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摘选20210714

 
 ·国内财经·    
  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12.7%    
  证券期货行政处罚办法出炉      
  工信部印发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郑商所对动力煤期货部分合约实施交易限额      
  上期所、上期能源分别暂免收取标准仓单作为保证金使用的手续费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7月16日开市   
  国家发改委将再次投放超1000万吨煤炭储备    
  中央支持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浙江省节水型企业水资源费减征管理办法正式印发 
  江苏省明确今夏"尖峰电价"政策      
  四川省发文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   
  宁夏推进储能产业发展促进新能源消纳
 ·企业动态·    
  江西铜业拟斥资128亿加码铜加工行业
  红豆股份拟回购注销9.55%股份      
  北京汽车确认拟回归A股主板上市
  宁德时代与宜宾市签署全方位深化合作协议      
  中国宝武发起设立总规模500亿元碳中和主题基金 
  联美控股携手上海长三角氢能科技研究院   
 ·海外经济·    
  美联储"褐皮书"显示供应链中断继续推高通胀   
  欧盟暂缓推出数字税征收计划  
  法国2021年经济增长率预期将调高至6%   
  巴西上调今年经济增长预期至5.3%
 ·研究探索·    
  "三新"力撑中国经济逆风破浪   



·国内财经·
 
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12.7%
 
  据悉,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3.216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比一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3%,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虽然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速低于一季度,但从两年平均增速看,二季度实际增长率为 5.5%,较一季度有所改善。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二季度增长7.9%。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表示,上半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
  但刘爱华也指出,全球疫情持续演变,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恢复不均衡,巩固稳定恢复发展的基础仍需努力。下一步,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释放内需潜力,大力助企纾困发展,加快推进改革开放,瞻前顾后统筹调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有关专家认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和疫苗接种率提高,下半年消费和投资对经济运行的支撑作用将继续增强。
  展望下半年,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表示,基建、制造业投资增速修复值得观察。基建方面,年内财政发力呈现明显的后置特点。下半年各地仍有3万亿新增政府债待发行,财政支持空间较大,且三季度为项目建设传统旺季,项目融资需求旺盛,基建投资增速值得期待。同时,制造业投资方面,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或带动相关行业资本开支意愿上升,清洁能源转型也提振了相关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中信证券宏观团队指出,从居民收入增速来看,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速恢复速度相对较为缓慢,就业和收入的恢复仍然在持续,因此消费的恢复并未停止。该团队认为,随着经济中结构性问题的逐步改善,居民的就业和收入持续恢复将带动消费增速改善向上。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强调,当前依然是非均衡的复苏,经济继续下行至潜在经济增速的可能性在加大,下半年要警惕经济超预期回落的风险。
中国财政科学院原副院长白景明在17日举行的国是论坛“2021年中竞技形势分析会”上指出,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约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三分之一,一些中西部地区50%以上的一般支出来自于中央的转移支付。对有的地方转移支付规模达到千亿,这些转移支付到位后能够拉动当地消费和投资。
 
