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0第37期(总期37期)

部委决策
 
习近平强调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据悉,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近日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
  习近平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更加重视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更加重视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要有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优势产业,着力筑牢产业基础,推动产业链现代化。要注重扩大有效投资、繁荣居民消费。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实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要主动服务国家开放战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各类违法乱占耕地行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要落实"四个不摘",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深入研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办好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要聚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加强标准化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要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国办发文力促新型消费
 
  据悉,近年来,我国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迅速发展,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传统接触式线下消费受到影响,新型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推动了国内消费恢复,促进了经济企稳回升。但新型消费领域发展还存在基础设施不足、服务能力偏弱、监管规范滞后等突出短板和问题。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为着力补齐新型消费短板、以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加快新型消费发展,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以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加快推动新型消费扩容提质,努力实现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意见》提出,经过3-5年努力,促进新型消费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和领先企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显著提高,"互联网+服务"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得到普及并趋于成熟。《意见》明确提出四个方面15项政策措施:
  一是加力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进一步培育壮大各类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有序发展在线教育,积极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鼓励发展智慧旅游,大力发展智能体育,创新无接触式消费模式。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双向提速,支持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线下延伸拓展,引导实体企业更多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鼓励企业依托新型消费拓展国际市场。
  二是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大5G网络、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先覆盖核心商圈、重点产业园区、重要交道枢纽、主要应用场景等。完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网络。大力推动智能化技术集成创新应用。安全有序推进数据商用,更好为企业提供算力资源支持和优惠服务。规划建设新型消费网络节点,着力建设辐射带动能力强、资源整合有优势的区域消费中心。
  三是优化新型消费发展环境。加强相关法规制度建设。深化包容审慎和协同监管,强化消费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健全服务标准体系,推进新型消费标准化建设。简化优化证照办理,进一步优化零售新业态新模式营商环境。
  四是加大新型消费政策支持力度。强化财政支持,研究进一步对新型消费领域企业优化税收征管措施。优化金融服务,鼓励银行等各类型支付清算服务主体降低手续费用。完善劳动保障政策,促进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
  《意见》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新型消费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测评估,注重宣传引导,细化实化政策措施,优化制度环境,强化要素保障,持续扩大国内需求,扩大最终消费,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
 
中办国办发文调整土地出让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总体目标是从"十四五"第一年开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年度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到"十四五"期末,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核算,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50%以上。
  《意见》指出,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土地增值收益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城,有力推动了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但直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偏低,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作用发挥不够。《意见》要求,按照"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农"的要求,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城乡分配格局,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集中支持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加快补上"三农"发展短板,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从重点措施来看,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有两种实施方式:一是按照当年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占比逐步达到50%以上计提,若计提数小于土地出让收入8%的,则按不低于土地出让收入8%计提;二是按照当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占比逐步达到10%以上计提。严禁以已有明确用途的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资金来源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北京、上海等土地出让收入高、农业农村投入需求小的少数地区,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具体比例。
  其他重点措施还包括:建立市县留用为主、中央和省级适当统筹的资金调剂机制,加强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资金的统筹使用,加强对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资金的核算。《意见》提出,各地应当合理把握土地征收、收储、供应节奏,保持土地出让收入和收益总体稳定,统筹处理好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关系。整合使用土地出让收入中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重点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现代种业提升、农村供水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村庄公共设施建设和管护、农村教育、农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支出,以及与农业农村直接相关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以工代赈工程建设等。
  《意见》还提出强化考核监督。把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情况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作为中央一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督查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土地出让相关政策落实及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审计监督,适时开展土地出让收入专项审计。建立全国统一的土地出让收支信息平台,实现收支实时监控。严肃查处擅自减免、截留、挤占、挪用应缴国库土地出让收入以及虚增土地出让成本、违规使用农业农村投入资金等行为,并依法依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央行等六部委就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征求意见
 
  日前,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发挥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作用,央行等六部委共同起草了《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商务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 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征求意见稿)》,9月18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十余年发展,企业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使用人民币的障碍已基本解除,但人民币跨境业务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不便利的情况:一是部分政策出台时间较早,已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二是前期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政策已具备推广基础。三是对新兴业务模式和重点业务领域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在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境外工程承包等业务领域,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
  一是要围绕实体经济需求,推动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让更多优质企业享受便捷高效的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进一步便利贸易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支持境内银行与非银行支付机构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合作为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外贸综合服务等市场主体提供跨境人民币收付服务;明确银行可根据商事制度改革,及时调整业务审核要求,提高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灵活度和便利性。
  二是进一步简化跨境人民币结算流程。优化跨境人民币业务重点监管名单形成机制,提高名单形成机制的科学性和调整的灵活性,支持外贸企业发展。支持银行通过审核电子化单证为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简化业务办理流程,降低企业脚底成本。优化跨国企业集团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安排,允许异地开户办理业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外承包工程类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便利化试点。
  三是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投融资管理。放宽部分资本项目人民币收入使用限制,增加外资企业资金使用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满足合理的资金管理需求。取消非投资类外商投资企业人民币资本金境内再投资限制。取消外商投资相关业务专户管理要求,便利再投资、股权转让、跨境并购等业务开展。优化境内企业境外人民币借款业务管理,放宽人民币外债户开户数量限制,赋予企业账户管理自主权,取消签约币种须与提款币种和偿还币种一致的要求。简化境内企业人民币境外放款业务管理,同时明确了人民币境外放款转为股权投资的相关规定。
  四是便利个人经常项下人民币跨境收付。鼓励境内银行在"展业三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新规制定相应的内部风险控制和操作流程,进一步便利个人薪酬等合法合规收入跨境汇款业务政策落地。便利港澳居民个人同名汇款业务办理。明确允许港澳居民可使用个人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接受港澳同名汇款,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往来内地生活和工作。同时强调汇入资金使用须符合现行规定,即可用于境内消费性支出,不得购买有价证券、金融衍生品、资产管理产品等金融产品,以防范业务风险。
 
央行等八部门发文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9月22日,央行会同工信部、司法部、商务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外汇局出台了《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从准确把握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和发展方向、稳步推进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和创新、加强供应链金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供应链金融政策支持体系、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严格对供应链金融的监管约束等六个方面,提出了23条政策要求和措施。
  《意见》提出包括提升应收账款的标准化和透明度、规范发展供应链存货、仓单和订单融资等在内的八大发展目标。明确金融机构应切实应用科技手段提高风险控制水平,与核心企业及仓储、物流、运输等环节的管理系统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及时核验存货、仓单、订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虚假交易和重复融资是供应链金融领域的主要风险类型。《意见》再次强调,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供应链融资要严格交易真实性审核,警惕虚增、虚构应收账款、存货及重复抵押质押行为。对以应收账款为底层资产的资产证券化、资产管理产品,承销商及资产管理人应切实履行尽职调查及必要的风控程序,强化对信息披露和投资者适当性的要求。
  除要求金融机构自身加强风险防控外,《意见》明确加强供应链金融业务监管。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应严格遵守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不得以各种供应链金融产品规避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各类保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财务公司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应严格遵守业务范围,加强对业务合规性和风险的管理,不得无牌或超出牌照载明的业务范围开展金融业务。各类第三方供应链平台公司不得以供应链金融的名义变相开展金融业务,不得以供应链金融的名义向中小微企业收取质价不符的服务费用。
  推动供应链金融的规范发展,离不开相应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政策支持,这也是《意见》的一大亮点。《意见》提出要完善供应链票据平台功能,以及推动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公示两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并从优化供应链融资监管与审查规则、建立信用约束机制两方面完善供应链金融政策支持体系。
  例如,《意见》提出,建立统一的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公示系统,逐步实现市场主体在一个平台上办理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加强统一的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公示系统的数字化和要素标准化建设,支持金融机构通过接口方式批量办理查询和登记,提高登记公示办理效率。
  《意见》还透露,将加快实施商业汇票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市场化约束机制。一方面,建立商业承兑汇票与债券交叉信息披露机制,核心企业在债券发行和商业承兑汇票信息披露中,应同时披露债券违约信息和商业承兑汇票逾期信息,加强信用风险防控。另一方面,供应链大型企业应按照《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要求,将逾期尚未支付中小微企业款项的合同数量、金额等信息纳入企业年度报告,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央行银保监会护航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金融消费者保护任重道远,制度保障和消费者教育都需久久为功。9月18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央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主要负责人就金融产品投资陷阱、存款保险等涉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热点问题作出回应。同时,为加快建立完善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金融监管体系,央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在2016年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基础上,结合新情况修订、增补相关条款后,将《办法》升格为部门规章,以人民银行令形式于当天重新发布实施,并自11月1日起施行。
  银保监会、央行主要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金融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城乡居民金融知识水平和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到没有高回报、低风险的金融产品,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金融消费者应清楚"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引导消费者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观念,尽量长期投资,不宜一味追求赚"快钱",还要懂得"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适度分散风险。在实践中,承诺保证本金的金融产品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今年以来,银保监会消保局面向消费者发布了涉及信用卡、保险等金融产品的多期风险提示,凸显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上述主要负责人建议,金融消费者应当从以下四个"正规"着手保护自身权益:一是选择正规持牌机构。注意查验相关机构是否具备经营资质,监管部门也会加大对持牌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规范金融机构行为。二是选择正规销售渠道。消费者要在正规营业场所接受金融服务,通过金融机构官方线上线下渠道购买产品,该录音录像的要录音录像。三是选择正规从业人员。金融消费者应注意查验提供销售服务人员的金融从业资质,防范诈骗风险。对不明的电话、链接、邮件推销行为保持警惕。不随意提供个人信息、金融账户信息,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不向不明第三方转账汇款。四是通过正规投诉渠道反映问题。消费者发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后,可以通过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投诉渠道反映问题。注意防范"代理投诉""代理退保"行为造成的二次侵权,银保监会曾发布《关于防范"代理退保"有关风险的提示》,向消费者提示过代理退保行为可能隐藏的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
  消费者权益保护不仅要靠加强消费者教育,提升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辨别能力,也离不开制度建设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总体看,《办法》对实践中反映强烈的问题,尤其是与金融消费者息息相关的权利进行了重点突出。例如,规章新增了受尊重权的内容,为适应金融市场发展,在公平交易权与自主选择权方面提出更为明确的要求。《办法》明确,银行、支付机构不得利用技术手段、优势地位,强制或者变相强制金融消费者接受金融产品或者服务,或者排除、限制金融消费者接受同业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或者服务;不得通过附加限制性条件的方式要求金融消费者购买、使用协议中未作明确要求的产品或者服务。
  同时,《办法》吸收了"一行两会一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的相关内容,明确银行、支付机构在进行营销宣传活动时不得存在的五项行为,如不得利用监管部门对金融产品的审核或者备案程序,误导金融消费者认为监管部门已对该金融产品提供保证。
  此外,《办法》合理提升违法违规成本的问题。原规范性文件没有配置相应罚则,对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震慑力有限。《办法》设置了法律责任专章,解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违法违规成本较低的问题。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将加大金融消费者保护政策宣传,强化法治意识和契约精神。让金融消费者知晓自己不仅依法享有财产安全权、依法求偿权,还有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信息安全权等。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时,应认真阅读合同,了解权利义务,审慎对待合同签署、风险测评和确认环节,不能闭眼签字,更不能随意让人代签。
 
两部门拟取消境外机构投资者单币种投资汇出比例限制
 
  9月21日,央行、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统一债券市场资金管理和外汇风险管理,取消单币种投资的汇出比例限制,取消即期结售汇限制,将银行间债券市场外汇风险管理政策扩展至涵盖交易所债券市场,以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
  实际上,9月2日,央行、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发布《关于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告》明确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整体性制度安排,通过统一市场准入管理和资金管理,简化现行结算代理模式入市流程,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操作安排等,进一步加强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步推进相关市场规则逐步统一。
  《规定》是《公告》的配套细则。央行表示,《规定》旨在统筹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投资交易管理,统一规范直接入市/在岸托管模式下的资金账户、汇兑及外汇风险管理(不包含"债券通"),并进一步优化资金汇出入管理。
  央行表示,《规定》统一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所涉及的账户、资金收付、汇兑、外汇风险对冲、统计监测等管理,整合目前多个分散规范性文件,形成统一的管理规范,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操作。
  例如,在便利资金管理方面,《规定》明确资金境内划转便利,允许同一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RQFII项下与直接入市项下的资金可以相互划转。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将银行间债券市场外汇风险管理政策扩展至涵盖交易所债券市场,形成统一的制度规范。
  与以往的相关政策相比,《规定》显著的变化包括优化汇出入币种匹配管理、取消即期结售汇限制等方面。具体来说,在本外币基本匹配的原则下,取消单币种(人民币或外币)投资的汇出比例限制;仅保留"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汇出与汇入资金币种原则上应保持一致,不得进行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跨币种套利"的要求。
对境外机构投资者以"人民币+外币"投资的,仅对外币汇出施以一定匹配要求,并将汇出比例由110%放宽至120%,有效满足境外机构投资者资金汇出需求。取消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结算代理人办理即期结售汇的限制,允许境内具有结售汇业务资格的其他金融机构为境外机构投资者办理即期结售汇。
 
证监会修订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制度
 
  据悉,证监会9月18日通报了吴某某等人涉嫌内幕交易"王府井"股票案,证监会表示,吴某某等人在重大事件公告前获取内幕信息并大量买入"王府井"股票,获利数额巨大,涉嫌构成内幕交易。证监会将依法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违法责任,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020年6月9日晚,王府井公告获得免税品经营资质。交易监控发现部分账户在公告前大量买入股票,交易行为明显异常。证监会迅速启动立案调查程序,目前案件已调查完毕,调查发现,吴某某等人在重大事件公告前获取内幕信息并大量买入"王府井"股票,获利数额巨大,涉嫌构成内幕交易。
  证监会表示,内幕交易是资本市场的"顽疾",严重破坏公平交易原则,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2019年修订的《证券法》显著提高了包括内幕交易在内的证券违法违规成本。证监会将全面落实国务院金融委关于对资本市场违法行为"零容忍"的工作要求,着力构建行政处罚、刑事追责、民事赔偿等全面化、立体式的追责体系,持续加大对内幕交易、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切实维护资本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为了加强内幕交易的综合防控,证监会还进一步规范了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和报送行为,9月18日,证监会就《关于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登记管理制度》主要修订五方面内容,一是完善标题。考虑到上市公司已经普遍建立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重在完善和落实,将标题修订为"关于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的规定"。二是落实新《证券法》规定。根据新《证券法》,进一步明确内幕信息知情人、内幕信息的定义和范围。三是压实上市公司防控内幕交易的主体责任。规定董事长、董事会秘书等应当对内幕信息知情人档案签署书面确认意见;要求上市公司根据重大事项的变化及时补充报送相关内幕信息知情人档案及重大事项进程备忘录。四是强化证券交易所在内幕交易防控方面的职责。授权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档案填报所涉重大事项范围、填报具体内容、填报人员范围,对需要制作重大事项进程备忘录的事项、填报内容等作出具体规定;同时要求证券交易所应当将内幕信息知情人档案及重大事项进程备忘录等信息及时与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享。五是明确中介机构的配合义务。要求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等证券服务机构协助配合上市公司及时报送内幕信息知情人档案及重大事项进程备忘录,并依照相关执业规则的要求对相关信息进行核实。
  国信证券高级研究员张立超表示,《登记管理制度》从基础制度方面完善了内幕消息外泄的防线,从本质上讲,资本市场的健康和有效发展必须建立在上市公司信息真实、完整、规范和及时披露等基础上,因此,监管层加强对内幕交易的查处是非常及时且必要的。这不仅体现了资本市场从严监管的思路,同时有利于规范市场行为,净化市场环境,维护市场秩序,进而释放市场活力,稳定市场预期。
 
证监会取消券商月度经营数据披露要求
 
  据悉,证监会9月18日修订了《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规定》完善了相关条款及表述,要求证券公司强化内部控制和内幕信息管理,取消月度经营数据的披露要求,取消中期报告关于证券公司分类结果的披露要求。
  证监会表示,这是为了进一步落实"放管服"要求,优化上市证券公司信息披露机制,考虑到上市证券公司具有证券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双重属性,为做好机构监管和上市公司监管的有效衔接,加强对上市证券公司的监管。
  证监会于2009年发布了《规定》,从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内幕信息管理等方面对上市证券公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整体来看,《规定》实施以来,对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特别是提高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原《规定》中的部分条款有必要予以调整完善。
  证监会表示,本次修订,在保留《规定》基本内容的前提下,针对市场发展和监管需要,进行了收放结合的局部调整,一方面,落实新《证券法》和"放管服"改革要求,减轻上市证券公司负担,取消了月度经营数据和中期报告涵盖证券公司分类结果的披露要求,使得上市证券公司信息披露频率和内容与包括银行等在内的其他上市公司保持一致;精简了行政审批事项,更新了信息披露要求,使之与最新上位法表述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再度强化了证券公司内幕信息管理和内部控制有效性要求,补充完善了被采取重大监管措施应及时披露的相关事项等。
  证监会指出,整体而言,本次修订提升了《规定》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完善了上市券商作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频率的公平性要求,同时兼顾其"证券公司"属性,强化了信息披露内容的针对性要求,有利于上市证券公司依法健康发展。
 
证监会就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办法征求意见
 
  据悉,为贯彻落实新《证券法》,进一步规范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证监会对《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暂行办法》全称拟调整为《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办法》,于9月18日发布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共七章四十九条,主要修订以下内容:一是根据新《证券法》规定,取消证券评级业务行政许可,改为备案管理;二是鼓励优质机构开展证券评级业务;三是完善证券评级业务规则;四是增加独立性要求并专章规定;五是明确信息披露要求并专章规定;六是强化自律管理职能;七是增加破坏市场秩序行为的禁止性规定;八是提高证券评级业务违法违规成本。
  具体来看,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备案要求,规定从事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应当向中国证监会备案,同时明确了备案的业务范围、首次备案应当报送的材料、重大事项变更备案的适用情形和时限。
  征求意见稿对评级业务的资质提出要求。立足标准不降低,征求意见稿规定,评级机构应当符合《公司法》规定的设立条件,内部控制机制和管理制度健全且运行良好,建立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的数据库和技术系统。鼓励实收资本与净资产达到一定数额、评级从业人员达到一定数量、高级管理人员达到一定要求的优质机构开展证券评级业务。此外,还完善评级业务规则。明确评级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业务制度,新增委托协议签订、项目组管理、尽职调查、三级审核、评级调整、评级质量控制、终止或撤销评级等规定。
  此外,还增加独立性要求并专章规定。要求评级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当在充分评估风险的基础上,独立得出评级结果,防止评级结果受到其他商业行为的不当影响。评级机构应当建立独立的合规部门,负责监督并向董事会、监管机构报告。要求将评级委托方纳入利害关系范围和回避范围。
  征求意见稿增加破坏市场秩序行为的禁止性规定,结合多年来的监管实践,要求评级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开展评级业务中,不得有违反公平竞争、进行利益输送、直接或者间接谋取不正当利益以及其他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提高违法违规成本,明确了对于违反规定的机构和人员可采取的行政监管措施,应予行政处罚的,按照新《证券法》、《联合规章》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证监会对恶性违法违规"零容忍"
 
