行的系列举措是在卢布汇率和股市下跌的背景下宣布的。22日俄罗斯股市继续下跌,俄罗斯交易系统指数和莫斯科证券交易所指数开盘跌幅分别为6.8%和4.2%。
  受俄罗斯与乌克兰紧张关系加剧消息影响,俄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俄总统普京21日晚签署命令,承认乌东部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
 
德国2月综合PMI升至6个月来高点
 
  据悉,市场研究机构埃信华迈公司2月21日公布的月度调查结果显示,德国2月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上月终值53.8升至56.2,为6个月来高点。
  调查显示,德国2月服务业PMI从上月终值52.2升至56.6,为6个月来高点;制造业PMI从上月终值59.8降至58.5。
  德国综合PMI是衡量该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总产出的指标。该指标高于荣枯线50意味着相关行业经济在扩张,反之则为收缩。
  埃信华迈公司专家菲尔·史密斯表示,2月份PMI数据表明,德国经济继续重拾动力。
 
新西兰央行上调基准利率至1%
 
  据悉,新西兰储备银行(央行)2月23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1%,并表示将进一步退出货币刺激政策。这是该央行2021年10月以来连续第三次加息,符合市场预期。
  新西兰央行当天发布声明说,全球经济活动正在从新冠疫情中恢复,通胀压力不断上升,而产能限制和供应中断加剧了这种压力。新西兰央行的政策目标是在保证充分就业的同时将通胀率保持在2%的中期目标区间。未来该行将进一步退出货币刺激政策。
  市场人士认为,鉴于新西兰经济增长趋于强劲及通胀压力持续高企,新西兰央行将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加息。
  2020年3月,新西兰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至0.25%,此后长时间将利率维持在这一历史低位,以应对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冲击。随着2021年下半年新西兰通胀居高不下,当年10月和11月,新西兰央行连续两次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
 
投资分析点评
 
▲宁波成立"凤凰行动"投资基金
 
  2月16日,宁波市"凤凰行动"投资基金正式成立,宁波通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鄞州区、北仑区、海曙区、镇海区、慈溪市和前湾新区国资出资代表共同签署《宁波市"凤凰行动"投资基金战略合作协议》。
  宁波市"凤凰行动"投资基金重点投向宁波市内拟上市公司或已上市公司,主要包括拟上市公司、专精特新企业、并购重组项目和上市公司再融资。基金按照"市级投资基金+区县投资基金"模式进行运作。其中,市级投资基金一期规模达20亿元,由宁波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母基金出资,区县(市)原则上按照1∶1比例进行联合投资,同时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共同参与。
目前,宁波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26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107家。
 
  ▲欣旺达电池公司拟增资
 
  据悉,动力电池产业高升的景气度,让下游整车制造厂商加快了"向上"寻求合作的步伐。欣旺达2月24日晚发布公告称,公司在23日召开的董事会中审议通过了《关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增资的议案》,同意控股子公司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以增资方式引入包括理想汽车旗下的江苏车和家、蔚来汽车关联方蔚瑞投资等19名投资者。
  根据公告,除了理想、蔚来等造车新势力外,欣旺达汽车电池拟引入投资方还包括上汽金石、华友控股、深创投等知名企业。上述投资方拟以合计24.3亿元向欣旺达汽车电池增资,认购其约12.37亿元的新增注册资本,对应增资完成后欣旺达汽车电池合计约19.55%的股权。
  增资完成后,欣旺达汽车电池的注册资本将由50.87亿元增至63.25亿元,24.3亿元的增资款中的12.37亿元计入欣旺达汽车电池注册资本,剩余增资款计入标的公司资本公积,并全部用于日常运营资金。
  欣旺达汽车电池现8名股东,除控股股东欣旺达惠州新能源外,剩余7名股东合计持有欣旺达汽车电池约28.47%的股权。
  本次增资后,欣旺达惠州新能源的股份由71.53%降至57.55%;19名战略投资者将合计取得增资后标的公司19.55%股份。其中,江苏车和家和蔚瑞投资将分别持有欣旺达汽车电池3.21%和2.01%股权股权(二者投资金额分别为4亿元、2.5亿元),其余17名投资者将按投资比例取得欣旺达汽车电池最低0.03%、最高3.21%的股权。
  据了解,欣旺达汽车电池建立了电动汽车电池包领域完整的研发、制造能力,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池管理系统(BMS),高度自动化电芯分选、模组成组和电池包装配全自动化生产线。
  "本次交易有利于欣旺达汽车电池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经营资金,优化财务结构,减轻债务负担,增强欣旺达汽车电池抗风险能力,有利于满足公司汽车动力电池业务战略发展需求。"欣旺达表示。
 
▲士兰微携手大基金二期共同增资士兰集科8.85亿元
 
  2月21日晚间,作为IDM模式(设计与制造一体化)半导体企业的士兰微(600460)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基金二期")以货币方式共同出资8.85亿元,认缴士兰集科本次新增注册资本8.27亿元。
  其中,士兰微出资2.85亿元,认缴士兰集科新增注册资本2.66亿元;大基金二期出资6亿元,认缴士兰集科新增注册资本5.61亿元。同时,士兰集科另一方股东厦门半导体放弃优先认购权。
  此次增资完成后,士兰集科的持股比例将由厦门半导体和士兰微分别持股85%和15%变为厦门半导体、士兰微和大基金二期分别持股66.63%、18.72%和14.65%。增资价款将用于24万片12英寸高压集成电路和功率器件芯片技术提升及扩产项目。
  士兰集科成立于2018年2月,其背景要追溯到2017年12月士兰微与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约定,士兰微与厦门半导体拟共同投资170亿元,在厦门(海沧)建设符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厦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两条12吋90-65nm的特色工艺芯片生产线,产品定位为MEMS、功率半导体器件及相关产品。而士兰集科正是双方共同投资设立的项目公司。
  此外,士兰微与厦门半导体还拟共同投资50亿元,在厦门(海沧)建设符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符合厦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4/6吋兼容先进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生产线,主要产品包括下一代光通讯模块芯片、5G与射频相关模块、高端LED芯片等产品。
  公告显示,士兰集科已于2021年5月启动了第一条12吋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以下简称"12吋线")之"新增年产24万片12英寸高压集成电路和功率器件芯片技术提升及扩产项目"。本次增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增加士兰集科的资本充足率,加快推动12吋线的建设和运营,有利于士兰集科产能提升,为公司提供产能保障。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大基金持有士兰微823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82%。
 