证券期货行政处罚办法出炉
 
  7月15日,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明确了立案程序和执法权限,规范调查取证行为,完善查审机制,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对当事人的权利保障和对执法人员的监督等。
  证监会表示,将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即“零容忍”意见),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能,落实好《证券法》、《行政处罚法》和《处罚办法》各项规定,依法从严打击各类证券期货违法违规活动,切实加大对重大违法案件的查处惩治力度,为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证监会表示,出台《处罚办法》是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建设的需要。在行政处罚方面,证监会虽然出台了不少规范性文件,但层级效力较低且比较分散,有必要在规章层面制定统一的行政处罚办法,补齐制度短板,进一步完善证券期货监管执法的法制体系。出台《处罚办法》是解决实践突出问题、切实提升执法效能的需要。随着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稽查处罚工作面临新的形势要求,加之资本市场违法案件往往敏感复杂,涉众性强,涉及利益大,市场各方高度关注,对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必要制定专门的行政处罚办法,进一步提升执法效能。出台《处罚办法》是督促保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需要,通过制定行政处罚办法,就是要聚焦行政处罚的源头、过程、结果等关键环节,加强监督、形成制约,实现执法形式与执法目的的统一。
  证监会于2020年7月17日至8月16日就《处罚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通过召开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等形式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意见。社会各界对《处罚办法》内容总体支持,提出的修改完善意见建议,证监会逐条认真研究,合理建议均予以吸收采纳。
  具体来看,《处罚办法》共41条。主要内容方面,一是明确立案程序和执法权限。发现违法线索,符合相关条件的,应当立案。为保障行政处罚工作依法顺利开展,进一步明确、细化了执法权限和措施,包括冻结、查封、扣押、封存、限制出境、限制交易、要求有关主体报送文件资料等措施的实施,以及不配合调查的情形及后果。
  二是规范调查取证行为。进一步明确了物证、书证、当事人陈述、电子数据等主要证据类型的调查取证标准和要求,规范案件调查取证工作。对特定情形下的证据转换以及委托中介机构等提供专业支持作了规定。三是完善查审机制。证监会设立行政处罚委员会,对按照规定向其移交的案件提出审理意见、进行法制审核。根据《行政处罚法》授权,规定行政处罚决定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一年内作出,有特殊情况的,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可延长,每次延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四是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通过文字记录等形式对执法全过程进行记录,归档保存,对容易引发争议的执法过程可以进行音像记录;行政处罚决定作出之前,应当依法进行法制审核;行政处罚决定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予以公开。五是加强对当事人的权利保障和对执法人员的监督。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前,应当向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并依法保障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听证、阅卷等权利。执法人员必须忠于职守、依法办事、公正廉洁,不得滥用权力或利用职务便利牟取不正当利益。
 
工信部印发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7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提出,用3年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总体布局持续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以下简称国家枢纽节点)、省内数据中心、边缘数据中心梯次布局。技术能力明显提升,产业链不断完善,国际竞争力稳步增强。算力算效水平显著提升,网络质量明显优化,数网、数云、云边协同发展。能效水平稳步提升,电能利用效率(PUE)逐步降低,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逐步提高。到2021年底,全国数据中心平均利用率力争提升到55%以上,总算力超过120 EFLOPS,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降低到1.35以下。到2023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平均利用率力争提升到60%以上,总算力超过200 EFLOPS,高性能算力占比达到10%。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规模占比超过70%。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降低到1.3以下,严寒和寒冷地区力争降低到1.25以下。国家枢纽节点内数据中心端到端网络单向时延原则上小于20毫秒。
  《行动计划》指出,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型数据中心建设,鼓励金融机构等对新型数据中心加大支持力度,推动优秀项目参与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投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
  在优化建设布局上,《行动计划》要求加快建设国家枢纽节点。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国家枢纽节点适当加快新型数据中心集群建设进度,实现大规模算力部署,满足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需要。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国家枢纽节点重点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和利用效率,打造面向全国的非实时性算力保障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行动计划》着重引导新型数据中心走高效、清洁、集约、循环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包括加快先进绿色技术产品应用,鼓励应用高密度集成等高效IT设备、液冷等高效制冷系统等;提升高效清洁能源利用水平,鼓励企业探索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燃气分布式供能等配套系统,引导新型数据中心向新能源发电侧建设,就地消纳新能源;优化绿色管理能力,支持对高耗低效的数据中心加快整合与改造等。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与传统数据中心相比,新型数据中心具有高技术、高算力、高能效、高安全等特征,在数字化日益普及的今日,新型数据中心能更好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创新,加快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郑商所对动力煤期货部分合约实施交易限额
 
7月14日,郑商所发布关于对动力煤期货部分合约实施交易限额的公告。公告称,自2021年7月15日当晚夜盘交易时起,非期货公司会员或者客户在动力煤期货2109、2110、2111、2112、2201合约上单日开仓交易的最大数量为1000手。单日开仓交易数量是指非期货公司会员或者客户当日在动力煤期货单个合约上的买开仓数量与卖开仓数量之和。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组单日开仓交易的最大数量按照单个客户执行。套期保值交易和做市交易的开仓数量不受交易限额限制。
 