  近日,证监会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强调坚持依法依规监管,对恶性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零容忍"。
  会议强调,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具体的,要密切关注资本市场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通过深化改革破难题解新题,推动资本市场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新的跃升。
  一是全面、辩证把握"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之间的有机联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把制度完善起来、把规矩立起来,让市场对监管行为有明确预期。坚持依法依规监管,对恶性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零容忍"。
  实际上,在今年8月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时,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就曾表示,"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互为基础、互为前提、有机统一。"建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治理效能的重要基础;"不干预"是保持市场功能正常发挥、稳定市场预期和增强市场活力的重要路径;"零容忍"是强化监管震慑,净化市场生态的重要保障。
  二是统筹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准确把握各板块定位,坚持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不断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科学保持IPO常态化。
  三是扎实办好创业板。充分认识创业板存量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客观、理性、专业看待改革中的新情况,加强研究评估,保持定力,坚持用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促进创业板平稳健康发展。
  四是以注册制改革带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完善。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稳步推进各环节关键制度创新,加快构建有利于注册制实施的监管体系,逐步构建起各类市场主体归位尽责、诚信自律的良性循环生态链。
五是守牢风险底线,切实维护市场稳健运行。更加突出"稳"的重要性,增强统筹大局的能力,加强宏观形势研判,努力走在市场曲线前面。坚持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健全防范化解股票质押、债券违约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制度机制。完善私募监管和风险处置机制,加强私募行业综合治理。
 
中证协规范REITs网下投资者行为
 
  近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明确基础设施基金份额发售采取向专业机构投资者询价的方式确定发售价格,并确定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对网下投资者实施自律管理。为做好网下投资者自律管理,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基础设施基金试点顺利实施,9月22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网下投资者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简称《细则》)。
  《细则》结合首发股票网下投资者自律管理经验,明确基础设施基金网下投资者基本行为规范、负面行为清单等内容,同时,建立差异化自律措施,提高自律处罚的有效性。
  《细则》共六章,三十条。主要内容包括了四方面内容:
  一是明确基础设施基金网下投资者注册要求。明确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商业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以及符合一定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可注册为基础设施基金网下投资者。其中,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六类机构投资者及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注册条件、注册方式与科创板网下投资者基本保持一致,信托计划、债券类证券投资基金可按规定注册。明确商业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的注册条件与证券公司等六类机构投资者保持一致,即具有必要的定价能力和良好的信用记录,注册方式为自行向协会申请注册。
  二是规范基础设施基金网下投资者行为。《细则》要求基础设施基金网下投资者应加强相关业务规则学习,在对基础设施基金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参与网下询价,不得盲目报价、跟风报价。网下投资者应建立完善内控制度和操作流程、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做好询价前准备工作、发挥专业定价能力,充分研究、理性报价。同时要求基础设施基金网下投资者不得存在协商报价、串通报价、故意压低或抬高报价、提供有效报价但未申购、未按时足额缴付认购资金等扰乱发行秩序的违规情形。
  三是压实基金管理人及其财务顾问责任。《细则》要求基金管理人及其财务顾问应当勤勉尽责,做好网下投资者核查和监测工作,对网下投资者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参与询价后是否通过面向公众投资者发售部分认购基金份额、缴款账户是否为配售对象自有银行账户、是否超资产规模申购等情形进行实质核查,确保不向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自律规则的对象配售基金份额。基金管理人及其财务顾问发现网下投资者出现违规情形的,应及时向协会报告。
  四是明确违规行为的自律处罚措施。网下投资者或其管理的配售对象一个自然年度内出现负面清单违规行为一次的,将相关配售对象列入基础设施基金配售对象限制名单六个月;出现两次(含)以上的,列入限制名单十二个月。情节严重或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暂停该网下投资者新增配售对象注册三至十二个月;情节特别严重或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暂停该网下投资者资格三至十二个月。情节显著轻微,未造成明显不良影响的,可依规从轻或减轻处理。网下投资者出现其他违规情形的,协会视情节轻重,给予警示、责令整改、暂停新增配售对象注册、暂停网下投资者资格等自律措施。
 
公募REITs基金又有配套规则征求意见
 
  据悉,基础设施公募REITs申报如火如荼,配套文件也在加速出台,两天内便有两份重要文件发布。9月23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运营操作指引及尽职调查工作指引》(以下分别简称《运营指引》和《尽调指引》)的征求意见稿,这也是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公募REITs网下投资者管理细则之后,本周(9月21-27日)针对公募REITs颁布的又一份重要文件。
  《尽调指引》包括基础设施项目的尽职调查、业务参与人的尽职调查、尽职调查的分工要求等部分,旨在健全基础设施基金规则体系,规范基础设施基金业务的尽职调查工作,压实中介机构尽职调查责任。
  基金业协会表示,试点阶段,基础设施基金结构复杂,风险隐蔽性强。尽职调查作为发行设立基础设施基金的基础性工作,在把控项目质量,了解项目风险情况,提供投资决策依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制定专门的尽职调查自律规则,规范尽职调查行为。
  《运营指引》则对REITs产品的会计核算、收益分配、信息披露等业务操作做出了规范。《运营指引》为证监会发布的相关规定的配套自律规则,对REITs运营中的各项操作细节作出规定,如合并报表编制、 基金收益分配确认原则和分配调整事项、可供分配金额测算报告信息披露要求等。
  近期,基础设施项目推进节奏加快,多家上市公司表示正在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申报发行。9月22日,东湖高新公告称,拟开展公募基础设施基金的申报发行,盘活存量基础设施资产,实现投资良性循环,强化公司轻资产运营能力。拟选取标的资产为武汉软件新城1.1期产业园项目, 为东湖高新集团聚焦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所打造的全产业链主题园区。交易对手方中,平安基金作为公募基金管理人、平安证券作为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管理人、武汉东湖高新股权投资公司作为私募基金管理人。
  此前,渤海股份、首创股份也公告了参与公募REITs的进展情况。其中,渤海股份拟选取的入池资产包括天津润达环境持有的天津市武清区第七污水处理厂等多个项目。
  首创股份拟选取以深圳首创持有特许经营权的深圳市福永、燕川、公明污水处理厂BOT特许经营项目、合肥首创持有特许经营权的合肥市十五里河污水处理厂PPP项目为标的资产进行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申报发行。
 
银保监会发布融资性信保业务保前保后指引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融资性信保业务保前管理操作指引》和《融资性信保业务保后管理操作指引》,重点对融资性信保业务保前风险管理和保后监测管理两大环节建立标准化操作规范。
  两个指引细化了《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监管办法》有关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强化销售环节透明性。明确销售环节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和操作要求;建立销售可回溯机制,如线下承保要"双录",线上承保要留存电子销售记录等;明确承保告知内容,做好投保风险提示。二是强化风险审核独立性。明确核保政策、客户准入标准、欺诈管理内容;明确抵质押物分类、评估等标准和管理要求;明确系统功能具体内容以及信息安全性要求。三是强化合作方管理。明确销售代理机构、数据服务机构、抵质押评估第三方、追偿机构等合作方的合作要求和管理要求,防范合作方风险传递。四是建立保后监控指标和标准。将保后监控分为个体监控和整体监控两大方面,明确个体监控的方式和具体内容,以及保后监控的指标要求;明确风险预警机制的分类、等级、措施等标准,以及保后监测系统功能设置要求等内容。五是明确追偿方式及管理要求。明确催收禁止情形;明确追偿机构合作要求和委外追偿的管理内容;明确追偿款财务确认要求,确保财务报表真实性、准确性。六是明确理赔投诉流程及标准。
  两个指引在保前管理和保后管理两大环节分别作出细化要求。《融资性信保业务保前管理操作指引》共六章四十五条,分别在销售管理、核保管理、承保管理、合作方管理、产品管理、系统和信息管理等方面作了细化要求;《融资性信保业务保后管理操作指引》共七章三十五条,分别在保后监控、逾期催收、理赔处理、代位追偿、投诉处理等方面作了细化要求。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两个指引覆盖保前、保后的全流程管理,尤其针对当前融资性信保业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操作标准:针对消费者反映较为集中的销售不规范问题,明确了销售管理的操作标准。针对保险公司独立风控能力不足问题,明确了核保和系统功能要求。针对合作方管理缺失导致风险传递的问题,强化合作方要求和过程管理。
  该负责人表示,两个指引具有高标准、严要求的特点,能够引导保险公司对标行业领先、提升管控能力、防范化解风险,对融资性信保业务规范化经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个《办法》两个指引"的先后出台,有助于实现"行业发展有标准,实施监管有抓手"的目的,有助于进一步促进融资性信保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银保监会开展人身保险产品组合销售专项核查整顿工作
 
近日,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向各人身保险公司下发相关通知,决定开展人身保险产品组合销售专项核查整顿工作。
  此次核査整顿,重点对保险公司通过产品组合销售,强制捆绑搭售保险产品,变相突破监管规定,误导夸大保险理财功能,违背保险基本原理,弱化保险保障属性,偏离保险本源,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规范。通过本次核查整顿,明确行业保险产品组合销售的基本原则,划清保险组合销售行为底线,切实提升保险公司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此次核查要点有六大内容。
  一是,经营理念不正确。包括:保险公司偏离“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原则,未从消费者的切实需要出发销售推荐保险产品组合,产品组合存在保障责任重复、限制消费者单独选择购买产品的权利;保险公司偏离“保险姓保”的经营原则,未严格遵循保险姓保理念,在保险产品组合设计、销售、承保等环节出现主险产品和附加险产品错配,附加险产品未从属于主险产品,弱化主险产品在产品组合中的主体保障作用等行为。
  二是,捆绑销售不合规。包括:保险公司强制要求消费者在购买任意一款主险产品的同时,必须购买公司其他附加险产品;保险公司销售“双主险”产品组合时,强制要求消费者必须同时购买两款主险产品。
  三是,承保规则不合理。包括:保险公司通过产品组合销售直接或者变相突破产品定价利率等监管规定要求;保险公司通过产品组合销售变相违反关于主险、附加险设计的有关监管规定要求;保险公司限制投保人单独解除附加险合同的权利;保险公司在承保过程中未对主险、附加险之间的保险金额比例进行控制,造成产品功能异化。
  四是,销售宣传不规范。包括:保险公司未在产品组合销售过程中提示消费者购买的是“保险产品组合”或“保险产品计划”,非单一保险产品;保险公司未将产品组合名称与保险产品名称之间的关系向消费者做清晰解释;保险公司刻意夸大产品组合收益,未向消费者详细告知产品组合中每一款产品的保障情况、收益情况。
  五是,信息披露不健全。包括:保险公司在销售、双录或回访过程中,未充分告知消费者产品组合相关投保、责任免除、退保等保单关键信息;保险公司产品组合宣传材料编制、使用不规范,未将产品组合中相关产品说明书提供给消费者,未充分揭示产品的特征和风险情况;保险公司投保系统不规范,未合理区分主险、附加险等产品形态。
  六是,公司管理不到位。包括:保险公司在严格执行监管规定,切实履行销售管理的主体责任上存在漏洞;保险公司未针对产品组合销售的特点建立内部管理和定期审查机制;保险公司未对产品组合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销售人员违规、合作机构违规等问题建立问责、追责机制。
  根据要求,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各人身保险公司应当按照通知要求,认真对照核查要点,对公司产品组合销售行为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全面核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有效整改。各公司应当于10月30日前将核查整改情况向银保监会人身险部报告。对公司核查认真、整改彻底且未导致严重后果的,可以依法减轻或免予处理。发现自查不力、整改不到位的公司,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将向行业进行通报;情节严重的,将依法严肃处理,采取包括在一定期限内禁止申报新产品、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等监管措施。
  通知强调,各公司向银保监会人身险部报送的核查整改报告应当全面反映公司核查发现的问题和整改落实情况,整改内容要具体有效。各公司应对核查整改中推诿扯皮、敷衍了事、拒不整改的机构和个人进行严肃追责问责,并将相关情况一并在核查整改报告中向银保监会人身险部报告。同时,各公司应当充分利用此次专项核查整顿工作成果,认真总结以往产品组合销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机构人员管理,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切实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四部门发文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9月23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提出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打造集聚发展高地、增强要素保障能力、优化投资服务环境四方面重点任务。
  在聚焦重点产业投资领域方面,《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大5G建设投资,加快5G商用发展步伐。加快基础材料、关键芯片、高端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关键软件等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在光刻胶、高纯靶材、高温合金、高性能纤维材料、高强高导耐热材料、耐腐蚀材料、大尺寸硅片、电子封装材料等领域实现突破。提升稀土、钒钛、钨钼、锂、铷铯、石墨等特色资源在开采、冶炼、深加工等环节的技术水平,加快拓展石墨烯、纳米材料等在光电子、航空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在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方面,《指导意见》指出,将充分发挥产业集群要素资源集聚、产业协同高效、产业生态完备等优势,利用好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开放平台,促进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主要聚焦在增强产业集群创新引领能力、推进产城深度融合、聚焦应用场景建设、提高产业集群公共服务能力四个方面。
  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方面,《指导意见》要求,首先要加强政府资金引导。强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项目的投资牵引作用,按市场化方式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其次是要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发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建立新兴产业金融服务中心或事业部。优化发行上市制度,加大科创板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公司)债券发行力度。支持创业投资、私募基金等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要推进市场主体投资。依托国有企业主业优势,引领、带动各类所有制企业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力度等。
此外,在优化投资服务环境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将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推动重大项目"物流通、资金通、人员通、政策通"。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统筹做好用地、用水、用能、环保等要素配置,将土地林地、建筑用砂、能耗等指标优先保障重大工程和项目需求。加强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鼓励地方盘活利用存量用地。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推动建立适应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特点、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供销总社将努力实现全国所有乡镇基层社全覆盖
 
  据悉,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近日对供销合作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供销合作社是党领导下的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是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深化综合改革,在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农民增收致富、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围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供销合作社要坚持从"三农"工作大局出发,牢记为农服务根本宗旨,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加快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努力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开创我国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指出,供销合作社是国家推进"三农"工作、直接为农服务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供销合作社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为农业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脱贫攻坚等作出了积极贡献。供销合作社要始终践行为农服务宗旨,持续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提高为"三农"服务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抓好促进和带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现代流通、农民专业合作等重点工作,优化重要农资和农副产品供应服务,为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七次代表大会24日在京召开。会上传达学习了习近平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批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喻红秋在大会上表示,要全面提升基层供销社发展质量,分类改造薄弱基层供销社,逐步消除无资产、无业务、无人员的"三无"基层供销社,努力实现全国所有乡镇基层供销社全覆盖。
  喻红秋表示,基层供销社是直接面向农民开展生产生活服务的主要载体,是为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每年要按照基层供销社总量5%的比例改造提升薄弱和相对薄弱基层供销社。
  我国基层供销社建设成效明显,过去5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累计改造新建基层供销社7515家,总数达3.2万家,基本实现涉农乡镇全覆盖。
  喻红秋说,未来5年将建设3000家综合实力强、服务功能全、与农民联结紧的标杆基层供销社,打造乡镇为农服务综合体。同时,要以基层供销社为依托,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力争到2025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土地托管面积达到1.5亿亩,各环节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达到3亿亩次,服务带动小农户5000万户以上。
 
政策要闻
 
▲国务院部署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据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权益,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围绕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一要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规则,落实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法定职责和责任,健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机制,推行内控规范体系。提高信息透明度和披露质量。二要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支持优质企业上市。健全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收购和分拆上市等制度。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资、发债等制度。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完善标准,简化程序,畅通渠道,健全上市公司多元化退出机制。严厉打击规避退市行为。三要发挥部门合力加强监管。稳妥解决股票质押风险、违规占用资金、违规担保等问题。对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大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证监会部署严打股市"黑色"产业链
 
  据悉,为全面落实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零容忍"要求,证监会近期部署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股市黑嘴""非法荐股""场外配资"及相关"黑群""黑APP"。
  "股市黑嘴""非法荐股""场外配资"等违法活动是资本市场的"毒瘤",严重扰乱证券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证监会对此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坚决持续予以打击。近期,舆论反映上述违法活动开始抬头,依托"黑群""黑APP"展业,手段不断翻新,形式更加隐蔽,投资者容易上当受骗。
  针对上述问题,证监会部署派出机构启动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对相关"黑色"产业链重拳出击,重点打击以下几类违法活动:
  一是"股市黑嘴",指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误导性信息,影响股票价格,甚至操纵市场等牟取非法利益的机构和个人。其行为模式主要包括编造传播证券虚假信息、蛊惑交易、抢帽子交易、利用信息优势操纵等。根据《证券法》规定,上述行为分别涉嫌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及操纵证券市场等。
  二是"非法荐股",指无资格机构和个人向投资者或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建议等直接或间接有偿咨询服务的活动。行为模式主要包括网络直播荐股、微博微信荐股、软件荐股、培训荐股等。根据《证券法》规定,上述行为涉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
  三是"场外配资",指以高于投资者支付的保证金数倍的比例向其出借资金,组织投资者在特定证券账户上使用借用资金及保证金进行股票交易,并收取利息、费用或收益分成的活动。行为模式主要包括系统分仓、出借账户、虚盘配资、点买配资等。根据《证券法》规定,从事"场外配资"涉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从事虚盘配资则可能涉嫌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四是"黑群""黑APP",不法分子为开展上述违法活动,借助微信、QQ、微博等工具创建群聊,或开发上线APP等,用于宣传、引流或招揽客户,甚至直接从事相关违法活动。根据《证券法》规定,"黑群""黑APP"等传播媒介也可能涉嫌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等。
 
▲上期所将国债纳入保证金范围
 
  据悉,上海期货交易所9月18日发布了修订后的《上海期货交易所结算细则》(以下简称《结算细则》)和《上海期货交易所标准仓单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标准仓单管理办法》),将国债明确纳入保证金范围。上述实施细则修订案自2020年10月9日起生效。
  在《结算细则》修订方面,一是在第六十六条增加相应授权性规定,明确客户、期货公司会员、上期所在国债作为保证金业务中的授权关系及相应处理权限。
  二是在第六十七条增加规定可作为保证金的有价证券种类,并明确交易所确定保证金种类的方式。
  三是在第六十八条规定"以国债作为保证金的,每次提交的国债面值不得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四是在第七十条规定了国债作为保证金的基准价。
  另外,《结算细则》对办理有价证券作为保证金的手续、国债作为保证金期间发生兑息的归属、有价证券作为保证金的期限等内容也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及修订。在《标准仓单管理办法》修订方面,删除了第七章标准仓单作为保证金有关内容,将相关内容统一规定在《结算细则》中。
市场人士表示,国债具有价值稳定、流动性强等特点,是优质的担保品种类。开展国债作为保证金业务可以扩大作为保证金的有价证券范围,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市场运行质量,相关修订为国债作为保证金业务开展提供了支持,进一步满足了市场需求。
 
▲郑商所修订硅铁、锰硅期货业务规则
 
  9月22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发布公告,对硅铁、锰硅期货业务规则进行修订完善。修订内容主要包括增加硅铁、锰硅免检品牌,明确硅铁、锰硅单包净重核定方式和硅铁出库时发生粉化的处理方案等。
  据介绍,为减少货物粉化对硅铁期货的潜在影响,此次修订为"优化完善粉化处理细则+免检品牌"。具体来看,在交割细则中,明确了单包净重的核定方式为质检批次内的平均重量。在标准仓单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在进行仓单注册时,要求注册人签署《硅铁粉化质量责任承诺书》。同时对硅铁出库复检时筛下物超标的处理方式进行了明确,即用符合入库标准的硅铁调换或以折算价款赔偿货主。
  根据公告,此次涉及《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割细则》修订部分自硅铁、锰硅期货2110合约起施行,《郑州商品交易所标准仓单管理办法》中一百一十五条修订部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他修订部分自2020年10月30日起施行。
 