  ▲立讯精密拟定增不超135亿元
 
  2月21日,立讯精密( 002475.SZ )发布公告称,拟通过非公开发行募资135亿元,投向智能可穿戴、移动终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此次定增是立讯精密上市以来金额最大的一次定向融资。
  立讯精密是苹果供应链企业,2月11日曾宣布,与奇瑞新能源成立合资公司,开展零部件配套和整车代工业务。
 
  ▲上机数控拟118亿元进军硅材料
 
  据悉,从硅片切割设备转入硅片制造环节的上机数控(603185)再度将产业触角向上游延伸,2月24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为保障原材料的供应,公司拟在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投资建设年产15万吨高纯工业硅及10万吨高纯晶硅生产项目,项目总投资预计118亿元。
  从项目进度安排来看,上述项目将分为两期具体实施,第一期设计产能为8万吨高纯工业硅项目、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项目总投资预计为60亿元,预计2023年达产。第二期项目将根据市场情况推进。后续拟由公司及固阳县政府签订项目投资协议。
  根据公告,该项目拟选址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金山工业园区,预计2023年达产。根据投资协议,固阳县人民政府承诺给予公司配备总量3.8GW光伏电站指标和1.7GW风电电站指标;上机数控则承诺使用其最先进技术,且每万元GDP能耗和环保排放指标均达到行业准入标准先进值。
  此次向硅材料领域进军,可视为上机数控完善其光伏产业链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当前,多晶硅料的市场供应较为紧张,价格涨幅较大。公司自2019年切入光伏单晶硅领域,现有单晶硅产能已达到30GW,随之而来的是对原材料的巨大"渴求"。上机数控希望借助本次项目获取硅材料稳定供应的新渠道,以保障原材料的供应。高纯晶硅为生产单晶硅的原材料,高纯工业硅是生产高纯晶硅的原材料,公司认为,本次投资可以拓展新的硅料供应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上机数控拟发行的可转债上22转债即将迎来申购,公司计划募集资金24.7亿元。按照计划,本次可转债发行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包头年产10GW单晶硅拉晶及配套生产项目,而该项目的总投资为35亿元。
 
经营管理
企业改革动态
 
▲淮河能源拟吸收合并淮南矿业实现整体上市
 
  2月21日晚间,淮河能源(600575)披露了吸收合并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暨关联交易预案。
  根据预案,淮河能源拟以向淮河控股、中国信达、建信投资、国华投资、中银资产、冀凯集团、上海电力、中电国瑞、淮北矿业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如有)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吸收合并淮南矿业。
  本次交易完成后,淮河能源作为存续公司承继及承接淮南矿业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淮南矿业的法人资格将被注销,淮南矿业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将被注销,上述发行对象将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
  目前,淮河能源的主营业务为火力发电、售电、铁路运输及煤炭贸易业务。上述交易完成后,将实现淮南矿业煤炭、电力和天然气相关业务整体上市,使得上市公司成为大型综合能源集团。
  淮南矿业是一家以煤、电、气为主业的综合能源集团,地处全国14个亿吨级煤炭基地和6个大型煤电基地之一,是安徽省煤炭及电力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
  上述交易的背景之一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中央及淮河能源所在的安徽省均出台了相关实施方案。另外,根据2022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安徽省重点工作包括实施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提高到50%以上。
 
▲华林证券拟收购字节跳动旗下股票App
 
  据华林证券2月21日晚间披露,其已与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协议,购买后者旗下海豚股票App。为了更好地运营海豚股票App及开展客户服务,华林证券拟受让江苏今日头条持有的文星在线100%股权,文星在线为海豚股票App运营主体,本次交易拟作价为2000万元。
  据了解,作为一家2019年才上市的中小券商,华林证券去年4月宣布全面启动科技金融转型战略,在激烈的证券业竞争下,谋求"弯道超车"。
  知情人士透露,此次看似作价不高的股权收购背后,华林证券与字节跳动的全面合作金额或超5亿元,涵盖软件购买、技术服务、商业广告等多个领域。
  据报道,去年9月,就有消息传出,为顺应监管要求,字节跳动拟出售旗下证券业务。
  2月21日,字节跳动表示,此次交易完成后,字节跳动将下线并不再运营海豚股票App和对应证券业务,由华林证券为该App的用户继续服务。
  除了此次出售海豚股票App和文星在线,据字节跳动相关人士透露,其证券业务其他主体也均在与潜在交易方接触或者内部关停过程中,字节跳动将完全剥离证券业务。
  文星在线成立于2017年,是江苏今日头条100%控股子公司,其上级控制人为字节跳动。海豚股票App为文星在线的一款股票行情软件,为用户提供股票行情和金融资讯服务。
  随着拥有证券牌照的华林证券完成收购,海豚股票App将从一款"股票行情"软件升级为"证券交易"软件。
华林证券表示,目前公司科技团队正协同字节跳动团队对海豚股票App进行技术交接及全方位升级改造,预计在今年4月份将以全新的服务体验正式与广大投资者见面。
 
  ▲太平洋人寿拟清仓杭州银行股份
 
  2月21日晚间,杭州银行(600926.SH)发布公告称,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平洋人寿)拟在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三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杭州银行股份,合计不超过117850130股(含本数),即不超过杭州银行普通股总股本的1.99%。
  截至公告披露日,太平洋人寿持有杭州银行股份总数117850130股,占杭州银行普通股总股本的1.99%。
杭州银行2021年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太平洋人寿为杭州银行第7大股东,持股数为2.35亿股,持股比例为3.97%。这也意味着,如果此次减持比例为1.99%,那么太平洋人寿将退出杭州银行股东之列。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减持也是太平洋人寿12个月内第三次减持杭州银行股份。2021年4月12日至2021年7月28日,太平洋人寿减持5930万股,减持比例为1%;2021年8月9日至2022年1月27日,太平洋人寿减持5805万股,减持比例为0.98%。
杭州银行成立于1996年9月。目前,杭州银行拥有200余家分支机构,网点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发达经济圈。2016年10月27日,杭州银行首次公开发行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图森未来通过美国政府调查
 