上期所、上期能源分别暂免收取标准仓单作为保证金使用的手续费
 
据悉,为进一步降低实体企业交易成本,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7月14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及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下称上期能源)分别发布暂免收取标准仓单作为保证金使用的手续费的通知,自2021年7月30日起,暂免收取标准仓单作为保证金使用的手续费。
  去年来,上期所、上期能源出台多项措施帮助实体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在维护市场稳定运行、增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交易所将围绕“更好服务和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的目标,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继续研究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的可行性方案,推出更多进一步提升市场运行质量和效率的措施。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7月16日开市
 
  7月15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开市的公告》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于7月16日开市。
  根据生态环境部相关规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全国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成立前,由上海环交所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账户开立和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
  根据此前相关规则和公告,全国碳市场的交易产品为碳排放配额,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价格”为计价单位,买卖申报数量的最小变动计量为1吨二氧化碳当量,申报价格的最小变动计量为0.01元人民币。交易方式包括协议转让(挂牌协议转让和大宗协议转让)和单向竞价,其中挂牌协议转让交易单笔买卖最大申报数量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涨跌幅限制10%,交易时间是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下午13:00至15:00。
  全国碳市场启动初期的交易主体为2225家发电企业,交易主体只能开设一个交易账户,可根据业务需要申请多个操作员和相应的账户操作权限。
 
国家发改委将再次投放超1000万吨煤炭储备
 
据国家发改委7月15日披露,今年以来,国家根据煤炭供需形势需要,先后4次向市场投放超过500万吨国家煤炭储备。为做好迎峰度夏煤炭供应保障工作,根据监测分析情况,国家发改委已提前制定储备投放预案,本次准备投放规模超过1000万吨,主要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几十个储煤基地和有关港口,能够根据需要随时投放市场。
 
中央支持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支持浦东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努力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彰显“四个自信”的实践范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意见》指出,研究在全证券市场稳步实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在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度;试点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使用人民币参与科创板股票发行交易。
  《意见》指出,到2035年,浦东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构建,现代化城区全面建成,现代化治理全面实现,城市发展能级和国际竞争力跃居世界前列。到2050年,浦东建设成为在全球具有强大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城市重要承载区,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的全球典范,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璀璨明珠。
  《意见》指出,支持在浦东设立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试点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使用人民币参与科创板股票发行交易。加快推进包括银行间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在内的中国债券市场统一对外开放,进一步便利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等。
  《意见》指出,支持浦东率先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实施路径。研究探索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开展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试点。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离岸金融体系,支持浦东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等。
  《意见》指出,研究在全证券市场稳步实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在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度。支持上海期货交易所探索建立场内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开展期货保税仓单业务,并给予或落实配套的跨境金融和税收政策。构建贸易金融区块链标准体系,开展法定数字货币试点。在总结评估相关试点经验基础上,适时研究在浦东依法依规开设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股权份额转让平台,推动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股权份额二级交易市场发展。
  《意见》指出,加快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聚焦集成电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布局和建设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推动超大规模开放算力、智能汽车研发应用创新平台落户。
  《意见》指出,研究在浦东特定区域对符合条件的从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的企业,自设立之日起5年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在浦东特定区域开展公司型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在试点期内,对符合条件的公司型创业投资企业按照企业年末个人股东持股比例免征企业所得税,鼓励长期投资,个人股东从该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按照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意见》指出,支持推动在建设用地地上、地表和地下分别设立使用权,探索按照海域的水面、水体、海床、底土分别设立使用权。深化产业用地“标准化”出让方式改革,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探索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建设国际数据港和数据交易所,推进数据权属界定、开放共享、交易流通、监督管理等标准制定和系统建设。
《意见》指出,更好发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试验田”作用,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在若干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相关成果具备条件后率先在浦东全域推广实施。在浦东开展制度型开放试点,为全国推进制度型开放探索经验。
 