▲自然资源部印发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
 
  9月24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
  《指南》提出,优化居住用地结构和布局,改善职住关系,引导政策性住房优先布局在交通和就业便利地区,避免形成单一功能的大型居住区。确定中心城区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严控高层高密度住宅。
  《指南》要求,明确空间形态重点管控地区,提出开发强度分区和容积率、密度等控制指标,以及高度、风貌、天际线等空间形态控制要求。明确有景观价值的制高点、山水轴线、视线通廊等,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
  《指南》明确,完善社区生活圈,针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趋势和社区功能复合化需求,重点提出医疗、康养、教育、文体、社区商业等服务设施和公共开敞空间的配置标准和布局要求,建设全年龄友好健康城市,以社区生活圈为单元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指南》要求,以社区生活圈为基础构建城市健康安全单元,完善应急空间网络。结合公园、绿地、广场等开敞空间和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提出网络化、分布式的应急避难场所、疏散通道的布局要求。
  《指南》同时明确,土地整治应以乡村振兴为目标,结合村庄布局优化要求,推进乡村地区田水路林村全要素综合整治,针对土壤退化等问题,提出农用地综合整治、低效建设用地整治等综合整治目标、重点区域和重大工程,建设美丽乡村。
 
国资改革
 
国有企业应在新发展格局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的提出,主要基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百年一遇之大疫情正在深刻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格局。深层次原因是中国筹划以更深层次的改革、更高水平的开放加快形成内外良性循环的战略抉择。
  经济参考报9月8日发表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文章表示,国有企业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应发挥顶梁柱的作用,其关键着力点在于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具体路径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实施补链、扩链、强链,为全球提供稳定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为应对疫情对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美欧日等经济体都通过降息和"印钞"增强流动性,但客观造成了全球流动性泛滥。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全球产业资本流入中国的速度将加快,帮助中国迅速完成补链、扩链、强链。国有企业一要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稳定国际市场份额;二要围绕全球产业链协同,在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四大经济圈,打造一批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规模达万亿元的战略新兴产业链集群;三要加快建设以5G、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四要尽全力维护全球供应链和物流链稳定。
  第二,核心产业要加快技术攻关,积极填补国际产业链高端空白。当前以美国为主的发达经济体因疫情大规模隔离和封闭导致经济陷入衰退,总需求和总供给"双降",国际产业链中的高端供给会出现空缺。中国国有企业要尽可能快地走出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影响,一是推进"两新一重",稳定经济增长;二是在补齐交通运输等传统基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教育医疗等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以改革创新促增长;三是不能大水漫灌,加快形成关键产业链领域的集群优势、规模优势和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提高应对关键技术被卡脖子风险的能力;四是加快国际产业链高端的科技攻关和产品研发,形成诸多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市场化产品,填补因经济停滞而出现的国际产业链高端空白。
  第三,以国内价值链为依托,培育中国"链主"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在国内价值链中,地理临近效应使得本土企业与消费者需求的联系更为紧密,进而更容易获取领先用户、细分市场等需求信息。这样一来,一部分国有企业就可以通过掌握领先用户获得先行者优势,实现从供应商角色到发包商角色的转换,以及从全球价值链中的"被俘获者"到国内价值链的治理者和控制者的转型,同时也有一部分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抓住细分市场的商业机会迅速填补市场缝隙,并在这些细分市场上精益求精,最终成为行业中的"隐形冠军"企业。
  第四,以现代化产业集群为载体,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发展。在疫情冲击下,全球产业链的纵向分工或将趋于缩短,进而导致跨国技术溢出减缓、贸易一体化规模收缩。在这种内向化的演变趋势下,产业集群与国内市场需求的产业联系有望得到改善。实际上,产业集群是市场经济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自然演化的结果,应当发挥中国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与500强大企业优势,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若干产业集群与国家创新体系形成对接,使之成为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
  第五,积极发展新型消费,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中国消费市场呈现长期稳定增长特征和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态势下,一方面要稳固好传统消费,另一方面要鼓励发展以网络购物和网上服务为代表的新型消费。国有企业要积极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新模式,促进传统销售和服务由线下试水线上,进而实现转型升级;要加快拓展时尚消费、定制消费、信息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兴消费领域,增加健康、养老、医疗、文化、教育以及安全等领域消费的有效供给,激发全社会消费活力。通过深入挖掘消费新动能,以夯实内需基础。
  第六,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纽带,塑造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为关键技术谱系的国际生产体系。在全球产业链出现一定程度松动的情况下,"一带一路"建设将面临新的任务和重要合作机遇,在沿线国家积极引入国内价值链上本土龙头企业的品牌和标准。在经济全球化横向分工的区域化集聚趋势中,中国应以更加开放的理念和态度,基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布局这种"以我为主"的区域产业链体系。譬如,在当前疫情仍然严峻的形势下,可以把抗击疫情与新基建相结合,为沿线国家提供抗疫经验、必要的医疗服务和物资,在网络信息技术和医疗健康等基础设施领域提供援助和加强合作。
  第七,以国企改革为动力,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激发内部动力,让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在外部环境处于被动局势下,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激发内部大市场的潜力,发挥国内各项资源要素的积极性,这才是构建并保证双循环体系顺利运营的充分条件。既然对外开放受到了阻力,那么对内改革应该更加深化,更加坚决。按照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要求,落实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实现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国内经济大循环激发市场微观主体活力。
 
自主创新
 
上海发布《临港新片区创新型产业规划》
 
  9月24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临港新片区创新型产业规划》,提出到2035年,临港新片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前沿产业竞争力世界领先,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
  规划聚焦发展119.5平方公里先行启动区域,联动布局临港地区386平方公里范围,统筹规划包括奉贤、浦东、闵行部分区域在内的873平方公里全域。围绕特殊经济功能区建设,做实2025、展望2035。
  规划提出,集聚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再制造等前沿产业,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打造创新发展的"点火器"。
  规划还提出,重点发展以新型国际贸易、跨境金融服务、现代航运服务、信息服务、专业服务为代表的高能级服务业,提升上海在全球贸易、金融、航运、创新网络中的节点功能和辐射能力,打造辐射全球的"服务器"。
  在发展目标上,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初步构建前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开放型产业体系,建立比较成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到2035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前沿产业竞争力世界领先,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打造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在政策保障方面,规划提出,加强一流人才生态建设,实施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探索建设国际人才自由港,优化人才发展的事业环境、生活环境。
 
武汉出台新举措助推国家级开发区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据悉,为助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区打造武汉改革开放"新高地",武汉日前出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市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
  武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发区是武汉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排头兵。意见共计16条举措,重点集中在放活改革自主权、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四个方面。
  意见提出优化开发区机构职能,探索"大部制、扁平化、市场化"管理模式;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优化管委会职能,建立去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加强开发区经济发展职能,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开发运营职能。
  意见提出建立市场化选人用人激励机制,以关键业绩指标(KPI)考核为核心,创新绩效考核体系。实行全员聘用制的开发区可按照有关规定自主确定薪酬水平、分配办法,试行"以岗定酬、按绩定酬"的薪酬制度,将个人绩效薪酬与园区考核系数、部门考核系数、个人考核系数直接挂钩。
  意见提出推进新型研发机构改革发展,建立市场化的运营管理制度,构建"新型研发机构+投资发展公司+专业研究所"的组织架构,赋予其人员选聘、职称评审、科技项目管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处置等自主权,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共同体。同时,实施科技项目揭榜制,聚焦集成电路、北斗导航等地球空间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加快"卡脖子"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日前,由科技部、工信部共同支持,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作为国家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牵头发起的"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简称"中国汽车芯片创新联盟")在京成立。
  据了解,联盟跨界融合汽车和芯片两大产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共同组建,主要包括了整车企业、汽车芯片企业、汽车电子供应商、汽车软件供应商、高校院所、行业组织等共70余家企事业单位。联盟以"跨界融合、共生共赢、产业成链、生态成盟"为运营理念,旨在建立我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生态,打破行业壁垒,补齐行业短板,实现我国汽车芯片产业的自主安全可控和全面快速发展,推动我国成为全球汽车芯片的创新高地和产业高地。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不断普及,汽车芯片应用规模快速提升,但我国汽车芯片自主率不足10%,迫切需要实现自主安全可控。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介绍,自2018年起,国创中心和联盟成员单位一起,围绕自主车规功率半导体及其他汽车芯片,组建了超过100家单位参加的车规芯片测试认证工作组,研究制定了自主车规芯片测试评价标准,开展了近10款功率器件/模块的第三方自愿性测评认证工作,在新疆吐鲁番和内蒙古海拉尔分别完成自主IGBT产品实车搭载的高温和高寒实地行驶测试,为自主汽车芯片上车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
  孙逢春表示,"十四五"时期,联盟还将开展技术探索、成果推荐、资源对接、产品推广、人才培养、行业交流、国际合作、产业智库等工作,建立产业链上下游信息沟通渠道,打通自主汽车芯片上车应用的技术通道和产业通道,早日建成"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生态"。
 
绿色木质包装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在长沙成立
 
  9月20日,由箱联天下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无锡前程包装工程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绿色木质包装产业国家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木质包装产业创新转型高峰论坛正式举行。
  "绿色木质包装产业国家创新联盟"于2019年11月正式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木质包装行业终于有了本行业的国家级创新平台,结束了外界对木质包装行业"无技术含量"的评价。
  创新联盟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将一次性木包装箱变成可以循环使用的包装;由生产制造销售向租赁循环服务转变;用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推动木质包装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这是传统包装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成立绿色木质包装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就是为了驱动国内木质包装行业规范、创新、循环、智能和绿色发展,牢牢树立品牌意识,从而高价值开发利用木质包装,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未来,创新联盟将依托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围绕节材代木开发包装新材料;包装箱结构开发可折叠、可拆卸的新型循环包装箱;循环共用组织协同技术公关和标准研发;智能包装开发物流芯片等领域进行研发。同时,还将依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与交通学院培养木质包装行业人才。
 
天津市无人机和新材料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成立
 
  9月21日,天津市无人机和新材料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成立大会。
  天津市委组织部部长、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喻云林在大会上指出,成立天津市无人机和新材料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构筑人才高峰高地,有利于打造新兴产业集群。要着力集聚一批高水平创新人才、打造一批产业链协作项目、形成一批产学研合作成果,拓展高校院所和企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培育一批总部在津的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要以开放型思维推进联盟建设,实现联盟共建、成果共享、合作共赢。
  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书记连茂君表示,滨海新区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创造条件,完善政策,推进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技术链、金融链"五链"深度融合,促进政、产、学、研、用、金、服七要素高效联动,为无人机和新材料产业发展续航加油、升级加力。
 
节能减排
 
五部委发文部署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据悉,为推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科学有序发展,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9月21日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政策,调整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支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城市群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攻关和示范应用给予奖励,以期形成布局合理、各有侧重、协同推进的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新模式。
  《通知》显示,示范期暂定为4年。示范期间,五部门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入围示范的城市群按照其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奖励。奖励资金由地方和企业统筹用于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人才引进及团队建设,以及新车型、新技术的示范应用等,不得用于支持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生产投资项目和加氢基础设施建设。
  从示范内容来看,示范城市群应找准应用场景,完善政策环境,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构建完整产业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比如,重点支持电堆、膜电极、质子交换膜、碳纸、催化剂、双极板、氢气循环系统、空气压缩机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突破;重点推动中远途、中重型商用车示范应用,将其作为纯电动汽车的有益补充,引领带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
  《通知》分别在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和氢能供应两个领域给予示范城市群补贴,补贴的具体方式是通过积分核算,1积分给10万元补贴,积分上限分别为15000积分和2000积分,即补贴金额上限为15亿元和2亿元,同时积分的标准也在逐年退坡。
  示范结束后,对超额完成示范任务的,超额完成部分予以额外奖励,按照超额完成的任务量和奖励积分标准进行测算,额外奖励资金上限不超过应获得资金的10%。示范区以外的地方原则上不宜再对燃料电池汽车推广给予购置补贴。
  考虑各地资源能源禀赋、产业基础、技术优势、应用场景等差异,《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产业链上优秀企业,推动企业所在城市联合申报示范,充分发挥城市和企业各自优势,实现产业互补、强强联合。2020年11月15日前,拟申报示范城市群的牵头城市所在省级财政、工信、科技、发改、能源主管部门应向5部门提交两份申请文件和示范应用实施方案。
  《通知》提出,中央财政将采取"后补助"方式,以结果为导向,依据验收评估和绩效评价结果核定并拨付奖励资金。牵头城市要组织确定中央财政奖励资金在示范城市间的分配方案。对工作进度慢、未按进度完成任务的示范城市群,经专家委员会审定,将视情况采取调整实施方案、扣减或暂停拨付奖励资金、暂停或取消示范资格等措施。
据了解,2009年以来,中央财政一直采取对消费者给予购置补贴的方式,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截至2020年7月,我国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超过7200辆,建成加氢站约80座,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仍面临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缺失、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加氢设施建设难等突出问题。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格局要求,更好地推动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科学有序发展,政策调整优化势在必行。
 
国家邮政局部署推进邮政业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9月22日,国家邮政局在京召开邮政业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推进会。国家邮政局副局长赵民在会上指出,邮政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塑料包装是快递包装的重要构成,如何减少塑料包装使用、避免塑料污染,是快递包装绿色治理的核心内容。加快推进行业塑料污染治理,既是全行业的重要政治任务和法定义务,也是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他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邮政业寄递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规定了塑料包装治理有关内容,根据国家塑料污染治理工作部署,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六省(市)邮政快递网点要在2022年年底前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使用量,2025年年底前在全行业实施。
  赵民强调,塑料污染治理涉及塑料包装的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环节,涉及企业、政府、用户等多方主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邮政管理部门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部门职责,注重内外协同,加强上下联动,强化责任落实,将行业塑料污染治理与其他生态环保工作统筹谋划、系统推进。
  一要准确定位谋划。立足邮政业是塑料包装使用行业这一基本定位,认真履行行业责任,同时积极推动上下游做好衔接与协同。
  二是摸清现状底数。深入开展摸底调查,全面掌握现状底数,科学制定工作措施,为行业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坚持综合施策。持续推进快递包装标准化、绿色化、减量化和可循环,督促寄递企业采购使用环保包装,推进可循环、可折叠快递包装的规模化应用。持续增加行业绿色供给,为行业塑料污染治理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四是注重统筹协调。将行业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与相关试点示范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已有的载体和平台整合相关资源,抓住机遇提升行业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体系性。
  赵民还要求,各级邮政管理部门要强化组织实施,推动行业塑料污染治理取得实效。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要将行业塑料污染治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持续推进。各地邮政管理部门要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完善省负总责,城市负主体责任的工作责任制"的要求,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推动将快递包装绿色治理纳入地方生态环保总体格局,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二是强化督导检查。依法做好监督检查,通过"双随机"检查、联合检查等方式督促寄递企业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依法处理。三是完善支撑保障。要借助地方立法契机,积极推动增加行业生态环保相关内容,为行业塑料污染治理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围绕责任落实不断健全监管体系,提升监管实效。四是广泛宣传引导。深入开展法规标准和政策宣贯,广泛开展宣传动员,督促寄递企业切实增强依法依规经营的意识和能力,强化政策落地实施。
 
重庆发布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据悉,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日前印发了《重庆市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根据《行动计划》,重庆市将分三年三步走,实现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基本建成的目标,并推出45项具体举措,确保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地见效。
  此次印发的《行动计划》与2019年下发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相衔接,按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要求和三年三步走的步骤,细化了三大工作目标。
  一是分类效果的刚性指标。包括按照分类示范标准开展示范的比例和回收利用率。从今年起的三年内,全市城市建成区内开展示范的街镇从50%提高到100%,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的行政村从30%提高到50%,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从35%提高到40%以上。
  二是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的建设目标。三年之内,该系统的建设要从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延伸到其他区县,从局部扩展到全域,实现从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基本建成到全市基本建成的跨越。
  三是具体工作计划指标。这些指标根据各区县(管委会)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变化可按年度适当调整,包括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和其他区县生活垃圾分类任务计划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市级示范村建设任务计划表等。
  《行动计划》从推进全域覆盖、实施源头减量、完善分类体系、推进资源化利用、发动社会参与、完善工作机制等6个方面,清单式列出了45项具体措施。
 
四川宣布大力支持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
 
  9月21日,四川省长尹力主持召开省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支持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政策》)。
  《政策》从创新研发、高质量发展、推广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18条政策措施,对新产品开发、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创建创新中心、新建产品准入检验检测机构、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新能源汽车停车和出行等给予支持;对在四川省投资落户的国内外领先的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整车和零部件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管理,对位列国际前沿的头部企业在四川投资建设的研发、制造、检验检测项目及机构给予重点支持。
  据了解,今年6月8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曾发布关于《四川省支持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简称《政策(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征集。
  根据《政策(征求意见稿)》,四川将鼓励先进新产品研发,对省内企业新开发的新能源乘用车、客车、货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产品,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新发布车型,且在进入目录后一年时间内销量分别达到1000辆、200辆、500辆、50辆的,每个车型给予开发生产企业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单个企业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同时,四川将对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研发项目,按承担单位对项目的实际投入,给予不超过30%的奖励,单个项目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此外,四川还将支持新能源与智能汽车领域创新平台建设,对新获批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按照国家支持建设资金的一定比例给予专项奖补,对新认定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一次性给予1000万元专项补助。
 
浙江禁止生产销售六类塑料制品
 
  据悉,为了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等9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办法》,禁止生产、销售超薄塑料购物袋、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等六类塑料制品,并探索实施企业法人失信惩戒。
  根据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的规定,浙江全省范围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到2020年底,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管住生产和销售源头,还要管住流通环节。实施办法指出,到2020年底,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2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全省县城以上建成区;全省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县城以上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指出,全省探索建立塑料原材料与制成品的生产、销售信息披露制度;探索实施企业法人守信承诺和失信惩戒,将违规生产、销售、使用塑料制品等行为列入失信记录。
 
劳动用工
 
国际劳工组织称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劳动力收入大幅下降
 
  9月23日,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国际劳工组织发布《国际劳工组织监测报告第六版:2019冠状病毒病与劳动世界》指出,疫情引起的工作时间损失使全球各地劳动者收入大幅下降。据估计,与2019年同期相比,全球劳动收入在2020年前三个季度下降了10.7%,即3.5万亿美元(该数字不包括政府采取措施提供的收入支持)。
  报告指出,2020年前三季度全球减少的工作时间远高于今年6月发布的预测数据。数据显示,降幅最大的是中低收入国家,其劳动收入下降了15.1%;美洲地区受影响最大,下降了12.1%。
  报告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全球工作时间损失同比将达到8.6%,相当于2.45亿个全职工作岗位。这与国际劳工组织先前估计的4.9%和1.4亿个全职工作岗位相比有所增加。
  报告称,工作时间损失预估值增加的一个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劳动者,特别是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劳动者所受影响比以往危机要大得多。此外,工作时间的减少更多是由人员不活跃而非失业导致。
  报告称,虽然许多工作场所封闭措施有所宽松,但各地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94%的劳动者仍生活在工作场所受到某些限制的国家中;32%的劳动者生活在只开放必要工作场所的国家和地区。
  报告还探讨了财政刺激措施在缓解疫情对劳动力市场影响方面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财政刺激措施力度和工作时间的损失成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报告称,全球范围内,如果多增加相当于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1%的财政刺激,工作时间的损失将进一步减少0.8%。
  报告同时指出,尽管财政刺激计划在支持经济活动和减少工时损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国家,因为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提供资金的能力有限。
发展中国家形势不容乐观。报告认为,要想通过财政刺激措施缓解疫情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预计发展中国家需再投入约近万亿美元的资金,这对深陷于财政赤字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一些国家还不得不将公共支出从其他用途中转移出来,以减轻危机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增加
 
  据悉,美国劳工部9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19日的一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环比上升4000至87万,显示就业市场复苏依然艰难。
  数据显示,截至9月12日,美国全国申请失业救济人数约为1258万,环比减少16.7万。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虽已从3月末的峰值大幅下降,但近几周维持在80万左右,仍是新冠疫情暴发前的4倍,显示就业市场复苏十分艰难。
  与此同时,美国国会迟迟未能通过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或对美国经济持续回暖和就业市场复苏产生负面影响。
 