  据悉,自动驾驶卡车公司图森未来(NASDAQ:TSP)2022年2月23日宣布,图森未来与美国当局达成协议。曹国伟和张怿将于当前任期届满后退出董事会;同时,Sun Dream同意将来不会提名其它董事候选人,或增加在图森未来的持股比例。
  据了解,自2021年4月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以来,图森未来因自身的中国背景一直受到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的审查。CFIUS担忧,图森未来同时在中美两地开展业务,以及其与主要股东之一Sun Dream的关联,可能影响美国国家安全。Sun Dream是新浪关联公司,由新浪董事长曹国伟实际控制。曹国伟和新浪CFO张怿目前均担任图森未来董事。
  根据图森未来与美国当局达成的协议,该公司将把自动驾驶卡车业务的一些技术监督权移交给美国政府。同时将采用一项技术控制计划,限制其中国分部对自动驾驶数据的访问。
  图森未来首席行政和法律官Jim Mulle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限制措施涉及一些信息,包括自动驾驶卡车业务的源代码和算法。
  此外,两名与新浪公司有关联的董事会成员也将在今年任期结束后离职。
  此外,图森未来将任命一名新的安全官员和安全主管,后者将建立一个"政府安全委员会",该委员会必须定期开会并向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报告(隶属于美国财政部)。
  图森未来宣布,通过该协议,美国政府已经确定其"不存在未解决的国家安全问题"。
  随着调查的结束,图森未来可以专注于推动其无人驾驶卡车的商业化。目前,图森未来的无人驾驶卡车正在亚利桑那州图森至凤凰城的路线上运输货物,不久后将在得克萨斯州开始无人驾驶测试。
  据悉,2021年4月,图森未来在首次公开募股中融资达13.5亿美元(约为人民币85.33亿元),美国政府启动调查。但Mullen表示当时美国政府与图森未来之间的对话是"非常广泛的"。
  最终,在图森未来上市数月后,美国政府对其展开了正式调查,而调查的重点则是其与中国的关系。
  虽然图森未来的总部设在加州圣地亚哥,除了在美国有业务外,图森未来在中国也有着大量业务。
  此外,新浪也是图森未来的大股东,上文提到的即将离任的两名董事会成员也与新浪有关。这两名董事会成员是曹国伟(Charles Chao),他也是新浪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另一名成员为Bonnie Yi Zhang,目前也在担任新浪的高层职务。
 
▲厦门农商行撤回IPO申请
 
  据悉,证监会日前披露的沪市主板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显示,已收到厦门农商行撤回申请。这意味着,排队A股IPO(首发)4年多之后,该行已撤回此次IPO计划。
  对此,厦门农商行称,该行调整上市计划是基于股权优化目的,意在利用调整期着力梳理并优化股权,为下一步稳健发展和再次申请上市筑牢基础。
  据了解,厦门农商行于2012年7月由当地农信社改制而来,2017年5月在厦门证监局完成上市辅导备案,接受中信建投证券辅导上市。2017年底,厦门农商行就向证监会正式提交IPO申请并获受理,成为第二家加入A股排队银行序列的厦门本地法人银行。
  招股书显示,该行拟于上交所上市,此次公开发行股票总数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高于25%,且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
  事实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一些中小银行民营股东生产经营受影响较大,流动性缺乏,股权质押率高,股权变动频繁。厦门农商行也未能幸免:工行融e购平台信息显示,中融新大集团持有的1.76亿股厦门农商行股权于2月20日至23日在该平台进行公开拍卖,起拍价约9.72亿元,股权处置单位为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而据该行年报,中融新大集团在该行的持股比例为4.72%,为该行第六大股东,拥有董事席位,为该行主要股东之一。此番拍卖的也是中融新大集团在该行的全部持股。
  在更早之前,厦门农商行第七大股东宏信伟业投资所持全部股份也在2021年12月被拆分成195笔进行公开拍卖,总起拍价达4.3亿元。此外,2020年9月、2021年7月,该行分别有4400万股、约2400万股被分别拆分为88笔、47笔进行公开拍卖。从实际成交情况来看,前述被拆分拍卖的股权最终多由个人投资者竞得。
  据了解,与其他农商行相比,厦门农商行股权结构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即国资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改制时该行在厦门市政府的主导下,引入厦门当地四大国有企业作为股东。截至2021年9月末,厦门象屿资产、厦门港务、厦门国际会展、厦门国贸金控四大国有企业合计持股比例达27.72%。
  目前,除厦门农商行外,于2017年提交申报材料,且尚未完成上市挂牌的排队银行还有江苏大丰农商行,后者拟登陆深交所。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已有盛京银行、徽商银行、哈尔滨银行、广州农商行等多家排队银行撤回A股上市申请,目前尚未重回排队序列;威海银行则在撤回A股上市申请后转向港股市场。
 
▲中集集团拟分拆世联达至深交所上市
 
  2月24日晚,中集集团发布公告称,筹划控股子公司中集世联达分拆至深交所上市,并授权公司及中集世联达管理层启动分拆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近两年,中集集团已先后将空港业务、道路运输车辆业务分拆至港股上市,成为拥有中集集团(A+H)、中集安瑞科、中集车辆(A+H)等多家上市公司的多元化集团。目前,中集集团旗下的中集天达、中集安瑞环科也在上市进程中,相关申请均已获得受理。
  中集集团此次拟分拆的中集世联达成立于2014年3月,主要从事多式联运业务,以箱货场联动独特的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江海空铁陆联运集装箱物流服务,以及冷链、钢铁和能源等特色的专业物流服务。截至公告日,中集集团持有中集世联达84%股份;分拆上市后,仍为中集集团控股子公司。
  作为全球领先的物流及能源行业设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中集集团旗下拥有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及食品装备、海洋工程、空港设备、物流服务、金融、产城等8个业务板块。
  中集集团在物流领域主要以集装箱制造业务为核心,孵化出道路运输车辆业务、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业务,辅之以物流服务业务及循环载具业务,提供物流专业领域的产品及服务。
  对于此次分拆上市目的,中集集团表示,通过分拆上市,中集世联达将实现与资本市场的直接对接,未来,中集世联达可借助资本市场平台进行各项资本运作。
  据报道,中集集团董事长麦伯良曾表示,支持中集旗下所有可能上市的业务板块走向资本市场,无论是主板、中小板、创业板还是科创板。麦伯良表示,多年来,中集对每一个主要业务板块都在强调一个要求,即"成熟一个,就上市一个"。
 