浙江省节水型企业水资源费减征管理办法正式印发
 
  近日,浙江省水利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联合印发《浙江省节水型企业水资源费减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对省级节水型企业、省级节水标杆企业、国家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企业实行水资源费减征政策,进一步激发企业节水内生动力,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办法》规定,自今年8月1日起,省级节水型企业水资源费按规定标准的80%征收;省级节水标杆企业水资源费按规定标准的50%征收;国家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按省级节水标杆企业减征标准执行。《办法》同时明确了省级节水型企业水资源费减征的工作目标、实施对象范围、减征标准、具体操作办法和部门职责,为完善节水工作体系,补齐节水奖励制度短板,推动国家节水行动在浙江走深做实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
  《办法》的实施将为节水型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截至2020年底,全省累计建成省级节水企业3045家,省级节水标杆企业20个,其中省级自备取水节水型企业460家,年取水量约5亿方;自备取水节水标杆企业9家,年取水量约3000万方。按照《办法》规定的减征标准,现状省级节水标杆企业减免水资源费约300万元,省级节水型企业减免水资源费约1400万元,合计1700万元。预计到2022年,标杆企业减免水资源费可达近4000万元,省级节水型企业减免水资源费可达近600万元。
  《办法》背后,是全省节水载体创建成果的“硬核”支撑,是浙江水利推动节水工作体系不断完善的决心。2020年,新修订的《浙江省水资源条例》将“直接从江河湖泊取水的省级以上节水型企业可以减征水资源费”写入法条,响鼓重擂,推动浙江节水工作大步先前。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实施节水标杆引领行动,全省完成50个节水标杆酒店、50个节水标杆校园、100个节水标杆小区和150个节水标杆企业创建,打造一批水效领跑者;全面推动节水型高校创建,开展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建设,充分发挥节水机关标杆示范作用。
 
江苏省明确今夏“尖峰电价”政策
 
  据悉,为引导电力客户主动参与削峰,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出台政策,对315千伏安及以上大工业用户实施季节性“尖峰电价”。
  按照该政策,针对全省315千伏安及以上工业用电大户,在7月1日至14日,日最高气温超过35℃(不含)时,仍按现行尖峰电价政策执行,即10:00-11:00,在峰段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加价0.1元。政策强调,7月15日至8月31日,10:00-11:00时段和下午2:00-3:00时段为尖峰时段,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每千瓦时在峰电价基础上加0.1元。日最高气温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后发布的天气预报为准,次日予以实施。
根据相关工作要求,此次调价范围内的企业客户可以通过电力营业网点、“网上国网”APP、国网江苏电力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等平台了解尖峰电价政策信息,咨询尖峰电价相关细则。
 
四川省发文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为抢抓川藏铁路等重大铁路工程建设机遇,提升四川在全国轨道交通发展格局中的核心竞争力,近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抢抓重大机遇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西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新高地。
  当前,川藏铁路、西宁至成都铁路、成达万高铁等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十四五”期间还将开工成渝中线高铁等10余个重点项目。经初步估算,未来十年,这些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11000亿元,装备需求超过3000亿元,建筑材料需求超过2000亿元。
  抢抓重大机遇,《实施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建成川藏铁路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运营维护保障基地和新制式轨道交通产业基地等一批轨道交通领域重点特色园区。铁路工程建设所需重大技术装备、数字化施工设备、新材料、工业控制软件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链条逐步完善,配套能力显著增强。轨道交通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左右。力争到2030年,建成集科技研发、勘察设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维护于一体的轨道交通全产业链体系,铁路工程建设所需重大技术装备、数字化施工设备、新材料、工业控制软件研制处于全国先进水平,成为西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新高地。
  《实施意见》提出,在强化科技创新方面,将以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打造一批国家级轨道交通领域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以重大铁路工程建设需求为导向,组织实施川藏铁路建设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组织实施高温超导高速磁悬浮建设重大科技专项,突破高速磁悬浮设计、施工等关键核心技术。
  在打造产业集聚区方面,将布局川藏铁路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运营维护保障基地,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轨道交通领域重点特色园区,培育关键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高端施工设备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以及“空、天、地”一体化勘察设计基地。
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支持技术先进企业获取动车组、川藏线机车和货车车辆生产资质。支持新制式轨道交通系统研发制造、迭代升级。推动变压器、牵引供电装置等机电配套设备数字化、网络化升级。鼓励盾构机、起重机、挖掘机等施工装备向专业化、智能化、无人化发展。
 