专家论坛
 
陈道富:运用四大对策更好实现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与调节
 
  证券时报9月24日刊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撰写的文章指出,7月30日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与调节。宏观调控一般是短期的、被动的需求对冲政策,较少涉及“跨周期”。这一罕有的提法或预示着“十四五”期间我国宏观调控框架将出现重大创新和突破。
  我国现有宏观调控体系已初步具备“跨周期”特征
  我国的宏观调控含义较丰富,在“改革、发展、稳定”平衡中避免了经济金融危机,已实现了40多年“跨周期”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的宏观调控,是从计划经济时期的指令性管理,逐步改革演化到宏观管理,再到宏观调控的。目前宏观调控目标,既有总量平衡,也有结构优化,还有生产力布局和风险防范,“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除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还包括规划和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和区域等供给侧和结构性政策工具,形成了“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指导,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并要求“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的机制化”(十九届四中全会)。
  近年我国的宏观调控已基本形成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逆周期需求管理工具为重点,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为底线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我国还根据不同时期宏观环境不同,针对就业、消费、投资和区域等领域,出台相关政策,构建了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等。
  总之,我国宏观调控实践从一开始就已具备跨周期特征,但经常分散于不同领域,由不同部门以不同逻辑实施。当前明确提出“跨周期”宏观调控,意味着需要纳入统一的宏观调控框架,统筹协调,让偏短期的需求“逆周期”管理有了长期视角,有了“锚”来判定“超常规”和“谨慎”的合理性;也让改革和结构性政策有了节奏和相互配合,避免“一刀切”和“运动式”改革和政策共振,给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当前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与调节的特殊背景
  当前强调宏观调控的“跨周期”设计和调节,是有特定背景的。7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指出,“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性较大,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要求“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推进,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这时候提出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与调节,应是寄希望于通过“设计和调节”,能应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解决中长期问题,防范化解风险,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现实的经济运行,总是当下长短期力量交织作用的综合结果。在特定时期,长期因素相对稳定,只需要重点对冲短期因素给宏观经济运行带来的扰动。当前宏观调控的特殊性在于,除了短期因素引发经济波动外,多种长期力量同时发生变化。同时发生变化的长期结构性变化具体包括:技术的重大变革正深刻改变经济社会运行的“技术背景”;世界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特别是中美关系的重大变化;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向高质量增长的重要转型期。今年还叠加了疫情影响,目前看还具有一定的长期性。
  为了应对当前格局和复杂的经济局面,政治局会议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和“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的应对方向和战略。
  可见,当前背景下提出跨周期宏观调控,至少包含以下三个含义。一是宏观调控目标的确定需平衡更多目标,当前要实现“六统一”。宏观调控不仅需烫平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还需挖掘经济增长潜力,实现合理的经济增长和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等。二是为中央确定下来的应对当前格局和复杂经济局面的方向和战略,创造适宜的宏观环境。三是需为转型的风险管理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
  实现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与调节的政策建议
  随着经济成为复杂系统(与此相对的是简单的机械系统),自我组织和自我演化的力量强大,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下降,宏观调控的设计引导能力和效果减弱。在格局变化和转型的特殊时期,系统内生力量减弱,宏观调控具有较大影响力,有必要强化并完善跨周期宏观调控的设计和调节。
  (一)处理好改革、宏观调控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
  虽然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与调节意在应对更多中长期因素,但仍不能完全替代改革和宏观风险管理,尤其宜避免改革和风险管理的宏观调控化。宏观调控总是基于微观主体的预期和活力,基于经济运行机制的行为引导和调控。实现微观主体改造和市场良好秩序是改革的任务。在改革效果充分显示之前,宏观调控仍需借助现有市场中的真实力量,完成对经济运行状态的调适。宏观调控虽然受制于体制机制层面的改革,但主要是对冲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市场阶梯式调整冲击。市场既需要必要的波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也需要市场主体的“生死轮回”实现结构调整,但又要避免超过承受能力、不可控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应区分改革、宏观调控和风险管理的不同职能,制度设计、政策调节和风险应对各负其责,共同发挥作用。
  (二)构建基于长远利益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框架选择体系
  有效跨周期宏观调控将体现为更多目标的选择和权衡,体现为不同宏观状态的区分、判定并启动不同的宏观调控框架。为此,一是形成目标设定的利益协调机制。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与调节,关键区别在于调控目标的设定更强调长远利益,会涉及更多目标的确定、排序。为此,宜进一步完善宏观目标的设定和排序的利益协调机制。当引入更多目标时,从目标的实现角度,需引入相互独立的工具体系,有必要权衡结果可控性和市场灵活性、活力之间的宏观利弊。
  二是区分宏观状态,适用不同的宏观调控框架。如可将宏观调控区分为日常、转型期和危机调控。其中,日常调控着眼于维护市场良好秩序,烫平经济波动幅度;转型期调控则关注制度转换带来的结构性转变;危机调控则着眼于快速破坏自我强化机制,恢复经济金融功能。应通过特定的条件,由特定部门进行宏观状态判断,并启用不同的宏观调控框架,适用不同的逻辑和约束条件。
  (三)发挥财政和国企的自动稳定器功能
  基于国家宏观调控(功能)视角的财政收支,才是需求管理意义上的财政政策,合理设计可使其在满足周期内平衡的约束下,又具有逆周期的自动稳定器功能。我国的财政实践中,却仍有较多顺周期特性,更重视财政的当期平衡,部门色彩浓厚而宏观调控职能较弱,尚未很好地发挥自动稳定器功能。如容易在经济低迷时收“过头税”,财政支出具有顺周期性等。如果将国企、地方融资平台和各类政策类基金的运作也纳入考虑,具有较显著的盈利性市场主体特征,广义财政的顺周期特性更加明显。增强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功能,有必要构建并完善财政和国企的自动稳定器功能。
  具体而言,一是可否研究并探索基于功能的周期性平衡财政。改革现有带有包干色彩的顺周期税收考核管理体制;除了考虑社会效应外,还可进一步研究财政支出细项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如增长、就业等,更好地安排支出结构;更重要的是区分周期性财政赤字和结构性财政赤字,建立财政赤字与盈余的周期性平衡机制,可研究周期性财政赤字和盈余的测算方法,在现有财政平衡、调节基金基础上,探索有更多授权和灵活性的市场化、基于周期平衡的赤字融资方式。
  二是改变地方政府高成本的隐性债务融资。是否可借助疫情和转型、财政体制改革,将部分地方政府债务转为中央债务,提高债务的信用等级,降低利息成本,也为央行开展基于国债的货币政策操作提供市场基础。地方欠款影响了市场资金周转,在规范的同时,针对历史问题,是否可以安排特殊的资金加以确权和清理,为实体经济注入真金白银。
  三是研究并开发国有企业的自动稳定器功能以及在转型等特殊时期的逆周期功能。如从股东角度,设计合理的盈利要求等考核,综合考虑企业发展和国家宏观管理的利润上缴比例的动态调节机制等;从反垄断和社会公平等角度,强化对国有企业的市场力量管理,近期的应付账款管理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四)加强特殊时期的政策协调
  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与调节将供给侧、需求侧更多样的工具纳入统一框架,不同工具由不同部门执行,加大了政策协调难度。为此,除了宏观调控部门在理论、框架上形成共识外,还需要加强与被调控对象的充分沟通,更需要直接的政策协调机制。
  一是可设计在特殊时期扩大货币政策支持财政政策的条件和机制。在面对转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应对疫情冲击时,关键是“看见”+“熬过”。政府和国企等非市场化主体可以在这种时期,发挥更大的“逆周期”的缓冲作用,运作得好可实现超越周期的力量。可被接受的财政赤字货币化,包括市场化融资,可拓展政策应对空间,提高“熬过”的概率。就好比需要区分正常情境下的宏观调控,与危机救助下的宏观政策一样,自我约束在特定场景下是可以适当放松的。当然,一是需与资产方的结构性改革相配合,二是“熬过”后,需及时回归。这种突破自我约束的融资容易“上瘾”,形成“路径依赖”和“方向锁定”,会增加系统的脆弱性。
  二是设计分级参与的风险处置机制。可根据金融机构的规模、业务特性和风险暴露等,将各类金融、准金融机构的风险状态分为四级:正常、关注、早期介入和处置。当机构处于正常状态时,按照现有监管模式监管。被列入“关注”的机构,除需要接受现有监管机构的监管外,还需要接受央行、其他监管部门(原归中央部委监管的机构,引入地方金融监管局;原归地方金融监管局监管的,引入负责“制定规则”的中央监管部门)的非现场监管。一旦被定为“早期介入”,则除了接受额外的非现场监管外,还需要接受这些机构共同或专门的现场监管,并引入最终可能承担弥补损失责任的各类主体,如存款保险机构、保险保障基金或中小投资者保护基金,启动与地方财政和国资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确定为“处置”,则引入各类处置手段,并按照法定顺序弥补损失与处置成本。
 
全面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
 
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中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全面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
  光明日报日前发表同济大学国家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石建勋文章表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新发展格局是根据中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新发展格局强调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有助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文章分析,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扩大内需的重要性,不是过去的简单重复,而是要坚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依靠科技创新,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形成更多新的增长极,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要持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疏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堵点、断点,也要把握好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使新发展格局有持续、安全、高效、稳定的动力源和支撑面。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提升中国产业链体系质量、维护经济安全的客观需要。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经济安全突出反映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安全上。长期以来,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中低端,产品的附加值不够高,品牌效应不够强,某些高科技产品和技术对供应链的依赖性强,随时面临被断供“卡脖子”的风险,威胁着中国的产业和经济安全。因此,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构建自主、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
  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科技强国建设,加强协同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加快实现从代工到研发、从模仿到创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的转变;要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尤其要利用我们全球最完备产业配套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的独特优势,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器”。
  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自我封闭”,而是要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关起门来搞“内循环”,只会导致“死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畅通内外循环、内外并重、内外相互促进,是新形势下的更高水平开放发展布局。开放发展的重要内涵在于促进竞争、激发新动能。开放带来的竞争与合作,对于更好地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保持内循环机体的活力和竞争力至关重要,这样才能使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更加稳固。畅通内外循环是要将中国的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有机嵌入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之中,成为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增强不可替代性。
  只有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才能优化生产要素的跨国配置,扩大优质商品、服务的进口,进一步满足国内的生产和消费需求,使国内大循环更加通畅,质量更高。为此,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坚持进口与出口并重、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相互协调,增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黏合度,逐步实现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提升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与相关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有效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战略选择。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复杂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孤立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有所蔓延,加之罕见的疫情冲击,全球化分工带来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布局面临严峻挑战。面对全球经济日益加强的不确定性,构建新发展格局就要下好先手棋,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关键是要做好自己的事,用改革开放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通过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释放内需潜能,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动能、注入确定性,引领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合作共赢作出重要贡献。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主动塑造和延长战略机遇期的必然选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以往中国的战略机遇期,客观上更依赖于外部环境出现有利变化,具有明显的外生性。随着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从追赶者、学习者逐渐向领跑者转变,竞争力、影响力和塑造力不断提升,更多需要靠自己的努力争取和创造发展机遇。为此,要充分发挥中国兼具门类齐全的工业生产能力、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在畅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加快推动完善和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包容普惠、互利共赢的规则体系,着力提升中国的国际规则制定权和话语权,为中国和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共享性和普惠性机遇。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间充分利用要素价格低廉的优势,通过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和中国要素禀赋的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发展空间受限。而中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事实上,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顺应这一转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如何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做最好的自己
 
  据悉,证券时报9月23日刊发署名吴非的文章指出,自全球化诞生以来,产业始终在转移。产业转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利于产业升级、扩大投资贸易、推动经济增长,也可能带来产业空心化、失业率上升、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还会演变成社会政治矛盾。在多重因素推动下,这几年全球化大图景变得日益扑朔迷离。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世界经济中的固有矛盾,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面向"十四五",我们要完善适应新特点的开放体系,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提供支撑。
  产业转移不是新故事
  当下语境讨论产业链稳定,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外资企业减少或撤出中国业务;二是中国本土企业向境外转移产能。由于外资企业转移不仅涉及市场选择,还容易让人联想到政治经济大气候变化,其一举一动就更受瞩目。
  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对这两年40多个外资转移案例进行了分析,发现共同特点是产品和业务布局没有跟上中国市场步伐。有的是产品调整不及时,比如这几年智能手机、家电在向OLED屏切换过程中,不少原来生产液晶显示屏的日本、韩国企业退出了中国市场;有的是本土品牌强势崛起,依仗更熟悉中国市场环境和消费者习惯的优势,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部分外资产品不得不退出中国市场,这在消费类电子产品方面尤为突出;有的是在实体商业数字化和线上转型过程中,简单固守发达国家的商业模式,对中国本土消费者消费习惯重视不够,造成业务模式水土不服。综合来看,大部分属于正常转移。当然也有企业出于其他原因退出中国市场的,但这是少数。多位企业负责人讲,从世界范围看,中国消费市场崛起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居民消费扩容升级,客户黏性和消费习惯正在塑造之中,这种以多变为主要特征的市场生态,客观上使得企业技术和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不仅仅是外资企业,内资企业同样如此,如果不及时调整产品线和经营策略,就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宏观数据也能反映这个变化。从工业增加值角度看,外资比最高的时候达到30%左右,现在已经下降到不足20%;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从最高点的17%左右,下降到目前的1.4%。外资企业吸纳就业也在下降,最高曾经占到城镇就业总量的10%,也就是4000万左右,目前已经降到5%。在中国要素禀赋变化、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外资肯定要随着大趋势调整。
  疫情发生后,就个人的观察看,国际社会、媒体对中国供应链经历了再认识的过程。国内疫情爆发初期,由于防控疫情需要,一度引起供应链紧张。这在媒体中点燃了供应链是否过度依赖中国的大讨论,部分外资企业也有调整供应链的心理预期。但随着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外资企业供应链也顺利恢复。最近和不少外资企业代表交流,他们认为把供应链搬离中国仅仅是个话题。他们的逻辑很简单,放眼全球,还能上哪里去找这么稳定和有潜力的市场?在看待外资企业撤离上,不能把现实过于简单化,要相信资本的理性和力量。
  从内资企业情况看,至少在我的观察范围之内,还没有看到制造业连根拔起的现象。我们所讨论的转移,实际上更多是布局。经过30多年积累,中国企业有了这个能力和胆识。
  一些企业利用东南亚要素成本低、享受欧盟等免关税的优势,把部分产能甚至工厂放到当地,这是企业基于自身发展的市场战略。当然,国内要素成本上升、中美经贸摩擦等因素,客观上加快了这个进程。总的看,企业对外转移占总资产、总产量、市场份额、销售收入的比重,都没有超过10%。和欧美企业动辄60%以上的国际销售比重相比,中国企业实际上还处在国际化初期阶段。
  中国会被隔离在全球化之外吗?
  有可能形成一个没有中国的全球产业链体系吗?目前让这个问题变得迫切的,主要是和中美关系变化密切相关。美国政府采取非市场、非理性的手段,打压中国企业,在经贸、科技、人才培养等领域加快与中国切割,声称要联合整个西方国家,打造没有中国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美国政府这些做法超出了惯常的认知,让我们始终信奉的互利双赢的国际合作理念受到挑战。那么,美国政府能把外资企业都从中国逼走吗?中国会被隔离在全球化之外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回顾现在的全球产业链是如何形成的。过去40多年,全球化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以中国为重要节点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形成。除了发达国家产业有向外转移需求外,中国自身也做了两件重要的事:一是转向市场经济,打开国门搞建设,让中国数亿剩余劳动力有了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机会;二是在意识形态上采取不争论的方式,与西方大国形成了必要的互信,这为经济合作营造了氛围和条件。这是全球资本和市场力量共谋的结果,不是中国刻意塑造的,也不是为了中国而形成的,只不过中国做了正确的事情:改革开放。
  放眼当今世界,要打造没有中国的全球产业链,政治意愿是一回事,市场理性又是一回事。以中国这种大体量、全链条、低成本的供给能力,在全球找到能够替代中国的供给方,目前看来很难。在发达国家内部形成这个循环就更难,因为产业结构本来就是竞争大于互补。发达国家现在站在产业链高端,也是因为有中低端支撑的结果。离开了中低端去讨论高端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芯片不能当饭吃。设想极端情形,离开了发动机造不出汽车,但是没有轮胎同样造不出汽车。在全球供应链中,优势和弱点是相对的,低端是同样可以卡脖子的。中国已经深度融入全球化,只要我们自己不离开,没人能让我们离开。对各种风险情形我们要有预案,但是也不要陷入"中国只需要世界、世界不需要中国"的恐惧。
  政客和媒体喜欢把世界描绘得黑白分明,充满戏剧性,但是就我接触的大量外资企业来看,这些企业家有足够的智慧,也有足够的理性。他们表示根本没有撤出中国的打算,甚至还要增加在中国的投资。我能感觉到,这不是安慰之词,而是看透国际风云变化之后的战略抉择。全球化诞生的几百年来,经历过战争、瘟疫的考验,但是没有看到市场理性被长期战胜过。还是那句话,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我们再把视野拉回到当下。疫情发生后,国内外普遍预计中国外贸将出现超预期下降,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虽然不能说形势大好,但至少也没有像当初设想的那么悲观,防疫物资、宅经济带动了出口稳定恢复。这表明全球市场对中国供应链还是信任的、需要的。所以,我个人更倾向于把眼前这场波澜理解为全球产业链和利益分配体系的再平衡,全球体系需要调整,但不是、也不可能回到过去的老路上。
  中国的策略是做最好的自己
  当前中美战略竞争,实际上也是两个国家资源动员能力的竞争。谁能够最大限度调动资源,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竞争是两国之间的,但制胜之道是做好自己的事。仔细分析全球产业链构成,我们会看到现代供应链越来越长,但是再长也有个终点,就是消费市场。市场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国有6万亿美元的商品市场规模,没有哪个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会无视。即使出现最极端的情形,仅仅依靠国内循环也能培育出世界级的企业、技术和产品,前提是市场必须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今后要继续坚持的,就是把改革开放这件正确的事情进行到底。
  一是完善多元化开放布局。以前我们讲相互开放,现在更要主动开放;以前是发达国家要我们开放,现在是你不开放我依然要开放。在开放布局上,要更加注重多元化,向欧洲、日本、东南亚国家、非洲国家开放,尽可能延伸市场深度和广度,打造非美循环圈。即使对美国,除了少数政客、机构、企业以外,还是要向大多数企业、地方和民众保持开放,用开放来寻求最大公约数。美国采用极端手段打压中国企业,但是中国不必追求所谓的对等报复。用非理性来回应非理性,实际上是惩罚自己。我们还是要分清利弊,牢牢守住自己的利益基本盘,不随风起舞,不好勇斗狠,通过发挥开放大市场的优势,让全球企业在中国留得住、发展好。
  二是简化市场准入制度。这几年中国在市场开放上进展很快,但是仍然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比如,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经减至33条,但是清单之外各类限制仍然还比较多,外资企业跨区域经营仍然面临各种资格审批,还有大量隐性限制。另外,清单有碎片化趋势,目前事实上正在形成全国版、自贸试验区版、自由贸易港版、服务贸易版以及国内市场准入5张负面清单。用清单管理市场准入,这是开放环境的改进,但是清单之间要加强整合,否则就意味着清单之外另行设限,违背了非禁即入的原意。从长远来看,要真正形成一张清单管全国、管内外,切实做到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我们亟待解决"卡脖子"问题,但很多先进产业都不是规划出来的。如果缺了市场的开放性和竞争性,即使我们花重金搞出来所谓的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也很难形成市场效益。这件事急不得。
  三是完善现代产业链生态。当代产业链有两个显著特点:一个是制造服务化,另一个是交易多元化。为什么服务在制造环节的增值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制造工厂开始进行越来越多的服务外包活动、电信等连结性服务重要性不断提高、精密制造当中的软件服务成分增加。全球产业链不断服务化,要求各个国家不仅要开放制造部门,也要开放服务部门,仅仅依靠单部门开放难以提高效率。就后者来讲,全球产业链相当于把不同的事情交给不同的人去办,这样就会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企业产生大量的交易,因此可以说今天的全球产业链产品,本质上都是一种"合同密集型"产品。这个特点告诉我们什么?就是在基础设施等硬件相同的情况下,那些具有更好制度安排的国家和地区会成为跨国公司首选地。面向"十四五",我们要在服务部门开放上有更大动作,着重改善融资、通讯、数据、运输和信息服务水平。还要在软环境上下功夫,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打造高水平的营商环境。
  四是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国际化。中国产业国际化步伐才刚刚开始,我们的对外资产更多是以外汇储备方式存在的,真正以对外投资形成的资产并不多,制造业对外投资就更少。目前制造业对外投资存量占整个对外投资的比重在10%左右,发达国家特别是德国、日本、韩国高达40%以上,这说明我国制造业国际化水平远远不够。要坚持走出去大方向不变,加强产业政策内外统筹,既不能为了防止空心化一味地限制转移,又不能简单追求国际化,一味放任转移。应当根据我国比较利益特征,加强产业甄别和宏观引导,防备走了不该走的,留了不该留的,形成中国企业跨境产业链。针对产业转移会带来东道国和母国的利益博弈问题,我们也要未雨绸缪,推动对外投资立法,梯次输出技术,使得国内发展能够跟得上产业转移步伐。
五是努力构建国际信任链。如果缺乏政治互信,产业链合作很难顺利进行。要承认,相对于我们快速提升的国际分量来讲,我们的对外沟通能力是有欠缺的。关于我们的制度、理念、文化、价值等等,在说给谁、如何说上我们是没有定位清楚的,因此经常把对上与对下、对内与对外混为一谈。这样的结果是看着都很正确,但是国外听不懂。这个命题很大,这里不展开讨论。有华裔高管建议,要多发挥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学界力量,让第三方讲述中国,讲述中国人的家国意识、改革开放、和平发展,重新构建国际信任链,改善外部发展环境。
 