▲五粮液集团换帅
 
  2月18日,宜宾市委、市政府宣布了对五粮液集团的重大人事调整决定:任命曾从钦为五粮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五粮液股份公司党委书记,提名免去其五粮液集团总经理职务;李曙光不再担任集团党委书记、党委委员、董事长等职务,提名免去其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董事职务。
  除了一把手的调整外,还任命邹涛为五粮液集团党委副书记,推荐为集团总经理;任命蒋文格为五粮液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提名为股份公司副董事长、推荐为总经理,免去其五粮液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董事职务。
  与此同时,2月18日晚间,五粮液(000858)也发布公告,当日,该上市公司已收到中共宜宾市委相关文件;同时收到李曙光董事、邹涛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工作变动,李曙光申请辞去五粮液股份公司董事及董事会下属相关专门委员会职务,邹涛申请辞去股份公司董事、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辞职后,李曙光、邹涛将不再担任五粮液股份公司其他职务。
  关于五粮液的换帅市场早有预期。2022年1月15日,四川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向省人大常委会提出的任免案,任命彼时五粮液集团董事长李曙光为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据悉,作为五粮液新掌门,曾从钦出生于1968年,长期在经济建设领域深耕,"经济能手"是外界对其的印象标签之一。从1988年至2019年,曾从钦在宜宾工作30余年,历任乡镇党委书记、常务副县长、宜宾市发改委主任、翠屏区委书记、宜宾市临港国家级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从扎根基层乡镇,到主政县区一方,再到执掌国家级经开区,曾从钦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能力得到实践的锻炼和检验,为掌舵五粮液这艘千亿级特大型国有企业巨轮积累了丰富经验。2019年9月,曾从钦出任五粮液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长。此次职务转变,让曾从钦成功实现了从党政领导到企业家、从酒业新人到行业领袖的角色转换。
 