宁夏推进储能产业发展促进新能源消纳
 
据悉,为有效提升电力系统调峰备用容量,加快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促进新能源消纳,宁夏发改委日前印发《关于加快促进储能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力争到2025年全区储能设施容量不低于新能源装机规模的10%、连续储能时长2小时以上。
  宁夏将在新能源富集地区先行开展“新能源+储能”示范应用,并在全区逐年推广。力争到2025年探索出储能设施运营商业模式,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储能产业发展进入商业化应用。
  宁夏鼓励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用户等投资建设储能设施,鼓励优先在新能源富集、电网送出断面受限地区,建设电网区域性共享储能设施,创造共享储能电站盈利模式。宁夏将因地制宜采用“光储”“风储”“风光储”等一体化开发模式规划布局新能源,将配置储能设施作为新能源优先开发的必要条件,从今年起,宁夏新核准或备案项目原则上储能设施与新能源项目同步投运,存量项目在2022年12月底前完成储能设施投运。
  在优先保障调用方面,宁夏要求,电网企业应与储能电站企业签订并网调度协议,在同等条件下确保优先调用储能设施,原则上每年调用完全充放电次数不低于250次。
  过去5年,宁夏电网新能源装机规模从1129万千瓦增加到2573万千瓦,发电量从116亿千瓦时增加到323亿千瓦时。
 
·企业动态·
 
江西铜业拟斥资128亿加码铜加工行业
 
据悉,随着锂电铜箔需求持续增长,江西铜业(600362)拟加码铜加工行业。7月15日晚间,江西铜业发布公告,公司拟通过设立注册新公司,在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锂电铜箔、22万吨铜杆及3万吨铸造材料三个项目。预计三个项目总投资合计128亿元。江西铜业是中国最大的铜生产基地。
  作为锂电、电子领域的基础材料,铜箔也因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火热而产销两旺。自去年底以来,诺德股份、嘉元科技、超华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启动铜箔项目投资。
  诺德股份6月8日发布公告,公司拟募资不超过22.88亿元,用于1.5万吨青海高性能极薄锂电池用电解铜箔和1.2万吨惠州动力电池用电解铜箔等项目。2020年10月、11月,嘉元科技分别在宁德、赣州规划建设1.5万吨/年、2万吨/年锂电铜箔项目;2021年2月,嘉元科技发行12.4亿元可转债,用于投资于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等项目。
  超华科技则在2020年10月推出18亿元定增预案,拟投资年产1万吨高精度超薄锂电建设铜箔项目等在内的多个项目。2021年2月,超华科技又宣布重磅投资计划,拟在广西玉林市投资122.6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高精度电子铜箔和1000万张高端芯板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调研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锂电池铜箔出货量为9.3万吨,同比增长8.8%。未来几年,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受国家政策继续驱动及行业调整后,市场有望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动力电池将带动中国锂电池铜箔市场保持着高速增长的趋势。预计2021年中国锂电池铜箔市场出货量将达14.4万吨。
 