做好“双循环”是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据悉,深圳特区报日前刊发经济学教授任寿根的文章指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顺应了未来世界经济以及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方向,是中国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新发展格局形成的理论基础
  文章表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有经济理论基础的,经济循环理论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经济循环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经济循环能力决定该国的经济发展能力,要提升一国的经济发展能力关键在提高一国的经济循环能力。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提到社会再生产的概念,将社会再生产划分为社会简单再生产和社会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每年投入同样多的生产要素生产同样多的商品,而扩大再生产是每年通过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或技术投入生产更多的商品。社会再生产可视为生产的循环。生产的循环是经济循环的组成部分或要素。经济循环是由生产、分配、交易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一个闭合链条。生产、分配、交易和消费这四个环节首尾相连,循环往复,消费促进生产、生产又经历分配和交易环节满足消费,如此不断进行,构成经济的循环模式。
  一个国家经济循环的速度、幅度和高度决定了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循环的速度和幅度主要是指这四个环节连接的速率以及规模,经济循环的高度是指经济循环的质量。任何国家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提高经济循环能力,必须使其经济循环的速度、幅度和高度不断得到突破。
  经济循环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的产生与经济循环是否顺畅密切相关,经济危机的产生是由于经济循环的某个或某几个环节脱落或被阻断造成的。
  经济的循环发展模式分为三类,简单经济循环、算数级数经济循环和几何级数经济循环。
  简单经济循环代表零经济增长模式,算数级数经济循环表明经济按固定的增长幅度增长,几何级数经济循环显示经济呈指数、发散式增长。
  经济循环可视为一个大的经济圈,由国内循环圈和国际循环圈组成。当国内循环圈在整个经济循环圈占据的空间超过国际循环圈时,则该国经济的发展格局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反之,则是以国际循环圈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主要有多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强调扩大内需,以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二是突出形成内部经济大循环的重要性;三是市场继续对外开放,继续吸引国际资本、引入国际先进技术、先进经营模式和商业模式服务国内经济发展;四是继续扩大出口,继续通过扩大出口拉动国内大循环。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顺应未来世界经济以及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方向,是中国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第一,世界经济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由于次贷危机之后,世界各国普遍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经济泡沫越来越大。泡沫破裂所产生的短期危害较大,一些国家又继续采取空前宽松的货币政策,维持泡沫短期不破裂,长期或导致滞涨或更大的经济危机。第二,外需难有新的突破。由于世界经济面临严峻的形势,低迷、乏力、不稳定或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新的外需难以出现一个新的突破。逆全球化一定程度的显现,对外需也会产生抑制。第三,经过40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总量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经济基础已经达到一定的阶段,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已突破了1万美元,居民中高收入者比例大幅增加。第四,中国国内市场巨大,未来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第五,中国资产吸引力逐步增强,各类生产要素加速集聚。第六,中国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档次逐步提升,“双循环”的条件已经具备。
  新发展格局依赖的七个链条
  文章分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主要依赖多维闭合链条,即居民消费+投资、技术创新或引入+新产品+投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新商业模式+服务、欠发达区域+发达区域、减税和扩大财政支出+投资和出口+投资七条经济链条。其中,居民消费+投资是七个链条中的核心链条。这七个链条是经济循环的有机组合体,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
  所有发达国家所形成的国内大循环主体模式,均是以国内居民消费为核心支点。古典经济学家斯密指出,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终点和目的。商品生产无论经过多少环节,最终的落脚点为消费。美国经济学家曼昆认为,消费的波动是繁荣和衰退的关键因素。居民所享受的福利水平、生活水准取决于居民的消费水平。而要提高国内居民消费水平的关键在于提高居民收入。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费雪的消费模型、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理论都强调了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决定性作用。所以,如何提高居民收入成为关键。
  美国提高居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为股市,股市的长期繁荣为居民提供源源不断的收入,从而形成居民财富股票化。中国的国情、居民习俗,加上股市存在的低财富甚至是负财富效应,形成了中国居民财富的房地产化。当房价累积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就会形成一个房价上限。当房价上限形成之后,居民收入难以稳定上涨。而且,依靠房价上涨的一个必然结果是影响居民住房刚需,居民真正的住房需求满足不了,容易滋生社会问题。所以,从长期看,促进股市繁荣是一个重要选项。股市大繁荣需要遏制股市大泡沫。遏制股市大泡沫的关键是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股市大繁荣的基础为实体经济的实质性增长、高质量增长、高效率增长以及一大批优秀的、高成长企业在国内上市。而实体经济的增长,需要依靠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最终都是以股市繁荣作为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技术创新或引入+新产品+投资链条表明的情况为,由于技术创新,制造出一种新的产品,新的产品刺激消费增加,而消费增加又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或收益,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技术创新或引入,如此循环。与此同时,新的产品大量被生产出来之后,会形成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技术创新或引入+新产品+投资链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又会形成循环。新商业模式+新服务链条显示新的商业模式被供给出来之后,会提供新的服务,刺激居民新的消费,由此增加的收益又会刺激新服务供给者改进商业模式,提供更多更新的服务,从而形成一个由服务为主导的循环。欠发达区域+发达区域链条是指通过促进欠发达区域的发展,使其成为发达区域,而形成发达区域之后,又可以辐射周边欠发达区域,促进区域循环发展。减税和扩大财政支出+投资链条代表政府通过减税和扩大支出,增加政府需求,拉动并带动民间投资,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国民收入增加又扩大了税基,进而使政府可以进一步扩大支出和减税,促进民间投资,如此循环,促进经济发展。出口+投资链条显示的循环原理与上述六条链条相同。这七条链条并不是割裂的,它们有效地“链”在一起就形成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实现的途径
  文章认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以扩大内需为核心。在一定时期内,居民的消费一般具有稳定性。持续扩大国内需求,需要打破这种稳定性。打破居民消费的稳定性,需要大力发展国内市场,特别是大力发展消费市场,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扩大最终消费,刺激居民扩大消费水平。要把促消费增长与实现“六稳”“六保”结合起来。大力促进新消费品、新消费方式的有效供给。不断提高居民社会保障水平,让居民消费无后顾之忧,深挖消费潜力,把居民潜在的消费需求调动出来。应扩大有效投资,保障大项目建设资金,鼓励各类投资主体积极参与,加速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速推动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特别是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的推进步伐,注重质量和效益,涤除循环轨道上的沙子,让经济循环更为顺畅,让经济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环环相扣,让经济关键链条更加畅通。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优化区域与城市结构,大力推动城市兼并,扩大各类规模的城市吸引力,建设新的一线城市。通过核心城市或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区域发展。大力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吸引全球的生产要素向大湾区集聚,使大湾区成为新的区域增长极。
  第二,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应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将发展资本市场与增加居民的收入结合起来。不仅要加强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还应强化资本市场的财富功能。增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让资本市场的发展顺应居民资产结构的再配置和变化。应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更多地参与资本市场,特别是应发挥保险机构的作用,鼓励保险机构加大对企业中长期债券投资,提高保险机构对资本市场的投入比重,使保险资金更多地购买企业债券和股票。鼓励长线资金进入股市。鼓励更多的优质企业入市。强化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证券违法活动。
  第三,强化技术创新。一国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该国经济内循环能力的重要因素,对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影响。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强化创新,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对科技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更加注重补短板和锻长板。加强新兴产业之间、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有效融合,推动新兴产业形成更大规模集群。大力扶持新兴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第四,推动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得到完善,CIPS已成为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主渠道,跨境人民币结算逆势增长,全球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的国家日益增多,这些为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未来应进一步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扩大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大力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扩大商品和劳务出口,提高出口商品和劳务的品牌价值。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设高质量的自由贸易区,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更好适应新发展格局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科学分析研判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就"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传统制造业迎来了以国内需求为导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转型发展新机遇。
  经济日报日前发表辽宁大学王爽、李伟民文章表示,以钢铁、水泥、通用设备制造等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部门,是与国内生产、投资和消费需求联系最为紧密的基础性产业部门之一,也是当前转型升级需求较为迫切的部门。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传统制造业需全面、辩证地看待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充分认识和理解当下面临的发展新机遇,聚焦重点问题,采取务实举措,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中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进一步明确传统制造业的重要地位
  文章分析,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有利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当前,中国仍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中,面临着改造提升已有产业的"机会窗口",需抓住这一重要机遇深入推进工业化进程。
  其中,传统制造业是中国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对中国工业化进程具有深远影响。
  第一,工业化发展仍然需要传统制造业贡献力量。近年来,中国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从2015年的42.5%下降至2018年的36.1%;就业比重已从2015年的29.3%下降至2018年的27.6%,工业化发展"降速提质"特征明显。在此背景下,传统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十分重要。从总量层面看,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作为传统制造业的代表部门,其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分别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3.91%、6.31%和9.27%,是中国生产体系的重要部分。从效率层面看,传统制造业对整个工业部门效率的提升至今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
  第二,传统制造业在应对冲击中具有特殊的"稳定器"作用。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形成较大冲击,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就实现了由负转正,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为4.36%,高于GDP增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相较于服务业以及其他制造业部门,传统制造业具有缓冲周期长、抗波动能力强等特征,这使得传统制造业在稳定工业增长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这一角度看,强有力的传统制造业能够提高经济体抵御罕见冲击的经济韧性,对稳定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
  第三,传统制造业在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能发挥重要作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的加快也对传统制造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5G基站、特高压和新型交通轨道建设等依然需要特种钢材、特种水泥以及其他金属制品等高质量传统制造业产品。目前,凸显中高端产品、特种产品需求的新型基础设施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传统制造业也将会进入新的市场开拓阶段。在此背景下,传统制造业的国内市场仍然具有很大拓展空间,这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机会。
  新发展格局对传统制造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文章指出,在中国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传统制造业面临来自国内国际两个方面的新挑战。
  一方面,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难以适应并且精准匹配国内多层次需求的现状。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市场发育水平也存在差异,使得传统制造业在区域间顺畅转移较为困难。根据当代国际工业化标准,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传统制造业面临着向内陆转移的压力。虽然中西部地区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受制于市场发育水平、生态环境约束和区域政策条件等,中西部难以完全承接东部传统制造业的转移。与此同时,东部地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制造业的技术含量有更高要求,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将更大;而中西部地区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传统建筑业等仍具有一定生命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经济激励不强。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制造业需寻找扩展国际市场的新思路。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中国传统制造业产品出口也面临挑战。在供给方面,中国制造业"低成本"优势逐渐弱化,劳动生产率、供应链效率等新的比较优势尚在孕育之中,传统制造业如何在国际循环中迈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上游,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需求方面,过去,中国传统制造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是欧洲与北美,但是受到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影响,大宗商品市场动荡,这些市场对中国大宗商品的需求有可能出现萎缩。如何寻找替代市场,是中国传统制造业面临的又一重要挑战。
  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路径
  文章认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传统制造业需积极探索以增强满足内需能力为主线,同时提升国际大循环地位的转型升级路径。
  一要增强传统制造业满足国内需求的能力。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持续深入推进,这为传统制造业更好参与国内大循环提供了新的机遇。传统制造业需积极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等环节切实发力,在与国家战略的有机衔接中实现转型升级。同时,在参与国内大循环的过程中,探索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与路径。
  二要坚持核心技术研发与开拓国际新市场并重,培育制造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传统制造业在基础技术、生产能力、市场份额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明显,需要进一步补齐核心技术方面的短板,发挥优势,谋求发展。特别是要针对制造业"低成本"优势逐渐弱化的情况,加快培育劳动生产率、供应链效率等方面的新竞争优势。为此,传统制造业需在深耕现有领域的同时,努力向有共同技术基础的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工艺方向转型,积极投入与主营业务相关的技术研发。与此同时,抓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的机遇,努力开拓海外新市场。
 
经贸态势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共同努力改善全球治理
 
  据悉,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9月21日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表示,当今世界需要具有远见、雄心、影响力的更高效的多边主义。国际社会面临过多的多边挑战,但缺乏多边的解决方案,必须共同努力,改善全球治理。
  当日,联合国大会举行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通过《纪念联合国成立75周年宣言》,重申对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平、正义、性别平等等方面的承诺。
  联合国会员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宣言中说,没有任何其他全球性组织拥有联合国的合法性、号召力和制定规范的影响力。宣言强调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宣言承诺全面、按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敦促各国依照《巴黎协定》作出的相关承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
  宣言强调,必须以和平手段解决当前的武装冲突和国际和平与安全面临的威胁;重申遵守联合国宪章、国际法原则和安理会相关决议以及维护国际军备控制、不扩散和裁军协定及其架构的重要性。
  宣言说,国家内部和国家间日益加剧的不平等导致国家间的不信任和民众对治理机构的不信任,助长排外、种族主义、不容忍、仇恨言论和故意传播虚假信息。宣言承诺消除不平等的根源,包括暴力、侵犯人权、腐败、歧视、贫困以及缺乏教育和就业等。
  宣言承诺加强数字合作。宣言说,数字技术深刻地改变了社会,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如果数字技术遭到不当或恶意使用,就会助长国家内部和国家间的分歧,危害安全,侵犯人权,加剧不平等。当务之急是勾画一个数字合作和数字未来共同愿景,并解决数字信任和安全问题。
  宣言承诺通过改革对联合国进行"升级";确保联合国资金的可持续性;加强联合国与区域和次区域组织、非政府组织、民间社会、私营部门、学界和议员的交流;听取青年的意见并与青年合作;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协调和团结提高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二十国集团贸易部长支持对世贸组织进行必要改革
 
  9月22日,二十国集团贸易和投资部长召开视频会议,承诺继续在减轻新冠疫情影响方面加强协调合作,推动国际贸易与投资复苏,并支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的改革。
  当天的会议由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沙特阿拉伯主持,并通过了《关于世贸组织未来的利雅得倡议》等成果文件。会议发表的公报说,利雅得倡议为讨论多边贸易体制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提供了机会。多边贸易体制的有效性取决于所有成员对世贸组织规则的执行与落实,二十国集团将继续致力于与世贸组织其他成员开展积极和建设性的合作,对世贸组织进行必要的改革。
  公报说,新冠疫情构成的挑战仍是全球焦点,多边贸易体制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流动,提高贸易与投资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确保所有国家都能公平地获得基本医疗用品和药品。二十国集团认识到,必须增强国家、区域和全球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和韧性,并扩大生产能力和贸易,特别是在药品、医疗和其他卫生产品领域。
  沙特商业部大臣马吉德·卡萨比在会议上说,在当前充满挑战的时期,建立一个开放、公平和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对于支持全球经济复苏至关重要,二十国集团将通过贸易和投资帮助全球经济复苏,共同推动多边贸易体系建设。
  沙特投资部大臣哈立德·法利赫表示,由于二十国集团针对新冠疫情采取了集体应对行动,已出现"稳健且稳定的经济复苏"的早期迹象。
 
投资视点
 
北京自贸试验区揭牌
 
  9月24日,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北京自贸试验区")正式揭牌。北京市商务局局长闫立刚介绍,北京自贸试验区涵盖科技创新片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高端产业片区三个片区,共119.68平方公里。
  "中关村科学城区域主要涵盖翠湖科技园、永丰基地及周边可利用产业空间,它们和北京生命科学园都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几个紧邻的专业园区,园区内产业布局合理、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配套设施完善。"闫立刚说,北京自贸试验区将上述园区部分面积纳入科技创新片区,重点发展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生物健康、科技服务等产业,打造为数字经济试验区、全球创业投资中心、科学技术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先行示范区,有助于北京市以此为突破口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国际商务服务片区共48.34平方公里,包括首都国际机场周边可利用产业空间28.5平方公里、北京CBD4.96平方公里、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2.96平方公里,以及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和张家湾设计小镇周边可利用产业空间10.87平方公里。
  "这些区域均为北京市高端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区域,彼此之间的功能定位既各具特色、又可以互为补充。"闫立刚指出,将上述区域纳入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重点发展数字贸易、文化贸易、商务会展、医疗健康、国际寄递物流、跨境金融等产业,打造临空经济创新引领示范区,有利于提高产业之间的粘合度,同时有利于推动优势产业链集群式发展。
  高端产业片区共39.49平方公里,包括大兴国际机场西侧可利用产业空间10.36平方公里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7.83平方公里。
闫立刚表示,将上述区域纳入高端产业片区,重点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生物技术和大健康等产业,建设科技成果的转换承载地、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和国际高端功能机构聚集区,有利于推动科技成果项目在北京自贸试验区内转化落地,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新产业链,提高北京对全球创新资源的集聚和整合能力。
 
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2.0版
 
  据悉,为贯彻落实天津市、天津滨海新区关于营商环境建设的各项要求,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原有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基础上进行提升完善,于9月23日公布《中新天津生态城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生态城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2.0版》)。
  《生态城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2.0版》从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产业环境5个维度,明确了38项重点任务,一方面以更高标准全面落实天津滨海新区有关营商环境建设相关要求,另一方面结合生态城"生态+智慧"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生态城特色重点工作,继续打造独具特色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与此前相比,本次发布的《生态城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2.0版》细化了工作任务,在此前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人文环境四大方面的基础上,新增了"优化产业环境"内容,将产业环境提升至重要位置。
  据了解,在产业环境上,生态城将推动产业结构布局合理化、扩大产业规模、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鼓励产业创新升级,重点引进一批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智能科技核心业态,推动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国网电力智慧能源小镇等项目建设,以及5G技术应用和人工智能上下游产业落户。政务环境层面涉及优化企业开办流程等10项内容。今年内,生态城将实现网上办比例超过95%、马上办比例达到50%、一次办比例超过90%;压缩企业开办办理时限,实现1个工作日内办结。在市场环境层面,生态城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年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600人次,扶持大学生创业企业30家。在法治环境层面,生态城探索建立行政处罚事前警示、首次豁免、信用修复等多层次容错纠错机制。
 