管理视点
 
君智董事长谢伟山:将中国智慧引入战略创新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日前刊发君智战略咨询创始人、董事长谢伟山撰写的文章说,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千行百业的企业家每一天都像在拆盲盒,在明朗天空下自由奔跑的景象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即便是那些总会勇于捕获第一道阳光的业界高手,也敏锐地感觉到时光列车行速渐缓:新冠肺炎疫情仍未消退,通胀居高不下,全球供应链危机……种种“黑天鹅”事件让人拙于应对。
  尽管如此,“梅于雪后较多花,草亦晴初忽几芽”,即使在步履维艰的严酷岁月,也有夹缝中的春意盎然,比如,快消品行业里飞鹤的积极布局。在婴幼儿奶粉领域以“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战略突破百亿元营收,高端销量领先后,飞鹤加速布局全生命周期产品,2021年推出爱本成人奶粉等重磅新品,顺应需求多元化及健康化趋势,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又如,耐用品行业里雅迪的科技引领。在两轮电动车领域以“更高端的电动车”战略突围行业价格战、销量稳居全球第一的雅迪,2021年仅上半年就实现营收123.75亿元,同比增长63.9%,下半年发布全新一代石墨烯电池,以科技引领两轮电动车行业升级。
  再如,服装领域里波司登的技术创新。在“聚焦主航道、聚焦主品牌”战略引导下,波司登把握羽绒服主业正向增长,快速突破百亿营收大关,2020-2021财年营收净利均创历史新高,再次成为全球规模第一的羽绒服品牌。2021年,波司登持续创新,首创风衣羽绒服、推出中国原创顶配羽绒服登峰2.0系列等,成为中国原创中的技术流。
  作为飞鹤、雅迪、波司登的长期战略顾问,君智战略咨询不仅见证,也亲历了这些优秀品牌百亿元的崛起历程。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国家实力的持续提升,离不开企业掌门人的品质坚守以及团队的创新精进,当然,更离不开正确的战略指引。君智以中国咨询领域的百亿元案例成果及实践突破说明,面对全球性的不确定时代,依然可以找到破局百亿元的突破口。
  作为一家根植于中国本土、着眼于全球竞争格局的战略咨询机构,我们将“五破百亿”战略实践中提炼的“百亿元解法”,即君智战略方程及其应用的中国智慧,分享给更多企业家,希望为中国品牌的百亿元崛起提供一条独特道路。中国市场岸阔水深,其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全球独一无二,也足以培育出一大批百亿元级别的中国品牌。我们坚信,只要抓住时代契机,脚踏实地,中国品牌就能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从中国智慧重新理解战略
  过去二十年,通过与众多深耕商战一线的企业家交流,我们深有体会:每每面临决策难题,企业家们并不是通过推理方法如解数学题般得到答案,更多靠秉承整体直观和自由想象的中国式思维做出重大决策,因为战略很难通过逻辑推理和经验总结被匡算出来。
  战略如此重要,但又如此难以驾驭。被西方军事院校奉为经典的《孙子兵法》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书中没有具体的招数,而是智慧的启发。这种战略的智慧和西方有着完全不同的表达和解析,不像西方战略一样基于理性假设等方式来尝试分析和设计。这种对战略认识上的差异也源自东西方智慧思考方式的不同——西方智慧强调分析、注重逻辑、善于归纳和演绎,所以西方自然科学发达、技术先进;东方智慧追求的是对整体的把握,看似凭直觉,实则是一种整体的、互动式、非线性的思考,而这种整体性思考方式,在战略决策时往往非常实用。《孙子兵法》里讲“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所以,面对各类企业困境,君智在战略咨询实践中,往往结合中国智慧找到不同解法,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战略。
  回到“无源之见”,才能锁定战略
  君智在帮助企业锁定战略的过程中发现,回归到一种“无源之见”的状态,能让我们看到战略的“月球背面”,对战略的理解达到一种超拔的状态,带给企业的收获也超出想象。
  “无源之见”摈弃先入为主的假设,通过超脱自我的视觉看待事物。佛教认为人受“五蕴”即感觉、情绪及欲望等束缚,只有通过正念等冥想去掉各种杂念才能体会到“空”,这种“空”其实是一种更真实了解事物的方法。正念也是近距离审视自己的感觉,对之不做判断,靠近而不迷失其中,专注于它们带来的真实感受。西方进化心理学验证上述看法,认为人的感觉通过模块化的大脑机制竞争进入人的意识,而感觉是由趋利避害的自然选择驱动的。人的感觉会通过讲故事等方式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因此事物的真相常被感觉蒙蔽。
  中国传统智慧中也早有“无源之见”的观点。《道德经》中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也意指人如果能摆脱内心各种偏见,就会回归到婴儿状态,看待万物不带情绪,打破自我与万物的界限,获得更本真的感受。《道德经》中还讲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也让我们看到,学习各种学科知识越多,对外界的认识可能越受束缚,只有通过做减法才能接近事物真相。中国禅宗也强调拿掉大脑内所有标签,什么都不想,才能得到“无源之见”,但禅宗中的“空”也不是空无一物,而是孕育着很多可能。只有回到“空“的状态,才能帮助企业看见更多的可能性。
  培养“无源之见”思维对当下中国企业家很有启发。不少企业家往往有认知路径依赖,较易形成先入之见,这种认知谬误容易导致企业家只关注企业内部与自己熟知的事物,而对顾客感知与未知事项漠然置之。
  战略必须直指“人心”
  “无源之见”引导我们走出认知牢笼,获得真“知”。《孙子兵法》不到6000字的文字中出现了79个“知”,可见获得真“知”尤为重要。由此,君智在协助企业制定战略时,在被誉为全球竞争战略之父的迈克尔·波特的基础上,对战略的诠释进行了相应补充。
  20世纪80年代,波特拨云见日,为商业战略领域做出巨大贡献:将战略和运营进行区分,指出运营效益不能替代战略。战略是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运营活动,创建差异化的定位,做与众不同之事;运营效益是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波特进一步指出,企业业绩不彰的核心原因是没有将战略与运营进行区分。
  波特把严谨的产业经济学理论引入了商业战略领域, 使战略成为具有一定严谨性的学科领域,但波特这套竞争战略理论在商业实践中并不能为企业建立起真正的、可持续的差异化价值。2000年左右,倡导占领消费者心智的定位理论被引入中国,为企业实现可持续的差异化价值打开了新世界。
  君智受“无源之见”启发,结合波特竞争战略理论及定位之父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提出的定位理论,对波特的战略进行了延展:真正的差异化要在消费者心智中实现,战略必须直指人心;战略是要让顾客觉得你的产品好,运营是考虑如何把产品做好;在战略实践中创造性地将企业战略一分为二,即战备和战役。
  战略和运营迥然不同,“让顾客觉得你的水好”和“把水做好”,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专业领域。比如,桌上的一瓶水,战略是如何让顾客觉得我这瓶水好,起点、过程、终点均是以占领消费者心智为主。运营是如何把这瓶水的质量做的更好、价格更便宜、顾客体验更好等,整个完善系统能使这瓶水各方面不断提升。
  企业家必须认识到撬动消费者认知带来的巨大价值,因为消费者不经意间接收的信息会潜移默化到其心智中,当下消费者购物决策很多都是在无意识中凭感觉做出的。正如《孙子兵法》里所讲,“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此,在消费者心智中打造品牌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一旦拿到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的“产权”,才能大道无形、无欲则刚,企业战略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君智战略方程的要义
  一直以来,君智都在致力于把西方逻辑、推理与分析的优势与东方整体、直观的特点融为一体。结合“五破百亿”的战略实践,君智总结凝练出“君智战略方程”这一公式,即战略=战备×战役的n次方。但正如战略的定义一样,这个公式并不是一个操作层面的含义,只是帮助更多企业家、学者、管理者去更好理解战略的一个桥梁。
  战备与战役
  东方智慧善于用两分法来认知这个世界。《易经》中讲“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在动态中把握规律。《孙子兵法》开篇“五事七计”之后,后面对很多问题的分析都以两分法来看待这个世界——虚实、众寡、动静、奇正等。
  君智在战略实践中,将战略分为战备和战役,既以正合,又以奇胜。战备,是企业顺利运行的基础条件,是战役的准备工作。既包括动作上的,也包括资源上的,它是企业内部运营的系统咬合,即产品、传播、渠道、供应链、会员等各版块的布局调整都需要指向战略,为战役服务。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堆砌,而是战略指导下的细心构筑。
  战役,是企业致胜的关键,是从竞争中来,也是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顾客认知中闪现的“微光”而来,是在竞争对手最意想不到或最不希望你出现的地方“聚焦打爆”。只有通过对整体战局的把握,对人心中细微变化的洞察,对稍纵即逝的战机的抓取以及对资源调配的熟稔,才能策划一场“平地起惊雷”的战役。
  从双方关系看,战备、战役共同体是动和静、虚和实的结合。战备是排兵布阵,战役是因敌制胜;战备追求运营领先,战役追求待时而发;战备要求稳扎稳打,战役要求出其不意。战备追求“形”胜,战役追求“势”胜。具体到其各自特点上:战备是基础性、日常性工作,有具体标准,可预见和可流程化;战役具有灵活性、独特性,需要即兴发挥和随机应变;战备是分部门作业,战役需要跨部门协作;战备看重扎实的基础,信奉长期主义,讲究日拱一卒、滴水穿石之功;战役则看重杠杆的力量,强调对竞争格局的动态把握及对顾客认知的瞬间引爆,主要靠指挥者的敏锐观察、独特想象力等软实力。
  n的解读
  战役的n次方中的n,代表战役设计能力,也代表了一种威力和引爆力。具体来说,n可以视为一种专业指数,是战役设计综合能力的体现,它是一种基于对竞争态势、顾客认知、行业趋势及企业优势的综合判断,在动态中识别战机、策划战役、调配资源的能力。当局势向好时,通过战役来挫敌军锐气,巩固市场地位;当出现危机时,通过战役化危为机。n次方也代表着一种威力与引爆力。一场精心策划的战役,可以在多个维度形成领先优势,帮助企业达到震慑竞争对手、吸引媒体关注、获得优势资源等多重目的,帮助企业实现指数级增长。引爆力也意味着一段时间内投入大量资源攻坚克难,打开缺口,实现层级跃升。
统合战备与战役的中国优势
  战备犹如军法,战役好似兵法,兵法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无根之木,军法的存在提醒我们,不要以为仅凭兵法就能打胜仗,两者相乘才能够构成真正的战略。由于战备和战役两者存在异质性,要达成战略目的,必须要有统合战备与战役的能力。
  一直以来,在西方科学理性影响下,西方人更擅长战备。由于中国受西方影响课程设置大都采用分科教学等,所以在西方人擅长的战备方面也不落下风、甚至并驾齐驱。而且,长期以来汲取中国文化养分、深受《易经》《道德经》《孙子兵法》等智慧熏陶的中国人,潜移默化地兼有战役设计的智慧底蕴。不过,西方人要学习、了解中国智慧、真正掌握战役精髓便相对更难,这主要是因为文字、思维和核心范畴等三方面的差异。
  在文字方面,西方多是字母文字,天然具有符号表达的便利,有利于精确表达;中国文字是象形表意文字,具有多义性与模糊性,比如《孙子兵法》中讲“故善战者,求之于势”,英文就有上百种翻译,但即使最有名的四个版本也没有一个版本把“势”字的要义翻译的精准。在思维方面,西方人强调分析、推理及逻辑;中国人擅长直觉推理,往往通过经验、比喻、类比等来理解世界。在范畴方面,西方的中心范畴是“数”,西方从毕达哥拉斯到中世纪,数学始终都在发展中,希望通过抽象的“数”来把握世界;东方的中心范畴是“度”,是一个区间,具有弹性。
  由于以上差异,中国智慧如《孙子兵法》等难以被西方人真正理解,统合战备与战役的大任就落到中国人肩上。过去数年来,君智成功协助数十家企业找准战略方向,优化战备结构,同时在战役设计上积累了丰富实战经验,对于承担起这一重任,我们责无旁贷。
  君智在战略诠释上体现出更大的敏感度与弹性。同时,我们倡导战略过程必须是理性和感性、科学与审美的双重组合,这种双重组合才能最终形成一种战略美学。西方如波特的战略理论是以逻辑、分析、推理等为支撑的,由此制定出来的战略精确有余,灵活性不足。要让战略真正起作用,就得把科学与审美的因子添加进去,如此才能激发战略本身非同凡响的威力。君智在实践中对战略的诠释,既注重必然与可见的部分,也对未知的、不可预见的、偶发性的东西留出足够的空间,保持思维上的更大灵敏度。
  这种思维灵活性正是来自于中国智慧。《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孙子兵法》中讲“兵形象水”,都是用水的柔和、适应性来比喻道与用兵。《道德经》中还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道自己刚强,反而保持柔顺,甘愿做天下的沟溪,巧妙地处理了机械性的刚强与充满弹性的柔顺的关系。
  当然,要实现战略的灵活性,理性与感性、科学和艺术等的组合配比非常关键,需要通过长期的实战来体悟。《道德经》中说“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虚空中又好像有物质存在,“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都说明了把握战略之道的微妙与不易。此外,在服务企业过程中,我们深知,要想在消费者内心构建品牌的心理建筑,必须在战略设计时直指人心,构建稳扎稳打的战备、润物细无声地塑造人心,蓄势引爆消费认知并唤醒用户对美感的认知,最终实现品牌力的提升。
  由此,我们对战略顾问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战略、战役的设计时要把握好四个平衡:科学与艺术的平衡、真理与美感的平衡、现实世界与心灵的平衡、理和情的平衡,不断提升理论基本功、实战基本功等。通过君智战略方程这一形式,君智借此为战略做一个注解,架起东西方智慧在商业领域中的应用桥梁。
  中国智慧该登场了
  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品牌不断崛起,但国际知名的中国品牌仍屈指可数。毋庸讳言,勤勉的中国企业家在几十年里积极引进西方技术、借鉴西方企业优秀案例及运营工具,西方管理智慧一时成为企业运营的基础。这些经验也一度助推中国企业走向行业巅峰。可中国商业领域话语权受西方宰制既久——商业战略领域多年来一直是西方咨询公司居于垄断地位;公司运营层面,西方咨询公司倡导的“标杆法“因其容易上手而被企业广泛使用,但也导致企业间相互模仿和同质竞争;商学院分科体系使得企业人士更注重局部而忽略整体……导致这些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是企业管理上中国智慧应用严重不足,白刃化竞争迫使中国企业家的视角多局限在内部生产、运营等,东方智慧的阴阳协和、天人合一等整体观被弃如鄙履。
  我们深知,头上的云再绚丽多彩,也不能忘记脚下的大地。西方智慧使人们看到世界确定性的一面,东方智慧则是使人们看到世界不确定性的一面。我们并不能次次完美地预测竞争对手和顾客怎么行动,当商业社会进入激烈竞争、产能过剩之时,这个巨大的商业难题可以靠东方智慧来解构。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在其著作《该中国哲学登场了》和《中国哲学如何登场》中呼吁中国哲学应收到更多重视。君智则以自身战略咨询的实践,向社会展示在商业战略领域中国智慧该如何登场。
  我们相信,在中国智慧应用加持下,中国将迎来百亿品牌时代,中国也将诞生一批全球化品牌。与此同时,大国崛起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管理理论的革命和咨询行业的助力,已进入不惑之年的中国咨询业,也将随着中国的崛起而绽放光彩。百亿品牌打造需要中国智慧,正如飞鹤、雅迪、波司登等在激烈竞争之中绽放出惊人的生命力。希望通过我们的分享,让更多中国咨询公司发挥中国智慧的力量,赋能更多中国企业,共创商业之美。
 