红豆股份拟回购注销9.55%股份
 
  7月15日晚间,红豆股份(600400)拟实施涉及2.42亿股份、9.55%总股本的回购注销方案,堪称服装业“最牛回购”。
  回购股份是上市公司维护二级市场价格稳定的常用手段之一。自2018年来,红豆股份共实施完成3次回购计划,分别在2019年1月、2020年8月、2021年6月完成股份回购,回购股份数量为9604.42万股、8687.52万股、5896.56万股,涉及资金合计8.88亿元,以资金实力彰显了公司的发展信心。
  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回购的股份可以用于注销、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抑或是转换为可转债。此次变更中,红豆股份决定对三次回购股份的用途进行变更,均由“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变更为“用于注销并相应减少注册资本”。
  业内人士表示,红豆股份若此次注销回购股份顺利完成,上市流通股数量将会减少。在公司净资产等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单位每股对应的净资产值上升,相当于股票含金量提高,一定程度上切实提高公司股东的投资回报。
  今年另外一家选择大手笔回购注销的公司,就是因30亿元员工持股计划引发关注的格力电器。6月27日晚间,格力电器宣布拟对第二期回购股份的用途进行调整。公司第二期回购股份共计1.01亿股,本次变更及注销后,公司总股本将由60.16亿股更变为59.14亿股。
  自2020年4月以来,格力电器已经接连启动了三期股份回购,其中第一期与第二期已经完成回购,回购金额均为60亿元,共回购2.09亿股公司股份。今年5月26日,格力电器又启动了第三期75亿~150亿元的回购股份方案。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今年已经有651家上市公司出手回购,涉及金额达到751亿元。其中回购金额超过10亿元的公司共有9家,回购金额超过5亿元的共有24家,回购金额超过1亿元的则有126家。格力电器今年以来回购金额达到99.93亿元,位列回购榜首位。另外一家电器龙头美的集团以94.71亿元位居次席,好想你则以29.27亿元位居第三位。此外,海尔智家以17.67亿元位居回购榜单第七位。
 
北京汽车确认拟回归A股主板上市
 
据悉,中信建投日前披露了关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在主板上市辅导工作的报告。对此,北汽有关人士7月15日确认,目前北汽是一种准备回归A股的状态。
北汽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目前有在港股上市的北京汽车,以及在A股上市的北汽蓝谷和福田汽车。
 
宁德时代与宜宾市签署全方位深化合作协议
 
据悉,宁德时代7月15日宣布,已在近日与宜宾市签署全方位深化合作协议,携手共建宁德时代西南总部、生产基地、产业生态体系、国际培训中心、新能源学院和新能源产业基金。这标志着宁德时代与宜宾市的合作再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将推动宜宾加快打造世界级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为四川省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宁德时代已与宜宾市陆续签订了四川时代动力电池一至六期项目,总投资超过300亿元,占地面积约3000亩。今年6月17日,四川时代动力电池一期项目正式投运。
 
中国宝武发起设立总规模500亿元碳中和主题基金
 
7月15日,由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宝武碳中和股权投资基金在沪签约设立,总规模500亿元,首期100亿元。
  据了解,宝武碳中和股权投资基金未来将依托中国宝武相关规划布局,聚焦清洁能源、绿色技术、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等方向,参与长江经济带的转型发展,跟踪国家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深度挖掘风、光等清洁能源潜在发展地区和投资市场上优质的碳中和产业项目。
  钢铁行业是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之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钢铁行业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窗口期。中国宝武发布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时间表:2021年发布低碳冶金路线图、2023年力争实现碳达峰、2025年具备减碳30%的工艺技术能力、2035年力争减碳30%、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
中国宝武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宝武致力于打造以绿色精品智慧的钢铁制造业为基础,新材料产业、智慧服务业、资源环境业、产业园区业、产业金融业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联美控股携手上海长三角氢能科技研究院
 
7月15日,联美控股与上海长三角氢能科技研究院(下简称“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集原创技术、场景应用、产业孵化和落地服务于一体的长三角氢能产业发展平台,形成在氢能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下,供热行业面临着重大变革机遇,而氢能作为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战略性和先导性越发凸显。”联美控股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聚焦氢能技术研发,推进氢燃料热电联产应用。”
  据了解,联美控股和研究院将依托上海青浦等长三角氢能产业优势地区先行实践,积极探索和实践氢燃料热电联产场景应用,并开展技术合作及引进,促进氢燃料热电联产技术迭代升级,逐步形成完整高效的核心技术解决方案,为居民住宅、商业区提供氢燃料热电联供,打造零排放、低碳的新型供热模式,并逐步投资技术研发及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形成一条完整的氢燃料热电联产产业链。
  今年以来,联美控股多次表示,公司将凭借自身行业经验、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积极探索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领域,并探索布局工业节能技术、储能产业链等业务。同时,围绕核心城市大型公共建筑(如交通枢纽、商场、星级酒店等)能源服务、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式清洁供暖、重点工业园区能源运营等核心方向,联美控股将采用多能互补、数字驱动、清洁低碳的技术手段,积极发展新的综合能源业务。
  目前,多地都在加速氢能产业布局。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各地公布的氢能产业链项目就有近40个。而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到2050年,氢能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的占比将至少达到10%,产业链年产值约12万亿元,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海外经济·
 