重庆市出台百条改革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近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2020年对标国际先进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该方案围绕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办理破产、政府采购11个重点领域,提出了100条改革措施,旨在进一步提升重庆市营商环境水平,持续推动营商环境迈上新台阶。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方案》在系统总结国内外营商环境改革好经验、认真回应市场主体新需求基础上,全面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等高对接北京、上海、广州最新经验做法,力求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利度、满意度,提高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改革的获得感。
  开办企业一网通办、多项手续只需一个窗口,办事更方便
  具体来说,在开办企业方面,重庆市实施一网通办、零成本办理。优化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加强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将企业开办事项整合为1个环节办理,实现最快0.5天办结,并向新开办企业免费发放营业执照、印章、发票和税控设备。
  办理施工许可方面,重庆市通过"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优化在线审批服务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从135项进一步压减至100项,并综合工程性质、规模及技术难度等因素,建立健全工程项目风险矩阵,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开展差别化监管,实现办理施工许可效率、质量双提升。针对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项目,还豁免环评、水保、人防、消防系列手续,取消现场验线复核、建筑能效测评等内容,实行规划核实测量、地籍测绘和房产测绘"多测合一"。
  企业用电方面,实施低压小微企业办电"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低压小微企业办电压缩为申请签约和施工接电2个环节,接电总用时不超过8个工作日。此外,重庆市还加大不停电作业投入,力争年平均停电时间小于1小时/户,年平均停电次数小于1次/户。
  登记财产方面,重庆市实施"一窗办理、即办即取"。线上通过优化不动产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不动产登记申请、核缴税费、收取登记费"一网通办"。线下设立综合窗口,将存量房转移登记涉及的申请、核缴税费、收取登记费和发放不动产登记证书(证明)等事项整合为1个环节办理,实现即办即取。
  提升融资便利度,进一步畅通维权渠道,办税"最多跑一次"
  获得信贷方面,重庆市提升融资便利度,为市场主体提供统一、便捷、高效的动产抵押登记、变更、查询、注销等服务,全面落实续贷续保、担保增信、降低贷款利率等惠企政策。同时深化"税银互动",优化"渝快融""信易融""信易贷"等信用服务,为信用良好且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提供免抵押、免担保、利率优惠、审批快捷简便的融资服务。
  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方面,《实施方案》提出要认真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有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知情权、监督权、决策权、收益权等合法权利。要进一步畅通投资者维权渠道,妥善处理资本市场涉及投资者的矛盾纠纷。此外还要强化金融审判专业化建设,加强投资者法治宣传教育。
  纳税方面,重庆市实施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全程网上办"。提供所有税费种类网上申报渠道,推动193项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159项办税事项"全程网上办"。并优化社保、住房公积金缴费流程,依托"渝快办"构建统一的申报平台,实现劳动力税费"一表申请、一网通办"。
  跨境贸易可提前申报,破产成本继续降低,招投标交易全市"一张网"
  跨境贸易方面,重庆市开展"两步申报""两段准入"改革试点,压缩口岸整体通关时间,并推广应用"提前申报"模式,完善提前申报容错机制。提升全流程电子化程度,推动监管证件申报和领取网上办理(因保密需要等特殊情况除外)。
  执行合同方面,重庆市推行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通过提供"全流程在线诉讼""全覆盖信息查询""规范有序交流互动"在线诉讼服务,提升执行效率,减少执行时间。同时,重庆市还推进民商事案件网上立案无纸化,并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及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
  破产方面,重庆市设立重庆破产法庭,集中受理全市强制清算和破产案件,提升破产办理质效,缩短案件审理周期,降低办理破产成本。制定企业破产费用援助资金使用办法,完善重整企业信用修复制度,支持破产重整企业重塑诚信主体。
  政府采购方面,重庆市实施招标投标交易"一张网"。通过升级改造全市统一的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形成覆盖所有区县的招标投标交易"一张网"。此外,制定推行各行业全市统一的招标文件标准文本,并强化开标评标、异议处理、投诉、合同签订等环节监督管理。针对低风险简易工程建设项目,进一步缩减合同签署环节和时间,简化开工前审批手续。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各级各部门将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政策化、事项化、清单化推进目标任务,并将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窗综办",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同时加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解读推介,形成全社会知晓、支持和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山东发文鼓励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办学
 
  日前,山东省委组织部、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等14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指导意见(试行)》,对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提出指导意见,鼓励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办学。
  这份文件提出,政府、职业院校可与区域、行业内技术先进、具有较强品牌影响力的实体企业,合作举办职业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办学机构。
  此外,山东支持和鼓励公办职业院校通过提供校舍场地等办学空间,利用实训设施、非财政资金、师资、校名校誉、知识产权等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鼓励支持企业等社会力量以资金、先进的生产服务设施及场所、技术体系、经营体系,能工巧匠以及其他产业资源参与合作办学,使资源投入形式多样化。
  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邢顺峰表示,此前,混合所有制办学由于缺乏更加具体和明朗的政策措施,校企双方犹豫观望,不利于调动双方积极性,不利于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意见的出台,有利于为基层探索实践提供遵循方法,也是对校企多年呼声的积极回应。
 
山西出台方案引导出口产品转内销
 
据悉,山西省商务厅近日发布出口产品转内销专项工作方案,通过具体措施帮扶外贸企业在大型商场举办促销活动、进驻电商平台,助力企业扩大销量。
  按照“政府组织、企业参与”的原则,坚持市县联手、内外贸融合、线上线下结合,山西各市将遴选一批出口企业参加2020年全国消费促进月山西省活动。活动主要包括:组织外贸出口产品进商场,在当地大型商场举办至少1场以上专项促销活动;组织外贸企业进电商平台,依托大型电商平台对企业产品开展网络促销。
据了解,山西省商务厅梳理了山西省302家消费品出口企业名录,主要分为农产品、家居健身户外、纺织品三大类。山西各市参照但不限于名录内企业,聚焦一些国内有市场空间的行业,帮扶企业消化库存。同时,山西省各级商务部门将通过活动及时了解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的难点和堵点,“一企一策”解决出口产品转内销存在的产品认证及商标注册等问题。
 
河南省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暂行办法公布
 
  据悉,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增强涉企政策科学性、规范性、协同性,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的实施意见》(发改体改〔2019〕1494号)精神,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印发《河南省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在研究制定和实施涉企政策过程中须充分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建议,建立政府重大经济决策主动向企业家问计求策的规范程序,构建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长效机制。
  办法规定,编制和制定专项规划、行业发展和改革政策、行业标准和规范等四大类涉企政策时,起草部门应在起草前、拟定中、出台后通过多种方式听取企业家和有关方面意见建议。起草部门对企业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应进行认真研究,对合理且可行的,应充分吸收和采纳;对分歧较大的,可通过组织论证会、第三方评估等方式进行专门研究;对特别重大的意见建议,及时向河南省政府报告。
  同时规定,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企业家代表原则上民营企业家比例不低于70%。同时,应适当听取企业党组织书记和新生代企业家的意见建议。重点涉及国有企业的政策制定,也应广泛征求民营企业意见。
  办法要求,对可能增加企业成本、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政策调整,起草部门应在听取相关行业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合理设置缓冲过渡期,给企业留出必要的适应、调整时间。过渡期一般应不少于30日,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浙江发布商业秘密省级地方标准
 
  据悉,浙江省地方标准《商业秘密保护管理与服务规范》9月15日正式发布。该标准为全国首个商业秘密省级地方标准。
  为推动省域治理现代化,加速标准化治理进程,今年4月,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启动了《商业秘密保护管理与服务规范》制定工作。
  该标准立足实践,总结了浙江省前期商业秘密保护的工作经验,特别是杭州余杭区、台州临海市商业秘密保护地方标准探索实践,将近年来浙江省商业秘密保护方面成熟的、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提炼升华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规则。
  该标准共七章十六条,在规定商业秘密范围和一般要求的基础上,突出规定了商业秘密事项管理、企业自主保护、商业秘密维权等相关内容,规范了定密、隐密、解密、销毁四大事项;从人员管理、涉密信息管理、涉密区域管理、商务活动管理、检查和改进五方面指导企业做好日常管理;同时从应急处置、证据收集、维权途径等三个方面强化权利保护。
  《商业秘密保护管理与服务规范》有三大显著特征:
  通用性。从权利主体类别上,凡是商业秘密的主体,都可以按照这个标准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同时也适用于科研院所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主体规模上讲,不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新兴科技企业还是传统老字号企业,也都适用这个标准。
  实用性。企业及相关单位只要能按照这个标准的要求,建立并执行相关的制度,完善保护措施,就能够保护好自己的商业秘密,及时维护自己的权利。
  服务性。标准在指导企业等单位建立管理制度的同时,同时规定了园区、特色小镇、行业协会和第三方社会服务机构协同保护商业秘密的有关内容。
  据悉,2018年以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启动实施商业秘密保护“十区百县千企”示范工程。截至目前,全省已建设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近千个,其中省级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区7个、省级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站(点)153个,市级示范基地834个。
 
杭州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据悉,杭州市财政局近日发布《关于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决定通过鼓励和支持提高政府采购预留份额、鼓励支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政策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该《通知》指出,在满足机构自身运转和提供公共服务基本需求的前提下,采购人应当在预算编制时预留年度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
  同时,杭州市全面实施电子化招投标,采购文件全部在线提供,不收取文件工本费;鼓励和支持供应商以银行、保险公司出具保函形式提交履约保证,减少资金占用,降低履约成本。
杭州市财政局指出,采购人应在供应商履行完合同约定义务事项后及时退还履约保证金。延迟退还履约保证金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采购人应当在政府采购合同中约定预付款,预付款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合同金额的30%,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采购人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预付款比例。
 
深圳发布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实施方案
 
据悉,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近日发布《关于勇当海洋强国尖兵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实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在"十四五"期间,深圳将夯实"四梁八柱",重点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生态与文化、海洋综合管理、全球海洋治理五大领域,大力推进63个重点项目的示范性建设,到2025年成为我国海洋经济、海洋文化和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标杆城市和对外彰显"中国蓝色实力"的重要代表。
  《方案》聚焦海洋事业建设着力点,明确五大涉海领域将重点发展,分别是聚焦海洋经济领域,聚焦海洋科技领域,聚焦海洋生态与文化领域,聚焦海洋综合管理领域和聚焦全球海洋治理领域。实施方案还明确2020年~2025年将持续推进和新增共计63个涉海重点项目,力争通过一批标志性、代表性、关键性项目,形成示范效应,有效支撑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其中持续推动的重点项目40个,包括推动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建设智能海洋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建立国家深海生物基因库、规划建设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和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设立深圳港航发展基金、推动设立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等。
  另外,大力推动的23个新增重点项目包括按程序组建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推动设立海洋产业发展基金、争取试点启运港退税政策、推动组建中国海工集团、推动建设中船南方海洋工程技术研究院、建设蛇口国际海洋城、规划建设水产实验基地、推动深圳湾红树林湿地纳入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建设前海湾人工沙滩等。
  据悉,从2016年国家海洋局批复深圳为首个海洋综合管理示范区,到2017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再到去年8月份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在"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国家不断赋予深圳新的使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圳发展的殷切期望。
 
美联储主席称美国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据悉,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9月22日表示,美国就业和整体经济活动仍远低于新冠疫情前水平,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鲍威尔当天出席美国国会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听证会时表示,美国经济从第二季度开始回暖,但就业和整体经济活动仍远不及疫情前水平,尤其是低收入人群、女性、非洲裔和拉丁裔美国人失业问题突出。这不仅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而且带来巨大不确定性。
  针对美联储此前推出的面向中小企业的大众企业贷款计划,鲍威尔说,该计划已经或正在发放约20亿美元贷款,但仍有数以千计的中小企业和受疫情重创的行业面临流动性危机,美联储很难为所有受损企业提供资金。
  鲍威尔强调,只有当人们确信可以安全地重新参与广泛活动时,经济才有可能全面复苏。未来,美国经济前景将取决于疫情发展以及美国政府采取的政策行动。他重申,美联储会在必要时继续使用各种工具以确保经济尽可能强劲复苏。
  自3月份以来,美联储连续出台货币政策,包括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零至0.25%的超低水平、推出"无上限"量化宽松等。美联储还启动数个贷款项目,为市场注入流动性。
 
德国智库上调今年德国经济预期
 
  据悉,德国知名智库伊弗经济研究所9月22日发布的秋季预测报告显示,德国经济今年将下滑5.2%,降幅小于此前预计的6.7%。
  报告预测,2021年德国经济增速将为5.1%,低于此前预计的6.4%;2022年德国经济预计将增长1.7%。
  具体来看,全年平均失业人数预计将从2019年的230万升至今年的270万,2021年和2022年将分别降至260万和250万;失业率今年将升至5.9%,明后两年分别降至5.7%和5.5%。
  报告还显示,2019年德国财政盈余为525亿欧元,今年受疫情影响预计将产生1706亿欧元财政赤字,明后两年赤字将分别为869亿欧元和684亿欧元。
  伊弗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蒂莫·沃尔默斯霍伊泽表示,德国经济今年第二季度降幅小于预期,目前复苏进展好于预期。不过,由于受新冠疫情、英国"脱欧"等因素影响,经济预测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德国联邦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最终数据显示,经价格、季节和工作日调整后,德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滑9.7%,好于此前公布的下滑10.1%的初值。
 
南非央行预计今年南非经济将萎缩8.2%
 
  据悉,南非储备银行(央行)9月17日发布声明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南非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萎缩8.2%,萎缩幅度大于此前预测的7.3%。
  南非央行在声明中说,由于疫情给各国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严重冲击,世界经济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恢复。随着防控措施逐步放松,多项指标显示,南非经济已从今年4月至5月的低点反弹,但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仍需时日。
  声明说,由于投资下滑明显,南非经济反弹潜力受到限制。预计明后两年南非经济将仅分别增长3.9%和2.6%。
  南非是非洲第二大经济体。南非统计局本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南非第二季度GDP按年率计算降幅高达51%。
 
投资分析点评
 
  ▲隆基股份拟投25亿元新建10GW单晶硅棒项目
 
  据悉,隆基股份( 601012.SH )9月21日公告,公司当日与丽江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单晶硅棒三期项目(年产10GW单晶硅棒建设项目)投资协议》,就公司在丽江新增投资建设年产10GW单晶硅棒项目达成合作意向,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公告称,该项目投产后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高效单晶硅棒产能,提高市场规模和竞争力。
  此前的2016年7月26日、2018年4月3日,隆基股份先后与丽江市人民政府签订了丽江年产5GW单晶硅棒建设项目(一期项目)投资协议、丽江年产6GW单晶硅棒建设项目(二期项目)投资协议,两期项目均已全部投产。
 
  ▲顺丰投资拟以5亿元参与投资股权投资基金
 
  9月22日,顺丰控股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顺丰投资于2020年9月22日签署《金丰博润(厦门)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有限合伙协议》。
  金丰博润(厦门)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主要投资于供应链、物流、消费升级产业,基金目标规模为15亿元,其中顺丰投资拟以5亿元认缴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人份额,截至目前基金已认缴出资额为8.25亿元。
 
▲威马汽车获D轮100亿元融资
 
  据悉,国内初创车企威马汽车9月22日宣布完成D轮100亿元融资,由上海国资投资平台及上汽集团联合领投。
  威马汽车成立于2015年,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短期内有上市计划的初创车企。据彭博社在今年7月报道,威马汽车计划在年内登陆科创板,威马汽车方面对此不予置评。在威马之前,理想汽车与小鹏汽车今年先后赴美上市。
在威马IPO前,多方资本选择"上车"。威马汽车表示,除百度、海纳亚洲创投基金等此前的参投方,多家地方政府产业基金加入,包括湖北长江产业基金、苏州昆山产业基金、湖南衡阳国有投资平台、安徽合肥产业基金等。另外还有芯鑫、紫光、红塔集团、雅居乐等投资机构一并参与此轮融资。威马汽车称,100亿元创下国内初创车企最大规模单轮融资额。
 
▲香港人造肉企业Green Monday获4.8亿融资
 
  据悉,新冠疫情为人造肉企业带来更大发展机遇。9月22日,香港人造肉公司Green Monday (绿客盟)宣布完成7000万美元(约4.8亿元人民币)的融资,这是近期亚洲植物性食品行业内规模最大的一笔融资。
  本轮融资由TPG资本旗下的睿思基金(The Rise Fund)和太古股份有限公司(00019.HK、00087.HK)领投,CPT资本、富瑞集团及信和集团的黄氏家族信托基金跟投,歌手王力宏及非营利组织"阅读之家"创始人John Wood也作为个人投资者参与其中。
 
▲淡马锡未来将继续积极投资于中国经济结构性转型
 
  据悉,投资企业淡马锡公司全球企业发展联席总裁、中国区总裁吴亦兵日前在北京表示,对中国中期经济发展表示乐观,淡马锡未来将继续积极投资于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转型。
  淡马锡在中国的投资组合总额约4410亿元人民币,较上一财年增长近400亿元人民币;其占淡马锡在全球投资组合总量的29%,较上一财年增长3个百分点。
  淡马锡最新年报显示,中国和新加坡仍是该公司投资组合占比最高的两个国家。其中,中国占到29%,新加坡占到24%。"随着在华投资组合包括净投资和市值的上升,淡马锡在华投资组合规模逐年都在递增。"吴亦兵介绍。
  尽管淡马锡最新年报显示,在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财年中,该公司投资回报率出现了负值,但吴亦兵表示,我们投资组合的韧性一定程度上抵御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中国市场为投资组合的表现做出了贡献。
  "我们一直看重中国国内需求,中国的竞争优势之一就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吴亦兵说,在过去5年中,淡马锡在中国始终积极投资符合结构性变化趋势的产业,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客观上加速了这些产业的变化趋势。"无论是数字化技术、生命科学,还是消费,都已经出现了一些突破性的拐点,给各个行业的迭代带来了很多机会,我们将继续投资于这些趋势。"
 
经营管理
企业改革动态
 
▲东安动力拟购买东安汽发19.64%股权
 
  9月20日,东安动力公告称,东安汽发股东三菱商事、三菱自动车、马中投资拟转让三方合计持有东安汽发30.00%股权;东安汽发股东哈航集团放弃优先购买权,东安动力、中国长安拟行使优先购买权。
  本次交易前,东安动力、中国长安分别持有东安汽发36.00%、19.00%股权,东安动力、中国长安按照持有东安汽发的股权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东安动力、中国长安拟受让的股权比例分别为19.64%、10.36%,交易方式为现金购买。
  本次交易完成后,东安动力将持有东安汽发55.64%的股权。东安汽发19.64%股权本次交易作价为15,712.00万元,加上可能需要承担的额外税金4,888.77万元,上市公司的实际交易成本不超过20,600.77万元。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申通快递获阿里行权增持10.35%股份
 
  据悉,申通快递9月21日晚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德殷投资及实际控制人与阿里巴巴签署了《经修订和重塑的购股权协议》。根据该协议,阿里巴巴拟投资32.95亿元,间接获得申通快递10.35%的股份,累计间接持有申通快递25%的股份。
  本次权益变动后,德殷投资仍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上市公司28.76%的股份,陈德军、陈小英可以实际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为35.84%。
据悉,此次增资与阿里巴巴于2019年与申通达成的行权协议一致。业界认为,这意味着申通与阿里经济体的合作将进一步加深,围绕快递全链路数字化升级、数字化农业和下沉市场、末端网络布局等多方面开展业务合作。
 