信息化建设
 
证监会拟发文规范券商租用第三方网络平台展业
 
  近日,证监会公布了一份对全国人大代表此前建议的答复。其中,证监会表示,将适时推动券商租用第三方网络平台开展证券业务活动相关规定的制定出台。
  据了解,现在不少券商利用第三方平台引流,进行开户甚至交易,其中存在着合规、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风险。该业务一直处于灰色地带,缺少明确规定。早在2020年8月,证监会曾就《证券公司租用第三方网络平台开展证券业务活动管理规定(试行)》(下称《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旨在构建可行、合理的操作模式,明确监管底线,将相关合作纳入规范、健康运行的轨道。
  随着证监会上述答复的披露,相关新规终于有了进一步消息。
  证监会认为,券商租用第三方网络平台开展证券业务活动的核心,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提供证券服务提质增效,本质还是金融。互联网环境中的客户招揽、客户服务、接收交易指令等活动是证券业务的线上化,蕴含潜在的金融风险,应当经证监会批准并持有相关金融牌照后方可开展。
  为此,《征求意见》将厘清券商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边界作为重点规范内容,第三方机构可提供网络空间经营场所等信息技术服务,不得介入券商向投资者提供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等相关服务的任何环节。
  《征求意见》对展业行为进行了规范:首先是保障技术安全,证券公司应当自主运营、自主管理相关业务信息系统或功能模块;其次是做好数据隔离,确保第三方机构不接触、存储相关业务及客户数据;再次是规范收费模式,规定费用支付上限;最后是保持业务独立,明确投资者保护措施,明确提示投资者该证券服务由证券公司提供。
  去年11月,监管部门发布的一份内部通报,对券商和大V合作开展网络直播、客户引流等活动进行规范,明确了相应的监管要求。
  监管部门称,引流开户是一种客户招揽行为,属于证券经纪业务的一个环节。目前,监管仅规定了证券公司可以委托证券经纪人代理客户招揽活动,且证券经纪人应当是证券从业人员,并专职从事客户招揽和客户服务活动。互联网大V不属于专职从事证券经纪业务的证券经纪人,证券公司利用大V引流开户给奖励不符合监管规定,证券公司应停止相关合作。
 