美联储“褐皮书”显示供应链中断继续推高通胀
 
据悉,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7月14日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美国经济活动温和增长,但供应链中断导致物价上涨压力抬升,影响经济进一步复苏。
  这份报告根据美联储下属12家地区储备银行的最新调查结果编制而成,也称“褐皮书”。报告显示,5月底至7月初,美国经济进一步走强,但供应链中断更加普遍,企业面临原材料和劳动力短缺、交货延迟以及消费品低库存等困境,推动价格进一步上升。多数企业对供应链中断出现缓解的前景表示不确定或悲观。
  报告还显示,劳动力短缺仍然困扰企业增长,部分企业因缺乏劳动力而推迟扩张或缩减服务规模。多数企业预计,未来几个月投入成本和销售价格将进一步攀升。
  当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出席美国国会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听证会时表示,供应瓶颈导致供不应求,推动通胀明显上升,未来几个月美国通胀水平可能继续居高不下。
美联储每年发布8次“褐皮书”,通过地区储备银行对全美经济形势进行摸底。该报告是美联储货币政策例会的重要参考资料。下一次美联储货币政策例会将于7月27日至28日举行。
 
欧盟暂缓推出数字税征收计划
 
  7月12日,欧盟委员会表示,将暂缓推出原定7月底出台的数字税征收计划,以免妨碍达成更公平的全球税收协议,并将于今年秋季对该计划进行重新评估。
  在威尼斯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会议,批准了132个国家达成的一项计划,该计划将彻底改革包括美国数字巨头在内的跨国公司的征税方式。G20批准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谈判结果,即全球公司最低税率至少为15%,并允许各国对全球最大公司的利润份额征税,无论这些公司的总部在哪里。G20还呼吁谈判代表迅速解决剩余问题,并在今年10月前敲定具体协议。
  欧盟发言人表示,G20在7月10日的谈判取得突破后,欧盟决定暂停数字税提案的工作。此前,美国曾要求欧盟推迟其税收计划。
  数字税,常常也被称为数字服务税,是指针对某些数字服务(互联网业务)而产生的有效利润专门征收的税种,其征收对象多为大型互联网公司。分析认为,当前的税收制度主要针对传统企业制定,对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则存在诸多灰色地带,导致互联网企业缴税不足。因此,各国都在努力制定数字税,规范对互联网企业的商业征税。
多年以来,欧盟一直试图征收数字税。2020年10月,欧盟委员会公布2021年工作计划,该计划提出了关于征收数字税的立法提案。今年1月,欧盟委员会就数字税征收计划公开征求意见,并表示该计划旨在确保数字经济领域的税收公平,同时为欧洲复苏做出贡献。欧盟此前表示,通过征收数字税筹集的资金将用于支付欧盟的7500亿欧元疫后恢复计划。
  目前,法国、西班牙等一些欧洲国家已经实施了数字税,还有一些欧洲国家已经提出数字税提案。然而,包括爱尔兰在内的三个欧盟国家尚未签署经合组织的协议,由于爱尔兰税率较低,已成为许多美国企业在欧洲的基地。
  欧洲舆论普遍认为,欧盟暂缓推进数字税征收计划更多是迫于美国方面的压力。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曾多次公开施压欧盟,要求其放弃数字税征收计划,并指责欧盟税收计划对美国公司具有歧视性。
 