  ▲徐工混改涉资210亿元
 
  据悉,酝酿两年之久的徐工混改终于落地。9月22日晚间,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下称徐工有限)控股的上市公司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000425.SZ ,下称徐工机械)公告称,徐工有限引进16家新股东,由100%国资持股的国企转变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此次混改包括54亿元的股权转让和156.56亿元的增资,总规模超过210亿元,为今年以来引资规模最大国企混改项目。
  徐工有限是中国工程机械龙头制造商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徐工集团)下属的工程机械资产整合平台,主营工程机械及成套设备等产品的制造、加工、销售。
  此次混改之前,徐工有限由徐工集团100%持股,属于江苏省徐州市国资委实际控制的国有全资企业。
 
  ▲明星电力拟亿元卖子
 
  据悉,明星电力(600101)9月22日晚公告称,公司第三次以公开挂牌方式打包转让持有的控股子公司华龙公司全部股权(持股比例46%)和全部债权,挂牌底价为1.12亿元。
  明星电力主营水力发电、电力销售和自来水生产、销售。公司在遂宁市本级和船山区、安居区拥有完整的供电网络,网内水力自发电量全部上网销售,不足部分通过下网关口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购买销售。公司在遂宁城区范围内拥有完整的自来水制水、供水厂网系统。公司自来水经营为所属自来水厂生产后通过自有城市供水管网销售给网内用户。
  早在2018年12月7日,明星电力第十届董事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即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开挂牌转让控股子公司股权和债权的议案》,同意公司以评估价格为依据,以1.58亿元为挂牌底价(其中,股权挂牌底价3036万元,债权挂牌底价1.27亿元)公开挂牌转让持有的华龙公司全部股权和债权。挂牌期间,未征求到意向受让方。
  今年3月18日,明星电力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第二次公开挂牌转让控股子公司股权和债权的议案,同意公司以评估价格为依据,以1.36亿元为挂牌底价(其中,股权挂牌底价1500万元,债权挂牌底价1.21亿元)公开挂牌转让持有的华龙公司全部股权和债权。然而,在第二次挂牌期间,仍然未征求到意向受让方。
  在经历了前两次的流拍之后,如今,明星电力拟第三次公开挂牌转让控股子公司股权和债权,相较之前两次,挂牌底价也有所下调。
  据悉,华龙公司注册资本5800万元,成立日期是2004年6月18日,经营范围为水利、电力、宾馆、旅游产品投资开发、各类电力设备及建筑设备租赁,五金,百货批发零售。
  华龙公司的股东分别是明星电力、成都丰康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和成都聚凯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出资比例分别是46%、40%和14%。
  2017年至2019年,华龙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271.66万元、260.44万元和337.04万元;今年上半年亏损56.23万元。
明星电力表示,取得的转让价款将用于电网和水网投资建设。
 
▲央企大唐有意清仓富滇银行
 
  据报道,在入股约9年后,央企大唐集团即将退出对云南唯一省级城商行--富滇银行的投资。
  富滇银行第二大股东--中国大唐财务有限公司(下称"大唐财务")计划转让所持有的该行9亿股股权。这也是大唐财务持有的全部富滇银行股权,占后者最新总股本的14.4%。
  在这之前,富滇银行已于去年底完成15亿股的大规模增资扩股工作,大唐财务因未参与此番增资,由并列第一大股东降为第二大股东。
  此番有意出清所持全部股权,也意味着大唐对富滇银行的9年投资即将宣告终结。这期间,大唐从该行获得2011年度至2017年度现金分红合计5.46亿元(含税),最近两年富滇银行则未进行现金分红。
据悉,成立于2007年底的富滇银行,是经原中国银监会批准的,在对原昆明市商业银行进行增资扩股和不良资产处置基础上成立的云南省第一家省级城商行。
目前,该行160家营业机构遍布云南省15个州市和重庆市,该行还发起设立4家村镇银行,与老挝外贸大众银行合资设立老中银行,是全国第一家在境外设立子行的城商行。
  值得注意的是,富滇银行上市工作也在陆续筹备中。去年6月,该行股东大会就审议通过了关于启动H股上市相关工作的议案。
  在这之前,富滇银行已获准列入云南省推进企业上市倍增三年行动"金种子"备选企业名单。
  截至目前,富滇银行总股本约62.5亿股。其中,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为该行第一大股东,持股16%;大唐财务、昆明发展投资集团、上市公司冠城大通分别持股14.4%、9.08%、8.32%,分列第二、三、四大股东。
中国大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控股、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现有股东单位13家。
 
  ▲江苏广传传媒拟转让中信建投基金20%股权
 
  据悉,股权结构一直颇为稳定的中信建投基金,或将迎来成立7年以来第一次股权变更。近日,江苏省文化产权交易所挂出中信建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股权的转让公告,转让底价为14456万元,这一价格与转让标的对应评估值相当,转让方则是中信建投基金第三大股东--江苏广传广播传媒有限公司。
  中信建投基金成立于2013年9月9日,2016年增资,注册资本3亿元。其中,中信建投证券出资1.65亿元,持有55%股份,为其第一大控股股东;航天科技财务、江苏广传广播传媒持有另外45%的股份。
  此次若是成功转让,江苏广传广播传媒有限公司将完全退出中信建投基金。
 
  ▲我国首个"省网"以市场化方式融入国家管网集团
 
  9月24日,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与广东省政府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广东省政府将和国家管网集团共同推进"省网"与"国网"融合,通过股权整合成立国家管网集团广东省管网有限公司,作为广东省天然气主干管网的建设运营主体,实现全省天然气主干管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度、统一运营、统一维护,全面加快省内天然气管道建设,并向所有市场主体提供公平开放服务。这是首个省级天然气管网以市场化方式融入国家管网集团,标志着国家管网集团组建迈入新阶段。
  国家管网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合作对于构建上游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X+1+X"油气市场体系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介绍,国家管网集团将加快广东省内天然气管道建设,预计今年底可建成6条干线共751公里,初步实现广东省内天然气"市市通",力争2022年底前基本实现"县县通"。
 
▲宝钢股份拟与八家公司共同设立欧冶工业品公司
 
  据悉,宝钢股份( 600019.SH )9月21日晚公告称,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宝信软件)与本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控股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欧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等拟共八家公司共同投资设立欧冶工业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欧冶工业品)。公司注册资本为40亿元,宝钢股份及宝信软件合计出资16.6亿元,持有欧冶工业品41.5%股权。其中,宝钢股份出资13.6亿元,持股比例34%。
  公告显示,欧冶工业品定位为设备资材采购的平台化服务供应商,通过集团内工业品相关管理和服务资源、能力整合,形成集约化采购资源优势,从而实现中国宝武资材备件采购的共享协同和效率提升,实现优化采购成本、提高供应链服务质量、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的目标。
 
  ▲广电股份正式成立
 
  9月24日,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电股份")创立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标志着,"全国一网"股份公司组建工作任务基本完成,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取得突破性。
  同日,广电股份召开第一届董事会,选举宋起柱为董事长、梁晓涛为副董事长,聘任吕建杰为总经理、林京为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
  宋起柱曾任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湖北省通信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2020年1月,任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广电")董事长。
  根据《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发展实施方案》,本次由中国广电牵头和主导,联合各省网公司、战略投资者等共同组建广电股份,以实现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的统一运营管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中国广电是除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之外,拥有5G建设牌照的第四家运营商,其同时拥有700Mhz黄金频段,将依托既有广电网络优势进行5G建设。
  歌华有线此前公告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披露了诸多细节:根据《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发展实施方案》的精神,中国广电将牵头组建广电股份,并将持有广电股份51%的股份。
  9月中旬,广电网络、华数传媒、湖北广电、东方明珠、广西广电、江苏有线、吉视传媒、贵广网络、电广传媒等公司纷纷发布对外投资参与组建广电股份的进展公告。公告显示,截至9月14日,全体发起人已完成签署《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
  因客观原因,中信国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放弃参与发起组建广电股份。因此,广电股份发起人从47名减少为46名。中信国安原认缴的股份由中国广电承接,中国广电相应增加出资额及出资比例,其他发起人出资金额、股权比例均不发生改变,广电股份总股本不变。
以东方明珠为例,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5亿元参与共同发起组建广电股份,持有其0.4941%股权。以此测算,广电股份总出资额在1000亿元左右。在此前公布的广电股份注册资本文件中,阿里巴巴以100亿元的出资额获得了9.88%的股份。
 
  ▲山西拟组建华新燃气集团
 
  9月24日晚,蓝焰控股、国新能源同时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股东转发的《关于省属燃气企业整合重组有关事宜的通知》。《通知》显示,山西省拟将省属燃气企业整合重组:山西省国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新能源集团")、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晋煤集团")旗下山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气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实施重组,组建华新燃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新燃气")。
  华新燃气注册资本为80亿元。国新能源为此次整合主体,通过市场化方式整合其他省属和民营管网公司。同时,国新能源将获山西省内天然气管网特许经营权,负责全省天然气管网的统一建设、运营。
  国新能源控股股东国新能源集团为山西省境内规模最大的天然气管网运营企业,拥有全省95%的混合燃气资源主导运营权。
  蓝焰控股则是我国主要的煤层气开发企业。其控股股东晋煤集团是山西五大省属煤炭集团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煤层气开发利用企业。
  公告显示,此次山西将省属燃气企业整合重组,可推动燃气产业成为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
  从自2018年启动国企国资改革以来,山西为破解"一煤独大"格局,加快了对燃气、化工等板块的专业化重组。2018年3月20日,山西燃气集团挂牌成立,山西全面开启煤层气(燃气)资源整合重组。
  2019年2月,《山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重组整合实施方案》亮相,根据当时计划,山西燃气集团重组整合方案分两步实施:2019年3月底前,完成山西省内燃气资产的整合重组和煤矿的注入,并同步引入省内4家煤炭企业增资入股;推进国开金融、中国信达"股权下沉"和引进省内外战略投资者。整合范围包括晋煤集团、太原煤气化集团、山西能源交投、山煤投资集团所持的相关燃气资产。
  如今,新一轮整合开启,华新燃气剑指何方?9月23日,山西国资运营公司在华新燃气集团重组整合工作推进会议上表示,华新燃气集团筹建完成后,将严格按照"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板块化经营"思路,逐步形成"勘探开发、资源储运、综合利用、装备制造及科技创新"四大板块共同发力的经营发展格局。
  整合重组之后,华新燃气资产规模将达到800亿元,拥有两家上市公司,将成为山西省内上游煤成气资源最多、抽采能力最强;中游管网占比最高、储气调峰能力最优;下游市场份额最大、产业配套最完善的大型省属企业和燃气产业市场主体。
 
  ▲中国铁建提名汪建平为执行董事候选人
 
  据悉,中国铁建( 601186.SH )9月21日公告,经控股股东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推荐,并经公司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议通过,董事会同意提名汪建平先生为公司执行董事候选人。
  汪建平于今年8月末到任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接任突然逝世的陈奋健,成为该公司新任董事长。
 
  ▲沙钢股份副董事长、总经理聂蔚辞职
 
  据悉,沙钢股份( 002075.SZ )9月21日公告,聂蔚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聂蔚出生生于1981年5月,曾任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副经理及沙钢集团董事局投资部部长助理、副部长等职务。今年3月23日,聂蔚被选举为沙钢股份副董事长、总经理,至今任职不到半年。
 
▲恒大汽车拟登陆科创板
 
  9月18日早间,恒大汽车(0708.HK)公告称,公司拟发行人民币股份及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今年4月,中国证监会下调了红筹企业境内上市市值门槛,在原有的"不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标准上新增一条,将市值2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且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的公司囊括其中。
  凭借这一政策红利,吉利汽车(00175.HK)于今年6月宣布申请在科创板上市,拟募资200亿元。上交所官网显示,其IPO审核状态从"已受理"变更为"已问询"。此外,东风、威马等车企也正申请科创板IPO。
今年下半年以来,恒大造车加速的趋势明显,不断有新的进展公布。先是8月3日12:00,恒大一口气发布了6款新车,恒驰1、恒驰2、恒驰3、恒驰4、恒驰5、恒驰6正式亮相,覆盖了从A到D所有级别,以及轿车、轿跑、SUV、MPV、跨界车等乘用车车型。当时,引发市场热议,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8月26日,恒大健康宣布在9月1日起将证券简称正式更名为"恒大汽车"。
  9月15日,恒大汽车公告,通过配售新股募资40亿港元,并在短时间内获得大幅超额认购。恒大汽车此次引入的投资者包括腾讯、滴滴等互联网巨头,以及云锋基金、红杉资本等国际顶级投资基金。
 
▲京东计划分拆子公司京东健康于港交所主板上市
 
  9月21日晚,京东(09618.HK/JD.NASDAQ)公告称,计划分拆子公司京东健康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分拆上市的时间将取决于市场情况等因素。
  京东健康是2019年5月才从京东集团中独立出来的子集团,主要业务是医药电商。
  京东在二季度财报会上称,今年疫情加速了京东健康的业务增长,互联网问诊量同比增长400%以上,且用户粘性在提高。
 
  ▲美股晶科能源拟分拆子公司赴A上市
 
  据悉,全球最大光伏组件制造商晶科能源有限公司(NYSE:JKS,晶科能源)9月21日晚披露,其拟分拆其子公司江西晶科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下称江西晶科)赴A股科创板上市。
  晶科能源称,经过集团内部重组,公司董事会已批准这一战略计划,未来三年内将分拆主要运营子公司江西晶科回A股上市。
  江西晶科成立于2010年12月,晶科能源目前持股100%,注册资金1亿元,主营业务为光伏电池组件、组件铝框架、支架等。
 
▲TikTok宣布与美国两家公司初步达成三方意向
 
  9月19日,互联网平台TikTok发表声明说,其母公司字节跳动与美国甲骨文和沃尔玛两家公司达成原则性共识,三方将据此尽快达成符合中美两国法律规定的合作协议。
  声明说,这份原则性共识已作为提案交给美国政府,TikTok认为三方原则性共识将解决围绕公司未来在美国运营和发展的问题。TikTok愿继续为包括1亿美国用户在内的全球用户提供"一个安全和包容的平台"。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在华盛顿说,他已"原则上"同意TikTok与甲骨文、沃尔玛公司的合作方案。美国商务部随即表示,推迟实施此前宣布的有关禁止TikTok软件在美国境内应用商店下载和更新的决定,从当地时间20日午夜推迟到27日午夜。
 
▲Nikola创始人涉欺诈指控辞职
 
  9月21日,美国氢燃料卡车整车初创公司Nikola发布声明称,创始人Trevor R. Milton于当月20日自愿辞去董事长等一切职务,到今年年底前,他将会临时给公司提供咨询服务。Nikola未公布创始人离职原因。
  市场将其离职与公司遭遇做空联系在一起。Nikola日前曾被沽空机构兴登堡研究做空,称其存在欺诈行为,Nikola已对其指控做出回应。另外,美国证监会和司法部也在调查该公司。公司前董事长Trevor Milton则表示,打算对外界诋毁者针对他的虚假指控进行辩护。
通用汽车同日发布声明确认Milton将离开Nikola,表示将同Nikola合作,完成此前宣布的入股交易,同时称,同Nikola、本田和其他方的合作只是通用汽车总体电动汽车战略的一部分。通用汽车所指的交易是,9月9日通用汽车公布,将斥资20亿美元收购Nikola 11%的股份。
 
▲微软75亿美元收购游戏发行商Bethesda母公司ZeniMax Media
 
  9月21日,微软(MSFT.NASDAQ)公告称,将以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游戏发行商Bethesda Softworks的母公司ZeniMax Media,预计此次收购在2021财年下半年完成。
Bethesda是全球最大的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之一,拥有《上古卷轴》《辐射》等游戏。收购完成后,Bethesda的公司结构与管理层将保持不变。
 
管理视点
 
福特加薪给国内大循环的启示
 
证券时报9月24日刊发署名韩和元的文章,阐述了福特加薪给国内大循环带来的启示——
传奇人物李·艾柯卡在其自传中,曾对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作出过一个与主流观点迥然不同的评价。大部分人认为,福特一生中最杰出的贡献,是他在1913年创立的汽车装配流水线。因为,得益于这一技术和制度的创新,汽车装配速度提高了8倍,第一次实现每10秒钟诞生一辆汽车的神话。但艾柯卡却认为,福特对美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所推广的高薪制。
  1914年1月,福特宣布将他企业里工人的工资增加一倍,使员工工资达到日薪5美元,这在当时可说是前所未有的高薪。自然,福特的这一举措很快就上了当时全球新闻的“头条”,福特这一举动让企业家同行和媒体震惊不已,他们都认为福特是疯了,真疯了。人们普遍认为,福特公司很快就会被暴涨的用工成本压垮。舆论显然想看福特从神坛跌落的笑话。
  面对舆论带来的压力,福特不为所动,他坚信他的抉择是对的。艾柯卡这样描述,“福特朴素的初衷是,如果连生产汽车的人都买不起汽车,还指望谁来买?如果没有人买得起,他造的车卖给谁?他的目的就是通过加薪创造一支庞大的富裕工人队伍,进而使得他们有能力去购买从福特流水线上出产的T型车。”在福特的坚持下,很快他的高薪构想就变成了现实。
  专门研究福特汽车公司的企业历史学家罗伯特·克雷普基在一篇文章里写道:“福特此举让他的T型车更为畅销,因为他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工人阶层,推动了美国中产阶级数量的增长。”
  福特收获的显然比这要多得多。他的工资改革,极大地增加了他企业里员工的归属感。在实施“新政”之前,福特公司的员工流动率高达380%,而在新政后,这一数据骤降至90%,旷工率更是从10%降到了0.3%。福特公司的工人们开始以在福特工作为荣,休息日还要将公司的徽章别在领带上,因为走在街上会引来羡慕的目光。
  对此,当时的美国媒体感叹,5美元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人口大迁移,找工作的人,在福特公司门前排起了看不到尽头的长队。对福特公司意义更为重大的是,越来越多的优秀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被吸收进来,成为其不断寻求技术创新的原动力。克雷普基就感慨道:“那些有了归属感的员工又为他生产了更多更好的产品。”
  而早于2009年时,美国军事政治专家乔治·弗里德曼曾在接受韩国媒体采访时断言,“中国以出口为主的结构,会在未来10年里,给它带来麻烦。”他所给予的理由是“中国是没有内部经济(internal economy)的国家,如果欧洲和美国不买中国产品,那么它就无法生存”,在他看来,“中国就像外部世界的人质”。
  乔治·弗里德曼的话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确如他所预判的,如今我国过于依赖出口的经济结构,的确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未来怎么走,这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所幸的是,中央适时提出了“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战略。而实现这一战略,福特的高薪制不失为一个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案例。
  给工人涨工资,提高其消费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打造一个富足的产业工人阶层。反过来,又将有助于我们由出口和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向消费拉动的经济模式转型。
  只有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才能确保与之匹配的购买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消化过剩的产能,减少社会的不稳定性因素,同时亦可摆脱对出口和投资的过度依赖,摆脱对欧美国家的过度依赖,进而实现“国内大循环”。从而在货币政策、外交及国际事务中获得更大的独立和自主权。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福特模式固然值得推行,但成本不能只由企业承担,更有赖于政府,有赖于政府在企业为员工涨薪的同时,相应地减免税收、减低企业运营成本。唯有如此,才能让企业挺过最初的困难期,才能让“通过加薪创造一支庞大的富裕工人队伍,进而使得他们有能力去购买他们自己生产的产品”成为现实,才能让商品在国内市场切实地循环起来。
 