监管部门提示防范以元宇宙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据悉,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2月18日发布《关于防范以"元宇宙"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以下简称《提示》)指出,近期,一些不法分子蹭热点,以"元宇宙投资项目""元宇宙链游"等名目吸收资金,涉嫌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提示》揭露了这些违法犯罪活动的手法及风险:一是编造虚假元宇宙投资项目。有的不法分子翻炒与元宇宙相关的游戏制作、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概念,编造包装名目众多的高科技投资项目,公开虚假宣传高额收益,借机吸收公众资金,具有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行为特征。二是打着元宇宙区块链游戏旗号诈骗。有的不法分子捆绑"元宇宙"概念,宣称"边玩游戏边赚钱""投资周期短、收益高",诱骗参与者通过兑换虚拟币、购买游戏装备等方式投资。此类游戏具有较强迷惑性,存在卷款跑路等风险。三是恶意炒作元宇宙房地产圈钱。有的不法分子利用元宇宙热点概念渲染虚拟房地产价格上涨预期,人为营造抢购假象,引诱进场囤积买卖,须警惕此类投机炒作风险。四是变相从事元宇宙虚拟币非法牟利。有的不法分子号称所发虚拟币为未来"元宇宙通行货币",诱导公众购买投资。此类"虚拟货币"往往是不法分子自发的空气币,主要通过操纵价格、设置提现门槛等幕后手段非法获利。
  《提示》指出,上述活动打着"元宇宙"旗号,具有较大诱惑力、较强欺骗性,参与者易遭受财产损失。社会公众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请积极向当地有关部门举报。
 
元宇宙产业委发布《元宇宙产业自律公约》
 
  2月21日,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下称"元宇宙产业委")发布《元宇宙产业自律公约(拟一届一次全会通过)》。
  元宇宙产业委指出,自2021年以来,我国元宇宙时代加速来临,也出现了一些乱象,对元宇宙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保障我国元宇宙产业健康发展,贯彻落实银保监会《关于防范以"元宇宙"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等要求,实践《元宇宙产业宣言》,提出产业自律公约。
  第一,坚持守正创新,提高合规意识。元宇宙创新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导向,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产业环境,推动我国元宇宙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二,抵制资本炒作,引导合理预期。元宇宙最重要的应用场景是产业场景,业务应立足服务实体经济,扎实推进元宇宙产业化和产业元宇宙化发展,合理阐述元宇宙发展前景,引导公众形成理性预期,坚决抵制利用元宇宙热点概念进行资本炒作,避免形成市场泡沫。
  第三,强化主体责任,远离非法模式。抵制编造虚假元宇宙投资项目、发行元宇宙虚拟币等非法金融活动,远离打着元宇宙游戏等旗号的新型骗局,警惕虚拟房地产等新型标的的投机炒作风险,避免不良信息在元宇宙项目中传播。上述行为可能涉及诈骗、传销、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非法发售代币票券等违法犯罪活动,一经发现需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预警。
  第四,坚定创新信心,参与产业合作。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是元宇宙发展的第一动力,应紧抓创新机遇,加快推动元宇宙核心技术研发,勇攀科技高峰,破解发展难题,加强与产学研用各方协同合作,探索新型技术创新模式。
  第五,履行社会责任,建设数字中国。元宇宙将开创全新的数字空间,探索企业与政府、社会深度协同治理元宇宙,积极传播元宇宙正能量,探寻绿色低碳建设模式,推动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构建数字空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信息产业部指导、民政部注册登记、具有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社会团体。联合会成员包括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等电信运营公司以及全国移动通信骨干制造企业、经营公司、海外移动通信著名中国公司以及关心和推动中国移动信息事业发展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包括政府政策研究部门、金融界、科技界、新闻界以及消费者团体和个人等。
 
浦东经济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出炉
 
  据悉,上海浦东新区近日发布《浦东新区人工智能赋能经济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下称《方案》),力争到2023年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引领地、经济数字化转型发展示范区。
  根据《方案》,到2023年,浦东新区将集中突破50项关键技术,形成10个标志性科技成果,建成10个开放创新平台。同时,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人工智能企业高度聚集,超过1000家,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规模达到375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规模2100亿元。为实现这些目标,浦东新区将实施五大专项工程共23项任务,包括产业强基工程、生态协同工程、开放引领工程、数字跃升工程、赋能百业工程。
  其中,产业强基工程聚焦核心技术和产品升级。《方案》提出,加强电子信息产业,加快集成电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智能芯片研发和智能终端开发,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张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和"东方芯港"集成电路特色园区。
  开放引领工程聚焦探索建立数据流通体系。《方案》提出,围绕临港新片区建设全球领先的国际数据港,推动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探索立法保障和产业统计标准等。
  根据《方案》,浦东新区将布局临港、张江、金桥、陆家嘴等重点区域,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金融科技、汽车制造等领域打造300个典型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
  其中,建设金融数据港是浦东新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的重大举措,也是浦东新区打造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示范区的重要行动。
  自2021年7月正式开港以来,金融数据港引进招商引资项目近6亿元,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全资子公司成方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花儿绽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原生加密科技有限公司等。
  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相关人士表示,金融数据港建设将依托金融数据海量、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重点聚焦支付、清算、征信、监管、安全、标准等六大功能,加快挖掘数据的金融价值,提升数据资产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抢占金融数据产业的高地,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辐射力的金融数据港,打造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区、金融数据企业的集聚区、金融数据场景应用的示范区、金融数据创新监管的试验区和金融数据标准的先导区,推动金融和科技双向赋能、金融城与科学城"双城辉映",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为金融中心、科创中心、消费中心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该人士说,接下来,金融数据港建设将持续推进:一是构建完整的金融数据产业链,形成金融科技集聚"生态圈",加快"龙头企业集聚+创新型新兴企业培育"布局。二是建设金融数据公共创新平台,由金融数据集聚向功能提升转变,打造金融数据场景应用的"样板间"。三是推进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在金融数据港现有基础上升级改造既有设施,另一方面要承接引进高能级设施,积极引进国家级金融科技基础设施。
 
黑龙江出台加快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平台经济是引领未来的数字经济新形态,是加快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是推动黑龙江振兴发展的新要素。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联合发布《黑龙江省加快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黑龙江省要着力打造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平台经济重点领域和发展载体,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建立包容审慎的监管体系,营造便利化、规范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平台引培、场景驱动、融合赋能,为黑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意见》提出 ,到2025年,全省平台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为"数字龙江"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建设现代化新龙江提供重要支撑,基本建成东北地区平台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引进国内外具备规模和影响力的平台经济头部企业30家,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本地平台企业50家,围绕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打造10个数字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综合型和特色型平台经济示范城市,重点领域平台体系基本形成。平台经济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大型制造企业比例达到60%左右、规模以上企业比例达到40%左右,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6000亿元,网络零售额达到1000亿元,平台融合赋能效应逐步显现。包容审慎的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协同高效、系统规范的平台经济治理模式加快构建,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生态初步建立。
  《意见》指出,要打造重点领域平台体系,夯实数字经济发展新基础。包括: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农林平台、电子商务平台、智慧物流平台、数字金融平台、创业创新平台、建筑产业平台、数字文旅平台、数字医养平台、在线教育平台、民生服务平台和网络安全服务平台。
  要加强培育数字产业载体,构筑平台经济发展新高地。强化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点领域平台企业引培,打造一批平台经济示范园区,建设一批平台经济示范城市。
  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释放市场主体新活力。优化市场准入条件,创新监管理念与方式,建立健全协同监管机制,加强平台经济参与者权益保护,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并强化标准体系建设。
  要优化平台经济发展环境,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加大招商支持力度,强化财政资金支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优化用房用地服务,健全人才支持体系,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要加强组织协调,发挥黑龙江省加快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作用,建立全省平台经济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建立重点企业包联工作制度,研究协调解决平台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企业困难。建立考核机制,合理设置考核要素,科学设定可量化指标,加强统计监测和评估,切实增强考核实效。加强宣传推广,发挥中俄博览会、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哈洽会、绿博会等平台的交流促进和孵化器作用,合作举办平台经济高峰论坛,打造全国性的平台经济品牌。成立平台经济专家组,组建平台经济产业联盟,共同推广龙江平台经济技术、产品、标准、服务等,努力营造高效协作、合作共赢的平台经济产业生态。
 