法国2021年经济增长率预期将调高至6%
 
据报道,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7月13日表示,法国2021年经济增长率预期将从5%调高至6%。
  勒梅尔当天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最近几周,随着“封禁”措施逐步解除,法国经济复苏水平超出预期,特别是家庭非必要消费支出大幅增长,幅度超过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因此法国政府决定将2021年经济增长率预期调高1个百分点。
  勒梅尔同时警告称,新冠疫情突然大规模反弹将是阻碍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他呼吁法国民众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根据法国国家统计和经济研究所本月初预测,法国2021年经济将增长6%。
 
巴西上调今年经济增长预期至5.3%
 
  据悉,巴西经济部7月14日发布报告,预测今明两年巴西经济增速分别为5.3%和2.51%,高于5月份预测的3.5%和2.5%。
  报告说,今年一季度巴西经济环比增长1.2%,表明巴西经济从新冠疫情导致的衰退中复苏的势头强劲。自3月以来,机构多次上调今年巴西经济增长预期,原因在于各项经济指标表现良好且疫苗接种工作持续推进。
  巴西经济部官员阿道弗·萨什西达表示,疫情带来了不确定性,如果发生第三波疫情,巴西经济增长预期可能再度面临调整。
2020年巴西经济萎缩4.1%,结束了此前连续三年的增长势头。
 
·研究探索·
 
“三新”力撑中国经济逆风破浪 
 
北京日报7月9日发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邹蕴涵撰写的文章指出,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国际形势的影响,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中国“三新”经济仍表现亮眼。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披露的数据,去年中国“三新”经济实现增加值近17万亿元,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出1.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达到17.08%。
  文章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传统经济遭受冲击的时候,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支撑的“三新”经济迅速补位,在工业互联网转产、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网络直播带货等多个领域展现出超预期的发展动能。具体来说,至少体现出了三大功用——
  一是有力支撑工业生产,有效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是新科技与传统制造业的有机结合。近些年,新科技浪潮带来的技术快速扩散是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因,而国内大市场和全球市场为中国高技术产业增长提供了外在拉力。疫情之下,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保持住了快速发展的态势。比如近两年的5月增加值平均增长13.1%,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6.5个百分点,持续带动工业生产。
  二是及时满足消费需求,助力供需良性循环。疫情影响下,生产恢复速度相对消费更快的问题一度存在,如何刺激消费成为关键。为减少人员不必要接触,同时压缩供应和物流成本,无人化场景应用再提速,无接触服务乘势而起,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更加确立。比如新型餐饮服务行业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兴技术,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食材、定制的就餐环境以及外卖服务,彻底改变了传统餐饮固定地点、体验趋同的弊端,促进了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今年上半年消费延续了持续修复的基本态势,供需不均衡矛盾进一步缓解。
  三是有效降低经济成本,缓解疫后恢复的关键问题。疫情冲击下多种成本有所上涨,不利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保生存、保运营。“三新”经济充分放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降成本便利,很多主体开始平台化、轻资产经营。可以说,“三新”经济能够在发生疫情的背景下脱颖而出,就在于其既满足了“不见面、不接触”的疫情防控要求,也满足了企业与个人面临疫情冲击时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内在诉求,更在经济发展遇困之时以创新为再启航提供“补血剂”。
  文章指出,经过疫情的洗礼,“三新”经济也走向成熟。下一阶段,“三新”经济的发展重点将从消费端逐步转向生产端,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度结合。特别是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将成为变革传统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关键基石,继而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届时,“三新”经济将成为支撑制造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
  文章表示,“三新”经济发展因为疫情而加速,也在加速跑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高端研发人才、数字化管理人才和专业化技能人才的短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创新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等。为此,相关部门还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让配套制度适应其轻资产、重知识、跨界融合等特征,同时瞄准制约发展的核心技术集中攻坚克难,积极培养引进用好各类人才,最大限度释放人才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新枣庄企联三会.jpg

 枣庄企业家     枣庄市企联三会


640.png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新城巨山街道武夷山路1866号院内  邮箱:zzqixie@163.com 邮编:277000 电话:0632-8257966
鲁ICP备2021003606号
Copyright©枣庄市企业联合会版权所有 2023-2024