信息化建设
 
范一飞建议从五方面推动支付产业数字化加快发展
 
  9月24日,第九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在京召开。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论坛上就数字时代支付清算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发表看法。他表示,展望未来,从信息化、市场化到今天的数字化,支付产业预计将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的跨越式发展。
  范一飞认为,在数字化的推动下,支付服务电子化全面普及,服务便捷性全面提升,多维度业务数据全面丰富,伴随而来的是业务流程的完善,风险控制的优化,市场拓展的精准以及社会成本降低。随着新技术的深度应用,非接触式、智能化、融合化将成为支付产业数字化的关键词。就中国而言,我国数字化支付服务全面发力,在数字货币、数字化开户、数字票据、数字银行卡、基于区块链跨境汇款、数字化网点等方面均有所斩获。此外,数字化顶层设计加速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更加健全,数字化监管转型初显成效,数字化标准规范成果丰硕。
  "以央行数字货币为例,数字人民币是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运用新技术对流通中的现金(M0)的数字化,旨在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通用性的技术货币。目前数字人民币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正在进行内部的封闭测试。"范一飞称。
  范一飞总结称,我国支付产业数字化起步较早,正处于向纵深化发展的转折期,在这一过程中新老发展阶段交织、新老问题并存。比如,大多数持牌机构数字化转型不足,数字化发展能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采集后的数据得不到有效利用,数据挖掘力度不够,形成数据资源浪费。老问题依然集中在利用数字化发展成果实施违法犯罪行动,例如,跨境赌博加速向国内全方位渗透,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跨境赌博隐蔽性、反侦察水平都很高,切断跨境赌博资金链、遏制跨境赌博蔓延成为当前金融领域的重要任务。
  因此,为加快支付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步伐,范一飞提出以下五方面建议。一是加快转变数字化发展理念,去除占有数据生产要素等传统惯性思维,解决"占而不用"等突出问题,让"数据矿产"发光发热。二是加快完善新发展格局支撑,加快落实移动支付便利化的业务方案,解决境外游客使用移动支付的突出问题等。三是加快优化数字化协同治理,以大力整治跨境网络赌博为靶向,把打击治理跨境赌博违法活动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支付清算协会要运用支付清算数据,加大对无证经营,特别是非法第四方支付平台的监测,采用全链条穿透式分析方法,有效监测资金转移。四是加快提升数字化发展应用方面,做好数据治理是数字化监管的必由之路,坚决推进数据共享,加快建设共享所依赖的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要加快提高数字化的安全水平。范一飞强调,支付产业数字化发展必须坚守安全底线,从事金融业务必须接受监管,必须持牌经营,持牌机构务必回归业务本源,聚焦支付主业。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互联网企业利用旗下机构,将支付业务与信贷等其他金融业务交叉嵌套,形成业务闭环,业务过程难以被穿透,极易引发风险的跨市场蔓延。究其原因,很大的问题是没有深刻领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要内涵,没有理解透和把握好金融业务的风险本质、业务边界,希望这类机构提高站位,积极配合监管,切实整顿超范围信贷业务,消除利用支付业务拓展交叉金融业务的风险隐患。
  另据范一飞透露,下一步要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建立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专项统计制度,将该类业务纳入商业银行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纳入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要加强功能监管,防范个人过多负债,规范互联网贷款资金流和信息流。要依据数据重要程度和安全事件的影响范围,实施严格的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按照不同分类和等级,实施不同程度的安全控制。
 
工信部公布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行动计划
 
据悉,为促进建材工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促进建材工业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9月21日印发《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行动计划(2021-2023年)》。
  《计划》要求,到2023年,建材工业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取得明显突破,重点领域示范引领和推广应用取得较好成效,全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经营成本、生产效率、服务水平持续改进,推动建材工业全产业链高级化、现代化、安全化,加快迈入先进制造业。
  具体包括:支撑体系基本完善。制修订30项以上建材行业智能制造相关标准,培育5家年产值过亿元的建材行业信息化、智能化供应商,建立10个建材细分公共服务平台,基本满足建材行业信息化发展需要;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建立5个建材行业智能制造创新平台,形成15套系统解决方案,突破50项建材领域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培育100个建材工业APP,形成若干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5G通信、虚拟现实、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技术应用场景;推广应用成效显著。推选6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建立50个建材行业智能工厂,打造20个数字矿山,培育100个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设备运维等领域单项应用取得突出成效的典型项目。
重点任务包括:构建网络安全分级防护体系,面向应用工业互联网的建材工业企业,制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防护指南、网络安全分级防护规范,推动企业实施分类分级安全防护。开展防护能力贯标,引导企业加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建设。强化网络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定制化供给,促进建材工业企业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依托行业骨干企业创建开放共享的建材智能制造创新平台,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以及智能部件、装备、系统研发。引导各类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适用于建材工业的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等基础元器件以及工业机器人、智能交互系统等智能产品的研发、制造与应用,突破智能控制和优化、数据采集与分析、故障诊断与维护、密码防护等一批核心技术,夯实建材工业智能制造硬件和软件基础。创新一批工业互联网场景,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鼓励企业积极探索“5G+工业互联网”,促进工业互联网与建材工业深度融合。推动建材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深化标识解析应用。大力发展建材行业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平台,加快开发建材工业APP,推动建材企业和设备上云上平台,实现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互联互通。构建工业互联网密码支撑体系,加快商用密码在建材行业深度应用。
 
工信部、中国残联发文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
 
  据悉,近年来,我国信息无障碍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顶层设计欠缺、市场有效供给不足、产品服务质量不高、社会普遍认知不强等问题。为加快推进我国信息无障碍建设,努力消除"数字鸿沟",助力社会包容性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日前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信息无障碍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要求,到2021年底,面向持证残疾人及60周岁以上农村老年人的通信服务资费优惠进一步加大,显著减轻重点受益群体通信资费负担。各级政府部门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基本公共信息指示设施的无障碍普及率显著提高,村镇中小学、卫生院(室)互联网接入与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提升。初步构建起涵盖设备终端、服务应用等领域的无障碍规范标准体系。探索开展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信息无障碍评级评价。
  到2025年底,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信息无障碍产品服务体系和标准体系。建成信息无障碍评价体系,信息无障碍成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服务全社会的水平显著提升。
  《指导意见》要求扩大信息无障碍终端产品供给。鼓励信息无障碍终端设备研发与无障碍化改造,培育一批科技水平高、产品性价比优的信息无障碍终端设备制造商,推动现有终端设备无障碍改造、优化,支持开发残健融合型无障碍智能终端产品,鼓励研发生产可穿戴、便携式监测、居家养老监护等智能养老设备。支持新技术在信息无障碍领域的发展与应用,推进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边缘计算、区块链等关键技术在信息无障碍领域的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新兴技术在导盲、声控、肢体控制、图文识别、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同时要求提升信息辅助器具智能化水平、推进公共服务终端设备的无障碍改进等。
  《指导意见》提出,推动移动互联网应用无障碍优化与研发。丰富满足重点受益群体需求的移动互联网应用(APP)种类和功能,加快无障碍地图产品开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应用,推进新闻资讯、社交通讯、生活购物、金融服务、旅游出行、工作教育、市政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无障碍改造。引导企业利用最新标准和技术对移动互联网应用进行无障碍优化,将无障碍优化纳入产品日常维护流程。
  《指导意见》明确,加快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推进社会养老、居家养老与信息无障碍有机结合。持续丰富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推动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做优做强,推进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工作,鼓励试点企业、项目选拔向信息无障碍领域倾斜。
 
中国互金协会搭建基于区块链的第三方数字函证平台
 
  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协调产学研各方搭建了基于区块链的第三方数字函证平台。目前,该平台主体功能建设已完成,协会已做好数字函证平台试点的技术及业务准备工作。
  据了解,银行函证是注册会计师依法实施财务审计的核心程序之一,也是当前金融市场投融资活动中实施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
  中国互金协会介绍,与目前我国主要采取的线下手工模式相比,数字函证平台可实现会计师事务所发函、银行收函、被审计企业确认、银行回函、会计师事务所接收回函全流程线上处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同时,这一数字函证平台底层采用自主可控的区块链架构,通过区块链分布式、防篡改、可追溯的技术优势,在可信安全环境下保障函证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规避相关风险。
  为确保银行函证数据格式定义满足数字化函证模式下数据可充分交换、识别、授权查询的要求,中国互金协会同步推进银行函证数据规范行业标准建设。
  中国互金协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稳妥开展数字函证平台建设运营工作,在试点过程中严格接受监管部门监督、指导和检验,力争尽快向银行、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提供优质高效、安全可靠的数字函证服务。
 
天津加快推动"天津智港"建设
 
  近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天津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
  据了解,去年10月18日,天津市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以下简称人工智能试验区),成为继北京、上海试点之后的第一批人工智能试验区。
  按照《行动计划》,到2024年,人工智能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效,加速重大应用场景落地,提升综合支撑力;加快培育人工智能产业,提升产业聚集力;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提升创新创业活力。人工智能实验区成为引领全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在智慧城市、自主算力引擎、智慧港口、车联网应用等重点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人工智能试验区建设以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主线,大力实施试验区"三一三三三"行动计划,以加强重大应用场景落地、加快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为"三大目标",以中新生态城为"一个核心",以自主算力引擎、智慧港口、车联网应用"三大示范"为重点,实施智能赋能制造、产业集群培育、政策创新突破"三大工程",强化组织领导、人才引育、环境营造"三大保障"。
  一是打造"1+3"国家级标杆示范区,促进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场景落地。凸显中新生态城在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建设中的核心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实施"生态城市升级版"和"智慧城市创新版"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国内智慧城市标杆。发挥自主算力引擎、智慧港口、车联网应用"三大示范"作用,建设国产自主可控产业链、应用环境和产业生态;加快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谋划实施天津港重大项目;支持西青区、东丽区、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等区域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探索先导区运营与管理模式;打造自主算力引擎的国家级领航区、智慧港口的国家级示范区、车联网应用的国家级先导区。
  二是实施"三大工程",构建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的良好生态。实施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工程,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打造智能制造新样本,突破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成套装备、核心工业软件,打造市级智能制造项目;实施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坚持引育并重,支持重点企业成长为百亿级以上人工智能领军企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实施人工智能政策创新突破工程,加快建立人工智能的治理框架及伦理指南。
  三是强化"三大保障",夯实人工智能发展基础。强化组织领导、人才引育、环境营造。由天津市科技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人工智能试验区建设工作,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制定人工智能试验区建设总体路线;布局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建立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强化"世界智能大会"的平台作用,打造高端人工智能资源聚集区,强化人才、资金、平台等的支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人工智能持续健康发展。
 
重庆出台公共数据开放管理暂行办法 
 
日前,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公共数据开放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9月20日,市大数据局副局长杨帆表示,《办法》对重庆市公共数据开放管理提出“行动指南”,将以此构建起全市公共数据开放规则体系。
公共数据是指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具有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获得的各类数据资源。
  杨帆表示,《办法》主要以促进公共数据商用、民用、政用为目标,明确了依托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建设的开放系统是全市统一的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全市所有数据开放主体统一依托该系统向社会提供数据开放服务;明确了公共数据开放目录是公共数据开放、利用的依据,凡列入公共数据开放目录的数据,应根据数据开放属性有序开放,未列入目录的数据则不能对外开放。
  《办法》将公共数据按开放属性划分为“无条件开放、有条件开放、不予开放”3种类型。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国家安全,以及其他不宜提供给数据利用主体的公共数据属于不予开放类;需要按照特定条件提供给数据利用主体的公共数据属于有条件开放类;其他公共数据属于无条件开放类。《办法》根据数据开放属性,明确了不同类型的数据获取程序,确保公共数据开放流程规范可控。同时《办法》还对公共数据开放过程中,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个人隐私等环节作出制度安排,既确保数据安全有序开放也注重个人信息保护。单位(机构)或者个人在利用公共数据过程中,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并接受有关部门监督检查。
  《办法》指出,在突发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等情况下,经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主管部门报同级政府同意,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有关法律法规,可以要求相关单位、自然人提供应对突发事件相关的数据,及时、准确按照相关规定开放公共数据,并根据需要动态更新。
  《办法》明确,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对确需收集的个人信息应当严格遵循最小范围原则,确保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
 
河北加快构建省级能源大数据中心
 
  近日,河北省发改委会同相关单位制定了《河北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工作方案》,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快构建"绿色、智能、创新、融合、开放、互动"的省级能源大数据中心。
  根据方案,河北省将加快建成河北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即"智慧绿能云"平台。研究制定能源数据资源共享管理机制,以电为核心,逐步实现煤、电、油、气多种能源数据汇聚融合、共享交换和挖掘分析,形成产业集聚效应。面向政府决策、社会治理、智慧用能等方面的需求,探索构建典型应用场景,创新运营模式,扩大能源大数据中心辐射范围,提升河北省能源数据的开发与利用水平,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在建设模式方面,河北省能源大数据中心按照"政府主导、统筹协同"的思路,采用由省发改委牵头组织,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联合承建,省工信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商务厅、省网信办等有关部门配合,发电、石油、天然气等有关企业积极参与的多方共建模式。各单位均可按照开放共享、平等互惠的原则分享数据资源及相关建设成果。
  根据方案,河北省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省级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明确了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深化顶层设计。梳理现有数据平台系统及数据清单,结合国内外先进建设经验及河北省数据服务需求,编制河北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细化数据需求、加大统筹协调,有序推进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制定能源大数据管理机制,明确数据共享的范围边界和使用方式,建立可靠的数据采集更新机制,依照部门职责范围或企业经营范围梳理数据资源清单,做好数据归集工作。
  夯实发展基础。从能源生产、消费、交易及环保等维度构建能源大数据指标体系框架,梳理数据属性类型,明确数据指标释义,形成能源大数据指标体系。建立数据汇集标准体系。融合南北网电力数据。加强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关键数据安全防护、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实现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确保数据汇聚共享安全可控、全程留痕、变化可溯,形成具有大数据时代特征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开展试点建设。组织能源大数据中心试点建设,建设省级能源大数据中心基础平台,提供统一规范的数据接入接口,具备能源大数据存储、分析等功能,同步开展河北省能源大数据运营模式研究。汇总和梳理各有关部门、企业及用户需求,开展能源数据集成与应用场景开发研究,设计典型数据服务场景和基础模型,探索能源数据在经济、环保、交通、水利、健康、旅游、民生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推动数据共享。建立能源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建立河北省能源信息资源目录,明确目录框架下的能源数据共享模式、运维机制、评价机制等,推动各能源行业间数据共享。
  培育新兴产业。面向政府部门、行业用户、电力用户拓展典型应用场景,广泛开展能源供应保障、综合能效分析、经济态势分析、资源调配、新能源电量消纳分析等辅助决策服务。根据有关部门、企业实际需求,共享能源大数据中心数据、技术、产品等方面的系列服务。探索能源数据运营及盈利模式,发挥各方资源优势,有效汇聚各类数字产品,共同打造数字产品宣传、展示、共享、交易的统一门户;以能源互联网为依托探索数据产品运营商业模式,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发挥能源数据价值。
  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保障。方案提出,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优化建设路径、拓展应用场景,推动建设工作高质量开展。强化人才培养,加大科技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提升能源大数据中心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带动产学研协同发展。同时,鼓励各有关部门因地制宜研究制定配套支持政策,以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为依托,加速培育相关产业。在数据采集、工程建设、成果推广等环节加大协调支持力度,推动组建能源大数据产业联盟,加快建成能源大数据"运营服务基地、协同创新基地、产业聚集基地"。
 
河北省区块链联盟成立
 
  9月23日,河北省区块链联盟成立大会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该联盟的成立得到了中科院软件所、中科院计算所、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40多家单位的入盟响应,联盟成员组建了区块链理论、区块链生态、区块链与新基建、跨链与数据流通等17个专业委员会。
  据了解,该联盟由河北省科学院倡议发起,联合国内外有志于区块链发展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团体、协会等组织共同构建,是致力于区块链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交流、共享平台。联盟采取以专业委员会为主体、联盟理事会为纽带的运行模式,促进"政企产学研用"充分交流与融合,为联盟成员提供技术、场景、投资、人才、法律服务、战略咨询等多样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构建健康、有序、可信的联盟生态。
  "目前,联盟正在论证与石家庄市政府合作实体化的发展思路。联盟秘书处将入驻正定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区块链创新产业基地,以联盟的影响力和资源吸引国内外区块链优质企业入驻,同时建立区块链发展基金,支持和孵化本地区块链创新企业。"河北省科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联盟将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为河北省、京津冀乃至全国的区块链、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专业化的支持与服务。
 
企业信息员园地
 
中秋将至,算算企业送礼税收成本
 
  靖江市中鸿天衡税务师事务所  朱丽斌
  中秋将至,企业的行政人员按惯例又要担起一项重要任务:送礼。礼品经济繁盛年节送礼已成企业常态,总结下来,企业送礼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4种情形:因交情需要,给生意伙伴送礼;因经营需要,给客户送礼;因激励需要,给员工送礼;因关照需要,给相关部门人员送礼。其中,前两种形式的送礼行为占了大多数。
  送礼固然是好事,能增加企业对外形象,方便企业商事活动,但只送礼不问税让很多企业暗藏税务风险。近年来,税务部门在检查企业纳税情况时发现,多数企业在礼品支出方面账目不规范,逃避缴纳税款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作为企业财务部门,非常有必要搞清楚送一份礼出去,企业究竟要负担多少成本?
  1、增值税:分清礼品来源,正确缴纳增值税
  企业在送礼时会分为将自产货物送人和外购货物送人,这两种情况的账务处理不同,涉及缴纳的增值税也不同。如果企业将自产的货物作为礼品送人,要视同销售货物,计算缴纳销项税,但该自产货物的进项税可以抵扣。
  如果企业送出的礼品是外购货物,则按规定,企业的交际应酬费属于个人消费,其购进货物的进项税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如果购进时已经抵扣,则应在礼品送人时将已抵扣的进项税额转出。
  2、企业所得税:调增收入、费用两不误
  在企业所得税上,企业送礼支出要同时确认收入和成本费用,视同销售所得一般为0,似乎对企业所得税没有任何影响,但不能这么下定论,一方面,因为视同销售收入要列入销售收入总额中,作为计提业务招待费、广告费、业务宣传费的基数,基数增加,扣除额就增加,对企业所得税产生有利影响;另一方面,企业用于交际应酬礼品的支出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要限额扣除,会对对企业所得税产生不利影响。
  3、个人所得税:分清对象和情形,严格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赠送礼品个税应该是大头了,税率20%,送礼纳税义务人应该是受赠方,但是日常行为中,受赠方是不可能负担这部分个税的。所以实际上还是赠送方实际负担,而且这部分负担的个人所得税还没法税前扣除,需计入营业外支出,纳税调增。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74号的规定,自2019年1月1日起,企业在业务宣传、广告等活动中,随机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包括网络红包,下同),以及企业在年会、座谈会、庆典以及其他活动中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个人取得的礼品收入,按照“偶然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但企业赠送的具有价格折扣或折让性质的消费券、代金券、抵用券、优惠券等礼品除外。
  但是,企业在向个人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同时给予赠品,如通信企业对个人购买手机赠话费、入网费,或者购话费赠手机等,这种情形不要代扣代缴个税。
  总之,送一个礼,成本不低吧,用一案例加深印象。



          

新枣庄企联三会.jpg

 枣庄企业家     枣庄市企联三会


640.png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新城巨山街道武夷山路1866号院内  邮箱:zzqixie@163.com 邮编:277000 电话:0632-8257966
鲁ICP备2021003606号
Copyright©枣庄市企业联合会版权所有 202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