湖南省铺排40个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项目
 
  据悉,为加快打造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湖南省工信厅近日集中筛选发布40个2022年湖南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项目,全部项目达产后,预计可新增收入1000亿元以上。
  4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352亿元,其中2022年度计划投资270亿元。从投资规模看,总投资百亿元以上项目4个,50亿元至100亿元项目5个,10亿元至50亿元项目12个。40个项目从集成电路、功率半导体、智能终端、基础元器件、电子材料等各环节展开。
  这批重大项目突出龙头带动上下游协同。湖南三安、华实半导体等项目助力湖南省初步构建从上游晶圆材料、配套设备到下游芯片及器件的第三代半导体全产业链;长沙智谷项目与光环新网项目形成联动,进一步提升湖南省算力基础设施水平,助力打造国际领先的算法创新中心。
  突出补短板优结构高端发展。湖南邵虹特种玻璃、火炬安泰ITO靶材等项目聚焦关键基础材料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蓝思科技智能终端设备项目、腾达全球智造基地、金康集团智能终端产业园等项目,将弥补湖南省电子整机产品不足的短板,助推湖南省电子信息产业迈上新台阶。
  据介绍,湖南省加大扶持力度,对省级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项目及企业,优先推荐申报各级相关专项资金支持,提供用地、用能、用工、金融、人才等要素保障。
 
宁夏发文支持"东数西算"工程建设
 
  据悉,"东数西算"工程已经在我国全面启动,宁夏是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为加快推进宁夏枢纽建设,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近日出台"关于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的实施意见",提出从降低电价、资金支持、税费减免等多方面支持大数据产业做大做强。
  根据意见,宁夏的大数据、云计算等企业享受降低优势产业用电成本政策,通过电力直接交易、地方政府支持等方式,降低西部云基地数据中心到户电价。
  宁夏还将积极引进国内外投资规模大、技术领先、管理先进、带动力强的大数据、云计算等企业落户,对落户的企业,宁夏规定3年内可按照实际投入的20%至30%,给予最高200万元至300万元资金支持。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超过1000万元、3000万元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50万元、100万元资金支持。
  税费减负方面,宁夏对符合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新办大数据、云计算和软件开发企业,除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外,从其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实行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三免三减半",对其自用土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自用房产的房产税实行"三免三减半"。
 
企业信息员园地
 
企业内控应重点关注的风险(七)
 
  特约信息员:靖江中鸿天衡税务师事务所朱丽斌              
  九、在建工程管理的主要风险点
  (一)、在建工程立项环节的主要风险
  1、在建工程项目建议书内容不合理、不完整,项目性质、用途模糊,拟建规模、标准不明确,项目投资估算和进度安排不协调。
  2、在建工程项目缺乏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或可行性研究的深度达不到质量标准和实质要求,可能导致无法为项目决策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据,决策不当、盲目上马、预期效益难以实现,甚至项目失败。
  3、在建工程项目评审流于形式、误导项目决策;权限配置不合理,决策程序不规范导致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4、在建工程项目决策失误,可能造成企业资产损失或资源浪费;项目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权限审批,可能产生重大差错或舞弊、欺诈行为,从而使企业遭受资产损失。
  (二)、在建工程设计与概预算环节的主要风险
  1、在初步设计阶段,设计企业未达到相关资质要求,初步设计未进行多方案比较选择,初步设计出现较大疏漏,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深度不足,导致在建工程质量存在隐患、投资失控以及投产后运行成本过高等。
  2、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造价信息不对称,概预算脱离实际,技术方案未能有效落实,设计标准引用不当,设计错误或存在缺陷,设计变更频繁等,扩大在建工程的质量风险和投资风险。
  (三)、在建工程招标环节的主要风险
  1、招标人未做到公平、合理,如任意分解工程项目致使招标项目不完整,或逃避公开招标;招标人为指定单位设置资格条件、评标规则等,从而可能导致中标价格失实,中标人实际上难以承担工程项目。
  2、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存在暗箱操作或商业贿赂等舞弊行为;投标人与投标人私下合作围标,以抬高价格或确保中标;投标人资质条件不符合要求或挂靠、冒用他人名义投标等等,导致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3、开标不公开、不透明,损害投标人利益;评标委员会成员缺乏专业水平或者招标人向评标委员会施加影响,使评标流于形式;评标委员会与投标人串通作弊,损害招标人利益。
  (四)、在建工程建设环节的主要风险
  1、任意压缩工期、盲目赶进度,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低劣、费用增加。
  2、质量、安全监管不到位带来的质量隐患,现场控制不当、项目变更审核不严格、工程变更频繁导致的费用超支、工期延误等风险。
  3、工程物质采购、收发、保管、记录不完整,材料质次价高引起的成本风险。
  4、监管人员不具备职业道德,素质低。工程监理不到位。
  5、在建工程价款结算管理不严格,价款结算不及时,项目资金不落实,使用管理混乱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低劣、进度延迟或中断的风险。
  (五)、在建工程验收环节的主要风险
  1、竣工验收不规范,最终质量检验把关不严,可能导致工程交付使用后存在重大隐患。
  2、虚报项目投资完成额、虚列建设成本或者隐匿结余资金,竣工决算失真。
  3、竣工验收权责不明,验收资料不合格、不齐全、未按规定审批,验收不及时。
  4、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未及时进行评估、结转的风险。(待续)



          

新枣庄企联三会.jpg

 枣庄企业家     枣庄市企联三会


640.png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新城巨山街道武夷山路1866号院内  邮箱:zzqixie@163.com 邮编:277000 电话:0632-8257966
鲁ICP备2021003606号
Copyright©枣庄市企业联合会版权所有 202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